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快穿之僞裝女神 > 第7章 第 7 章

第7章 第 7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青年的目光在眼前的男女身上打了個轉,他道:“實不相瞞,在下乃平原郡人士,正是聽說大漢将對匈奴用兵,想來效犬馬之勞。”

女子聞言道:“先生會武?”

青年搖頭:“慚愧,慚愧,手無縛雞之力。”

女子又道:“那莫非是懂醫?”

青年又搖頭:“這更是一竅不通。”

中年男子和女子對視一眼,中年男子笑道:“先生高義,令人欽佩,想必是有其他絕藝在身吧?”

青年擺擺手:“絕藝談不上,隻是善于說故事罷了。”

女子眸光閃動:“這太好了,相逢即是有緣,不如我們一人說一個故事,正好打發這漫漫長夜。”

這就是青年的本意,他當然一口應下。屋外雪虐風饕,青年娓娓道來。

從前有一個書生,生性诙諧,自恃才高,一心想要為官做宰。他費盡周折方至金馬門待诏,本以為自己時來運轉,将大展宏圖,豈料天子卻隻将他視作俳優之輩,不肯委以重任。書生為此郁悶不已,白日不過應卯,晚上就飲酒作樂,麻痹自己。

就在一天夜裡,他在酒館中酗酒時,突然碰到了一位老者。老者誇他相貌清奇,為何要如此自暴自棄,書生便盡訴自己的苦楚。老者深表同情,二人相談甚歡,老者還邀他第二日到城西槐樹下再聚。

書生見老者談吐文雅,便欣然答應。第二日傍晚,書生至時,老者已在大槐樹下煨酒。那酒乃世間珍品,一開封便香氣撲鼻,書生不過飲了幾杯,就昏昏欲睡。而在他睡後,朦胧中有兩位紫衣使者邀他至槐安國做客。他随使者前往,穿過洞穴,不多時就至一城郭,山川風候、草木道路,與大漢甚殊。

與如今的漢天子不同,槐安國王對他禮遇有加,不僅将公主嫁給他,還任他為南柯太守。他在槐安國為官二十餘載,因政績顯著,百姓愛戴,屢受擢升,官至宰相。他與公主生了二男二女,兒子皆賴門蔭封官,女兒都嫁與高門,貴極祿位,權傾國都,無人可及。

不料一日異變突生,檀蘿國入侵,國王令他領兵出征。可他不過一介書生,安知兵事,最後大敗而逃。歸家後,他才發現公主已然因病亡故,而國王也因他的敗績,對他頗為不滿,不僅罷免他的官職,還将他遣送歸家。

書生傷心欲絕,頹然返鄉,剛剛穿過洞穴,就發現自己的身子,正靠在大槐樹下。書生大驚失色,陡然驚醒,這才發現這居然是一場夢。老者依舊坐在他身側,見他醒來笑問道:“高官顯爵,權勢滔天的滋味如何?”

書生一震,方知是遇上異人,可他仍不能忘卻夢中情形,追問老者這一切究竟是幻是真。老者隻是一笑,指了指樹下的螞蟻洞道:“你且仔細看看,這可是你往槐安國所經的洞穴嗎?”

書生定睛一看,果然如此,他順着洞穴望去,樹下正有萬千螞蟻正在爬行,原來他夢中的槐安國竟是這大槐樹下的螞蟻之都!書生不由感慨萬千,他醉心功名,汲汲營營半生,經此一夢方覺,虛名浮利,不過是過眼雲煙,南柯一夢。

他朝着老者下拜,叩謝他的點化之恩,請教他的名姓。

老者這才告知書生來曆。原來老者就是世人所稱東王公,而書生的前生就是東王公的弟子。昔年,西王母召開蟠桃會時,書生随師赴宴,卻存心不良,偷盜蟠桃,幸而東王公為他求情,才得以免死,卻遭貶下凡,受盡苦楚。東王公不忍弟子在人世沉淪,故而現身點化。

寥寥數語,将書生震得呆若木雞。即便是此世最無知的人,也聽過東王公、西王母的大名。

民間流傳這樣的傳說。漢初之時,小兒于道歌曰:“著青裙,入天門,揖金母,拜木公”。時人皆不識,隻有張良知曉此語含義,說:“此乃東王公之玉童也。蓋言世人登仙,皆揖金母而拜木公焉。”【2】

木公即指東王公,乃天下男仙之首,金母即指西王母,乃天下女仙之首。凡人登仙,都需拜這二位尊神。

書生是打破頭都想不到,自己的不僅是神仙托生,前世師父來頭還如此之大。他先是大喜過望,而後又露出憂色。師父來頭大是好事,可開罪的人來頭也大,這可該如何是好?

書生于是向木公哭求,木公道:“天規森嚴,為師也是有心無力。事已至此,天下隻有一位尊神能救你脫苦海,就是瀛主。”

書生從未聽過瀛主之名,便向東王公請教這位大神的來曆。東王公解釋道:“天地初開,混沌分時,有鐘山之神名燭龍,視為晝,眠為夜,吹為冬,噓為夏,息為風。【3】燭龍有一女一子,長女挽波為銀龍,居于歸墟之中,執掌滄海冰川,号八瀛之主,神通廣大,智識高強。因獦狚下界作亂,瀛主親身下凡降魔,如你能助瀛主一臂之力,或可将功贖罪,重返天界。”

書生聞言大喜過望,果斷辭去官職,不遠萬裡來到邊塞,因為獦狚為在人間享樂,早已将自身氣機與匈奴氣運相連,這也是匈奴在百年内崛起作亂的根由所在。隻要活捉匈奴大單于伊稚斜,就能将此獠捉拿歸天。

青年的故事講完了,屋内一片寂靜,中年男子和女子都盯着篝火,神色變幻莫測。

青年忽而笑道:“我見二位聞瀛主之名時,都頗為動容,莫非曾聽說這位尊神的名号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