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相距建康不遠,隻是幾日的功夫,這一行人便到了京口。
京口是個軍事重鎮也是人口大鎮,有許多南下逃難的流民在此定居,還有部分南來之人在此落腳尋找機遇重新北上,因此頗為繁華。
眼見得快要靠岸,王瑾之忍不住心中的好奇,這可是自己穿越後第一次來到大城市。他直起身子向外望去,隻見河上來回穿梭着許多船隻,很是熱鬧。
越靠近碼頭,船隻也就越發多了,有的正要停靠,有的開始駛離,岸上還有人在來回奔跑,似乎是在指揮秩序。
又靠近了些,王瑾之四處張望,便見前方一艘靠岸的船,人們正沿梯而下,一側正有人在卸下貨物。
雖然時隔數千年,但與現代時坐遊船也很是相似嘛,都是吵吵鬧鬧的,很有生氣。終于離了戰場,王瑾之深呼一口氣,露出大大的笑臉,劉大帝的老家,我來啦!
船一靠岸,衆人便紛紛拿上行李準備下船。
在船上時,劉裕已經邀請王瑾之等人住到自己府上,因此與其他人分别後,他們便緊跟着劉裕。
“寄奴回來啦!”
“嗯,叔祖可用飯了?”
“德輿,什麼時候回來的?怎麼也不通知一聲?”
“今日剛到,奉仁他們也回了,明日老地方?”
……
劉裕顯然是個廣交友的人物,這不,隻走了一小會兒,沿途就有許多人與他打招呼。
每次,他都要與人大聲說笑一番,定下不少聚會。當然,他這身後的十幾個少年,也很是顯眼的,免不了反複介紹。
一次次地被劉裕拉上前介紹,王瑾之不禁回想起現代時被老爸拉出去見他朋友的場景,仿佛也是這樣。
想起了父母親人,王瑾之控制不住酸澀的心情,眼眶竟有些濕潤了。此時又有熟人上前交流,他忙擦了擦眼角,站在劉裕身後露出大大的笑容。
碼頭與劉府并不遠,雖然總是被喊住打招呼,但也很快來到了府邸。這時門口有一大爺正往外走,見了他們便是一愣。
劉裕忙上前拱手行禮,口中直呼姨父。
那大爺眼眶瞬間紅了,急忙叫起。
王瑾之等人略有些局促,正猶如學生登了老師的門,又遇着老師的長輩,隻站在後面不吭聲。這時便聽劉裕介紹他們是其部下,此次正是來京口遊玩。
那大爺一邊看着他們口中隻道 “好,好”,一邊緊緊握着劉裕的手拍了又拍,顯然是高興得不行。
王瑾之等人忙上前行禮。
許久,衆人方才進了府,之後又是一番見禮。
王瑾之等人拜見了劉裕的母親、妻子,還有兩位弟妻,不過他的兩個弟弟恰好不在家,所以此次沒能得見。
一番折騰,王瑾之等人被下人帶到住所時,頗有些心力憔悴的味道,他們不由得深呼一口氣,相視而笑。
第一次來京口,王瑾之等人自然是閑不住的。第二日,他們便提出想去逛逛。這幾日正好有集市,恰好劉裕的三弟劉道規又輪休,便主動提出帶他們走走。
或許是強壓之下驟然放松,再加上劉道規看着親和,王瑾之等人簡直放飛自我,個個如脫缰野馬,一出門就叽叽喳喳,興緻勃勃地要去趕熱鬧。
看來,這古代的集市也并不比現代的冷清,站在集市外頭,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人,王瑾之傻眼了,這究竟是人山啊還是人海啊?
可是來都來了,這集市必得看了不可。王瑾之咬了咬牙,深吸口氣,率先擠了進去,“哎,瑾之,等等我!”陳嚴緊随其後,其餘人自然也是跟上。
“哎——哎——等會兒——”後面劉道規的聲音很快消散在人群中,他不由扶額,但歎了口氣,也隻能狠狠一跺腳,跟着擠了進來。
一擠入人群,王瑾之就開始後悔了,其實這個熱鬧,倒也不是非要湊啊!
但既然已經進來了,就如同上了賊船,可就不好下了。看着這前後左右滿滿當當的人,王瑾之和陳嚴他們對視一眼,決定沖了。
等到劉道規辛辛苦苦地擠進人群,剛見着他們,還不等喊人,就發現他們開始發力向前沖了。
這是又要跟丢了啊,劉道規氣得青筋暴起,也開始用力扒拉着向前。
耳邊不時傳來一聲聲抱怨聲。
“誰啊?推什麼?”
“哪個不長眼的推我?”
……
半晌,大家終于擠了出來,互相看看彼此,一個個的,仿佛是去逃了難。
“噗嗤”一聲,有人帶了頭,其餘人自然是都忍不住,也大笑起來。
“行了,集市也看了,大家都餓了吧?不如就去食肆吧?”帶着這一群活力滿滿的少年,劉道規頓感疲憊,見他們又躍躍欲試地想重新沖進人群,急忙提議。
“咕咕——”也是恰好,陳嚴的肚子開始叫喚了。于是一番笑話後,大夥兒就進了食肆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