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回是三個人異口同聲地說道。
“說真的阿雯,我好奇怪你為什麼對音樂這方面這麼執着呢?”舒青竹抱着宋之雯扔給她的枕頭窩回了躺椅裡。
“因為我爸。”宋之雯陷入了回憶中,“我爸畢業就被分配到了建築局,但他本人其實特别喜歡音樂,在我小時候就老放一些鄧麗君、童安格的歌,所以我的幼年都是在唱片堆裡度過的,那些歌我都會哼。他本人唱歌也特别好,經常被拉去在年會上表演,如果讓他再選擇一次,他或許會學音樂吧。”
“也有道理,你是有家庭基礎的。”舒青竹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可惜沒有遺傳。”
“舒青竹!”宋之雯又作勢想打她。
舒青竹笑着求饒道:“别打了别打了,快要上課了。”
宋之雯隻好收起了想揍扁她的念頭,憋屈地開始收拾東西,就在這時她的手機震動了一下,掏出來随意地一看,卻發現是通過新聞中心面試的通知。
宋之雯又仔細看了幾遍,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别人口中那麼難進的新聞中心就這麼進了?
她反應了好一會兒,才和舒青竹分享喜悅:“我進了,新聞中心。”
“真的?”舒青竹一把抱住了她,“我就說讓你試試吧,真得感謝我。”
楊靈站在門口催促道:“你們快點吧,一會兒上課真的要遲到了。”
幾個人開始拔腿狂奔,總算卡着點到了。
第二天宋之雯就去參加了人生中第一次例會。記者團一共九人,分三個組安排不同的活動,自己所在的這個組是林嘉和帶的,宋之雯擔任文字記者,另一個工學院的女生項婉擔任攝影記者,主要負責校運會。另外兩個組是由兩個副部長帶的,負責國慶活動和人物專訪。
因為是剛進來的新人,林嘉和并沒有給她們排太多的任務,隻是安排了值班表,又發了幾篇以前的通訊稿,讓她們試着根據通訊稿的内容進行微信排版。
臨走之前林嘉和還遞給宋之雯兩張入場券:“周末我會給學弟學妹們做四六級的輔導,你可以來聽聽。”
有免費的輔導宋之雯當然求之不得,正好她也在焦慮四六級這一塊,于是拉了舒青竹一塊去聽。
周六英文系的階梯教室依舊坐滿了人,林嘉和一身黑色的T恤和牛仔褲,看起來更加幹淨清爽。宋之雯注意到同部門的項婉也來了,前面幾排應該都是林嘉和的學弟學妹,很熟練地和他打着招呼。
“這就是你們部長啊?”舒青竹啧啧贊歎,“還不錯。”
“你怎麼見到一個男生都覺得還不錯?”
“沒辦法,文學院資源太匮乏了。”舒青竹朝她擠了擠眼睛。
林嘉和拍了拍話筒,看所有人都安靜下來了才說下去:“感謝大家在周末的晚上還抽出時間聽我的分享,我也隻比你們多讀了一年書,所以就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談談四六級。”他的聲音帶了一點播音腔,語調語速都拿捏得剛好,不緊不慢的,聽着十分柔和舒服。
幾個學弟學妹們很捧場地鼓了掌,宋之雯也跟着鼓掌。
林嘉和笑了一下:“想采訪一下學弟學妹們對四六級什麼感受?”
“難。”有男生扯着嗓子嚎道,後面的同學紛紛應和。
“那為什麼難呢?文章太長?單詞看不懂?”
底下開始讨論起來,答案五花八門,林嘉和用手撐着桌子,一點都不着急地看着他們,等着讨論漸漸平息。
“一開始我們都會被大量的詞彙和長長的句子吓退。”林嘉和伸手點了下一張ppt,“但回憶一下你做高考閱讀的時候,其實最重要的是篩選信息的能力,所以我們可以把這麼長的一段話精簡。”
他從講台上抓起了一支筆,對着台下說道:“來,試着找一下這段話的關鍵詞是什麼?你們說我劃出來。”
台下報出了幾個單詞,林嘉和伸手在上面做了标注:“對,其實這段話講的就是經濟增長了百分之多少多少,後面都是幹擾選項。”
“所以......”他的笑容頗有深意,“這段話應該匹配哪一個選項?”
底下報出了正确答案之後,他滿意地點頭:“這個選項其實就是它的同義改寫,不在無關的信息上浪費時間,做長閱讀的時候就會快很多。”
宋之雯看到前面幾個人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眼神裡放着崇拜的光芒。
“其實其他題目比如聽力也是一樣。”林嘉和又展示了幾張ppt,“從題幹中抓住關鍵信息,和文章中的去對應,當然因為隻有一遍,必要時可以做一些記錄。”
有同學像是被點醒了一般掏出本子就開始記,宋之雯也把林嘉和剛剛講的方法寫在了備忘錄上。
林嘉和看下面和上專業課一樣紛紛埋頭在記,哭笑不得,耐心地等着他們寫完了之後換上一副輕松的表情:“下面我們來點不一樣的,我想大家最頭痛的就是翻譯了......”
他還沒說完,就有人咬着牙使勁點了點頭,仿佛真有什麼血海深仇的樣子。
“每年因為翻譯産生的段子也不少,我想一部分同學也看到了。”
屏幕上的圖片還沒展示完全,底下就爆發出了一陣驚天動地的大笑。
林嘉和幹咳了幾聲:“别笑哈,來測試一下你們是不是這樣。”
他伸手指了指前面的大一新生:“來,大一的,你說說大一的學生用英語怎麼說?”
那個男生膽子很大地說道:“Grade one.”
又是一陣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