接下來,便要好好琢磨湯圓的事兒了,蘇顔在心裡默默想着。
過了幾日,天氣晴朗。
蘇顔便帶着錦婳和店裡的夥計阿福一起去了集市采購制作湯圓要用到的食材。
集市上熱鬧非凡,叫賣聲此起彼伏。在賣芝麻的攤位前,蘇顔蹲下身子,仔細翻揀着黑芝麻,一邊挑一邊對身旁的錦婳和阿福說道:“你們瞧這黑芝麻,得選顆粒飽滿、色澤烏黑的,這樣炒出來的芝麻餡才香。”
阿福湊上前,好奇地打量着,問道:“蘇姑娘,這做湯圓用的黑芝麻,和平時吃的有啥不一樣呀?”
蘇顔耐心解釋:“平時吃的芝麻用途廣,做湯圓餡的黑芝麻,品質得更講究些,關乎湯圓的口感呢。”
錦婳認真地點點頭,學着蘇顔的樣子挑選起來。
買好黑芝麻,他們又來到肉鋪買豬闆油。錦婳看着那白白的豬闆油,皺了皺鼻子說:“這東西能好吃嗎?”
蘇顔笑着解釋:“可别小瞧它,加了它,餡料才會更香更潤呢。”
阿福也在一旁搭話:“原來是這樣,難怪蘇姑娘這麼上心,看來這湯圓的學問可大着呢!”
接着,他們又采購了糯米和蔗糖,幾人手裡提滿了大包小包,滿載而歸。
回到店裡,錦婳自告奮勇地拿起杵臼舂搗放入石臼中的糯米,沒一會兒就累得氣喘籲籲。
阿福見此情景,連忙上前,憨厚地笑着說:“錦婳姑娘,這活兒還是我來吧,男人力氣大。你和蘇姑娘去和面,待會兒再調餡。”
蘇顔看着阿福,心中滿是感激,說道:“那就辛苦你了阿福,回頭給你漲工錢。”
錦婳擦了擦額頭的汗,知道這的确是個體力活,于是便謝過阿福,和蘇顔去準備和面的工具去了。
蘇顔又指揮着錦婳把石臼、杵臼、細羅、鐵鍋、勺子、和面盆、筷子等工具一一擺放整齊。錦婳好奇地擺弄着石臼,問:“小姐,這石臼舂東西可費勁了,為啥不用别的工具呢?”
蘇顔耐心地解釋:“這石臼舂出來的東西更細膩,味道也更好,雖然費點勁,但值得。” 錦婳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把工具擺放得整整齊齊。
接下來便是研制湯圓的過程。蘇顔将洗淨瀝幹的黑芝麻倒入鐵鍋中,開小火慢慢炒制。
錦婳在一旁緊緊盯着,不時提醒:“小姐,這邊好像有點要焦了。”
蘇顔不慌不忙地用勺子翻炒着,說:“别着急,小火慢慢炒,這樣才能把芝麻的香味炒出來。”
随着鍋中溫度升高,黑芝麻逐漸散發出濃郁的香氣,待芝麻顔色變得更深,且能聽到輕微的爆裂聲時,便炒制完成,蘇顔盛出晾涼,兩人都忍不住深吸一口氣,誇贊這香味太誘人了。
此時阿福已經把糯米舂搗好了,蘇顔把晾涼的黑芝麻倒入石臼中,阿福又接着拿起杵臼舂搗起來。
蘇顔在一旁指導:“力度要均勻,這樣才能把芝麻搗得更碎。”
接着,将切好的豬闆油小塊放入石臼,與黑芝麻粉一起繼續舂搗。
随着舂搗的進行,豬闆油與黑芝麻粉充分融合,變得油潤細膩。
此時,加入舂碎的蔗糖,蘇顔用筷子充分攪拌均勻,香甜細膩、香氣撲鼻的黑芝麻餡料就制作完成了。
蘇顔把餡料搓成一個個大小均勻的小圓球,這些圓球比平常湯圓的餡料要小一些,正适合做精緻小巧的湯圓。錦婳在一旁看得目不轉睛,直誇蘇顔手巧。
蘇顔把篩好的糯米粉倒入和面盆中,緩緩加入适量的溫水,錦婳在一旁幫忙用筷子攪拌,直至形成絮狀。
然後,蘇顔用手将面絮揉成光滑的面團,邊揉邊對錦婳說:“這面團要揉得軟硬适中,太硬則湯圓口感不佳,太軟則難以成型。”
錦婳學着蘇顔的樣子,也上手揉了幾下,雖然手法生疏,但都樂在其中。揉好的面團蓋上濕布,靜置醒發片刻。
醒發好的面團搓成細長條,再切成一個個大小均勻的小劑子。這些小劑子明顯比平常做湯圓的劑子要小很多。
蘇顔拿起一個小劑子示範着包湯圓,她的手法娴熟,很快就包出了一個小巧精緻的湯圓,湯圓的褶皺均勻,形狀圓潤可愛。
錦婳依樣畫葫蘆,可包出的湯圓形狀不太規則,有些沮喪。蘇顔鼓勵她:“别着急,多包幾個就熟練了。” 在兩人的歡聲笑語中,一個個飽滿圓潤又精緻小巧的湯圓就包制完成了。
就在蘇顔和錦婳完成湯圓制作時,店後院傳來一陣敲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