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光眼睜睜看着六重紫消失,心中懊惱不已,垂下眼眸,目光恰好落在那反而盯着地上的詭異滴落的鮮血,出了神。
司幕見瑤光低頭不語,以為她哪裡傷着了,抓住她的手腕關切道:“六重紫可有傷着你?”
瑤光回過神,搖了搖頭。“可惜讓他跑了。”她看向司幕,略微遲疑道:“司幕公子,你怎麼知道那個魔頭的名字,叫六重紫?”
司幕一愣,随即從容道:“那位叫六重紫的魔頭不是曾用幻術騙得梅夫人嗎?我看他剛剛也用了幻術,猜到了得罷了。”
瑤光又問:“司幕公子,怎麼從未聽你說過你家人?”
“我是獨子,父母皆已喪命。”
“那其他親人呢?”
“不是還有季昀之嗎?”
瑤光似是恍然大悟,終是嘴角微勾:“是啊,還有昀之仙君。”
她暗自松了口氣,接着走到賀懷慈身前蹲下,指尖聚攏靈力朝他額間一點。下一秒,賀懷慈猛地睜開眼,猛吸一口氣,繼而開始劇烈地咳嗽起來,呼吸間還有細細的灰燼飄出。
“我咳......我怎麼......咳回事。”賀懷慈茫然,完全不記得發生了什麼。
“國師,剛剛有魔族潛入你的府内......”瑤光将所有事從她發現走水到與六重紫的對峙娓娓道來,“......最後魔族将八荒鏡偷走了。很抱歉,我沒能阻止他。”
賀懷慈并未過于注意八荒鏡被偷一事,他本就想将鏡藏好騙瑤光被偷,這下也算是完了司幕的請求。
而且目前的要緊事,是要調查怎麼會有魔族出現在上京?
賀懷慈仔細斟酌,慎重道:“既然魔族之人出現此處,代表上京已有危險,還請瑤光姑娘助南秦一臂之力。”
想到自己與六重紫的私人恩怨将人族拖下了水,瑤光愧疚萬分,點頭接下賀懷慈的提議。
于是,當日朝會後,她掩去六重紫與自己的恩怨,将六重紫出現在上京一事悉數告知明成帝。明成帝緘默片刻,開口道:“異族已不在南秦出現近五百年,如此一說,他們怕又是蠢蠢欲動了。”
“望陛下借兵瑤光巡查上京,以防魔族再害人。”瑤光懇求道。
明成帝許諾:“自然可以,朕稍後下旨,派右監門衛随你命令。”
右監門衛?
瑤光心下遲疑,猶記得祝響曾提過他是左監門衛侍郎,應當職務相近。熟人好辦事,她試探道:“陛下可否借瑤光左監門衛?聽聞祝響在左監門衛,應亦是管皇城禁軍。我們倆人算是有些淵源,定能更好配合。”
聞言,明成帝不留聲色地睨了一眼一旁的劉順,淡淡應道:“既然仙人你與祝侍郎關系匪淺,那便換左監門衛罷。旨,朕這就寫,再讓劉順随仙人你帶去。”
“瑤光謝過陛下。”瑤光俯首行禮,卻未留意到劉順失措的表情。
明成帝微微颔首:“那勞煩仙人在外稍作等候。”
瑤光垂眸,心中暗忖:為何寫奏折亦要她避嫌?
瑤光獨自走出乾清殿,在轉角處回頭看了一眼,隻見明成帝依舊端坐在龍椅上,金冠流蘇掩住了他的神情。而堂下,劉順的後背卻繃得極緊。
鵝黃色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中,明成帝眸光一凜,原本郁然的神情瞬轉狠厲。他目光如炬,射向劉順,以手撐颚,沉聲問:“她何時與祝響有來往的?”
劉順心頭一緊,如墜冰窟:“昨日随仙人去奪錦院,巧遇陸公子随從,被告知陸公子出事了。仙人前去搭救。後來,探子回報仙人礙于身份束手無策,被偶遇的祝侍郎救下。他們怕是那時起變的熟絡起來的。”
“昨日的事,你現在才告訴朕?”明成帝似笑非笑,像是話裡藏了把刀:“朕派你跟在她身邊,是為了什麼,你還記得嗎?”
“記得......”打探仙人來上京的真正目的,以及打探仙人是否與國師有所密謀。
明成帝嗤道:“朕将你從刑場救出,你就是這麼報答朕的?”
青石地闆極涼,襲人的寒意從腳底直竄入劉順的心底
四年前,劉順還叫劉己順,他出身士族名門,父親是左監門衛将軍。在父親的熏陶下,他自幼習武,天資聰穎,再加上顯赫的家世,他一路順風順水。當年除卻相似背景的祝家嫡孫之外,他甚至被譽為那屆最有希望的武狀元。
明成帝登基以來,宣陽王一派一直蠢蠢欲動,甚至意圖謀反。劉家世代忠良,劉将軍主張嫡傳,為宣陽王一派。為表忠心,劉父獻出禁衛令,欲助宣陽王一臂之力,卻被副将告發。
東窗事發後,宣陽王身份因皇族血脈僅落得個流放的下場,而牽連最為甚者——劉家,則是滿門抄斬。
那年小寒,刑場血濺滿地,昔日父輩好友在場監刑,百姓指指點點,父母胞妹身首異處。最後輪到劉順行刑時,他已不知冷熱,淚如決堤。
鐮刀已至頸邊,命懸一線之際,是國師奉聖上口谕策馬趕到,稱明成帝身邊缺一侍奉者,禦令他入宮,為父謝罪。他才被留下一命。
劉順還記得當時國師在馬上明明已汗如雨下,一雙明眸望着他,炯炯有神。
從此,他改名劉順,入宮為公。
可一人苟活,何以存志?
刑場到皇城的路并不算長,劉順曾一度意圖咬舌自盡。但賀懷慈似乎早已洞悉他的心思,翻身下馬,與他并肩同行。
一路上,他都将牙齒緊貼舌根,隻待賀懷慈不為意便咬下。然而,卻聽賀懷慈在一旁突然開口:“你是不是也以為我是為了當權臣,才特推陛下成為新帝?”
劉順一怔,唇抿成一線。
賀懷慈輕笑一聲:“你和你父親,真是如出一轍。像,太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