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是所有男生最愛的一項活動,沒有之一。運(控)球是基本功,需要紮紮實實去練,腳踏實地來不得半點虛浮。靈活的傳球控球體現了一個團隊的精神,一支球隊不是一個人的球隊,隻有五個人在場上默契配合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力量。争搶、拼搏、永不放棄!不到最後一刻,一切都有可能。投球得分的瞬間你會增強自信;搶斷蓋帽你會自豪,會有一種成就感,彰顯一個男孩子的野性;一個漂亮的三步上籃、或大力扣球,總會吸引起女生的目光和歡呼,令人心潮澎湃。
中專校園籃球場上矯健的身影,永遠是那些女生目光關注的焦點和夜半入眠後的夢想。
女生呢,則更重于當好一個觀衆,為心儀的男生祈禱、加油。她們或許自己不喜歡上場打球,也或許不太如男生那樣狂迷電視裡的籃球明星,但一定會關注身邊男生在球場上的表演。她會停留在他們陽光下裸露的雄健的軀體上,沉迷于他們雄性荷爾蒙的汗水中,會為他們的勝利而高興、歡呼甚至忘乎所以,也會因為他們的失敗而黯然神傷!
勞二班的籃球隊有一支忠實的啦啦隊,隊長是那個長發及腰的女孩谷夢娴,隻要男籃上場,無論是拉練還是比賽,她都會帶一幫姐妹來捧場。
女生排球賽後,迎來了學校男子籃球賽。此時三年級學生已奔赴實習單位實習,有的回家鄉單位,有的早出晚歸在星城單位實習,自然無法組隊參賽。校籃球賽隻剩下一二年級8支隊,分别是一年級勞一班、勞二班、工一班、工二班;二年級的勞六班、勞七班、勞八班、勞九班。其中勞七班、勞八班分别是上屆校運會籃球項目亞軍和季軍,冠軍勞三班已經去實習,勞二班失去了一個勁敵。賽制按照慣例采取單循環賽,勝負場相同的比小分定輸赢。
班主任瞿老師自然擔任教練,王浩是隊長,隊員有李珺、陳光耀、侯永剛、劉剛、甄亦凡、程秋、高志揚、羅輝煌、付文清等人,隊伍也算齊全。首發陣容為:中鋒劉剛、前鋒陳光耀和高志揚、後衛王浩和李珺;二隊中鋒羅輝煌、前鋒甄亦凡和方園、後衛程秋和侯永剛;付文清、賴彥昌等為替補随時待令。看看眼前這支看起來還比較齊整的球隊,瞿老師也有點小自豪,一個學期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勁,到底還是打造出一支場子上還算過得去的球隊。他不禁想起了當初第一學期和體育老師一起挑選學生成立籃球隊的情形。
那是他接受勞二班第二周的體育課上,他和體育老師一起組建勞二班男女子籃球隊。體育老師整列隊形,待大家站好隊後發令:“初中參加校籃球隊的隊員出列”,結果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校隊候補隊員出列”,男生王浩站了出來,女生皇甫靜雯站了出來;“初中班級籃球隊隊員出列”男生劉剛、程秋、甄亦凡、李珺、高志揚出列,女生嚴琦和王曼瑤站了出來。看着站在面前的6名男生和3名女生,兩個老師有點失望,男生還好,勉強可以組一支隊,女生一支隊伍都拉不起來。不過也能夠理解,這些尖子生初中肯定将更多的時間花費在了學習上,體育鍛煉自然就少了。
兩節體育課,老師先後訓練大家運球、定點投籃、三步跨上籃等基本動作,又教男生起跑助跳摸籃闆測試彈跳力。幾番重複訓練,最後“矮個子裡面拔高個子”,初步定下了籃球隊。男隊隊員有王浩、劉剛、陳光耀、李珺、高志揚、程秋、甄亦凡、侯永剛、羅輝煌等人,女隊隊員是皇甫靜雯、嚴琦、王曼瑤、歐陽書雁、葉冬梅等人。
開始訓練自然鬧了一些笑話,不少男隊員的三步上籃不太标準,不但姿勢不夠優美,還往往遇到有人防守時慌神,也不管不顧兩步還是四步五步順手就上籃。至于女生就更好笑,歐陽、葉冬梅敢争敢搶動作猛,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銳氣,可畢竟以前接觸籃球少,基本功略等于無,有時球搶到手裡抱起籃球滿場跑,經常性跑了幾步才反應過來停下腳步拍球,至于雙手拍球、二次甚至三次運球的女生就更多了。好在這幫學生還是肯下功夫練,早課前和晚飯後基本上都在球場自發練球,也有一些當初沒有選上隊員的同學或許覺得好玩或許後面覺醒了“天賦”,也有的純粹是受室友的影響,反正閑也是閑着還無聊,也就一起到球場上練球。實習班主任瞿老師也經常和大家“戰鬥”在球場上。半個多學期過去,很多隊員尤其是男生球技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可惜的是甄亦凡球技沒有見漲,他的心思依然在文字上,籃球隻是他的業餘愛好之一,跟早上鍛煉一樣。他不像其他隊員一般都在球場上,大多時間還是在文學社和閱覽室裡做他的“文學夢”。隻有大家集訓時才一起練球,慢慢地也就失去了主力位置流落到了二隊中。不過他也不在乎,人各有志,他打球的态度跟初中差不多,有時學習累了、泛了或心情不好發洩情緒才打球,也沒有其他男生的狂熱。當然對于籃球隊的正式訓練,無論多忙他都還是參加,基本沒有缺席,多少能為班集體榮譽添一份力。
王浩特别喜歡打籃球,也算一個“骨灰級”球迷,中央電視台轉播的美國NBA他和高志揚、侯永剛幾乎場場不落,對于那些球星比如洛杉矶湖人隊的魔術師約翰遜、費城76人隊的查爾斯·巴克利、馬刺隊大衛·羅賓遜、公牛隊的邁克爾·喬丹等人是如數家珍,聊起來頭頭是道,看起轉播的電視比賽是津津有味廢寝忘食。他也特别享受球場上投球得分那一刻的榮光,全場的掌聲和女生的尖叫聲,加油歡呼聲,讓他熱血沸騰,激情豪生。從初中起,他基本上就是班級球隊的核心人物,運球穩投球準,不用回頭看,他都能感覺得到場下全班女生的目光大多盯在他的身上,在那些尖聲的一浪高過一浪的“加油”聲中,他特别有成就感。他陽光帥氣,俊朗的面容,加上經常鍛煉雄健而又勻稱的身材,在賽場上神勇的表現,自然而然地成為校園尤其是班級許多女孩子的夢中偶像或者說白馬王子。當然,他有很多高光的時刻,也有不少受到隊員指責的時刻,尤其是比分落後或幾投不中時,或者球賽輸了,一些人會把氣發洩在他的身上,埋怨比賽時他的私心,搞個人“英雄主義”。其實真心講也有那麼一點點個人英雄主義,球場上的男生哪個又沒有這種表演欲,球投進了的歡呼聲和班上女生聚集的目光,哪個男生又不巴望?因此隻要稍微有點把握,大多數場上隊員都會抓住機會上籃,根本顧不上其他隊員是否有一個更好的機會。他們畢竟隻是一個學生,一個年輕好勝的渴望着被女生多關注一眼的男生,也沒什麼不可原諒的。王浩一路就是這麼走過來的,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是不是沒投進就是因為沒及時抓住機會傳給隊友,隻有場上的隊員明白,場下啦啦隊的女生是看不明白的,她們隻會為這個球沒投進去而替他惋惜,而同情他,并不會從專業的角度去判斷而責怪他。而一旦投球得分,歡呼聲會壓倒一切,場下誰又還記得他浪費了幾個球呢?
因為他對籃球的喜愛,影響了整個寝室,他常常邀室友去打球,久而久之一個寝室差不多都能組成一支球隊了。室友的球技進步也很大,其中進步最大的是“猴子”侯永剛。個子不高,矮小靈活,沖勁足彈跳力又好,半個多學期苦加訓練,幾乎到能打上首發主力了。他也多次邀過隔壁的甄亦凡,他覺得甄亦凡有基礎,彈跳力又好,身高也可以,稍加訓練應該是個好主力,不過甄亦凡志不在此,對于他的邀請答應的少拒絕的多,三番五次之後他也就很少邀他了。
王浩不但籃球打得好,還喜歡書法和畫畫,難得他能把這兩個極動和極靜的愛好完美地融合到一個人身上。每天他都會抽出一個小時練習書法和畫畫,常常是深呼吸、屏住氣,然後一鼓作氣大筆一揮,一副書法作品或山水人物丹青渾然而成。
要說最愛打球的是王浩,最愛看球的就是他後座的谷夢娴了。谷夢娴略顯豐腴而不胖的身材跟他差不多高,黑黝黝粗大的辮子長發及腰,撲閃的大眼睛“似雲似霧又似風”,有時穩重如淑女有時又風風火火像個粗心的男孩。她喜歡看球,比賽時她會第一個遞水給從球場上輪換下來休息的隊員,喊加油的聲音也在女生中最響亮,有時一個球進了她會邊拍巴掌邊跳起來歡呼雀躍。自然而然,班上男子球隊的啦啦隊長非她莫屬。
因為要比寨、訓練幾乎每天都不間斷,自然消耗也比較大,一些男隊員打菜也就比平時多加一個葷菜。甄亦凡幾個來自農村的自然沒錢加菜,他們每個月的生活費都是開學時家裡就定好了的,保證中午和晚上正餐一葷一素就不錯了,再多加菜一個月的生活費就不夠了。林依婷擔心他吃不好吃不飽,又不好直接給他餐票,怕傷了一個男孩子的自尊心。她隻好每次都打飯站在他後面,待他打過了會特意給自己加一個不同的葷菜。吃飯時有意無意間走到他身邊:“這些肥肉我不吃,你幫我吃了吧”或者開玩笑“幫我減減肥”,也不待他回應就自然地将飯盒裡的肉食撥拉到他碗裡。有時也可能确實是餓他接受了,有時可能旁邊有同學他臉皮薄不好意思就躲開了,隻能看她最後把剩菜倒進了潲水桶裡,也怪可惜的。這些城裡長大的孩子,哪裡懂得農村種糧食的不易哦!幾次覺察到甄亦凡的不好意思,後面晚餐時林依婷常常忙到後面才去食堂,甄亦凡自然也不例外,兩人一直以來就是經常同去同回的。沒了班上同學在旁邊,他也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一段時間她的“好意”。
好不容易等到星期天晚上,沖過涼水澡後,甄亦凡去閱覽室,這些日子裡和大家一起忙着籃球賽,他好久都沒來閱覽室了。他習慣性拿起這個月新到的《詩歌報月刊》,然後四處找座位,“甄亦凡,來我這裡”,李佳星在一個角落裡站起來向他招手。“好久都沒看到你來閱覽室了”李佳星等他坐定後問他“還不是因為籃球賽,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忽然想起,好像每次訓練都沒看到她,她也就是比賽時露一下臉為班上加油。“我才不感興趣呢,哪有這些書好看”,在女生中,她也算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了,凡事有着自己的主見、也有着自己的世界,經常一個人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中。“又在看《詩歌報月刊》,給你推薦一本書《愛的藝術》”,她一邊說一邊拿出一本書給他,“你不是喜歡文學麼,愛是文學的基礎,你應該多看一些哲學、美學和愛的藝術等方面的書,文學離不開愛和人性”。他瞥見她遞過來的書的封面,是大衛的裸體雕像,連器官都裸露着,不過确實渾身突出一股力量和雄健的美感。“這是個麼得玩意兒?”,他不禁心理納悶,想起了那次在教室裡晚自習這個大膽的姑娘與自己讨論賈平凹的《廢都》裡的一些細節描寫,她倒是一點也沒覺得不好意思,也見怪不怪地大聲談論着自己的觀點,旁若無人一般侃侃而談。“看一看你絕對會喜歡的,對你的寫作也有幫助”她不由分說地把書塞給他。他放下手中的《詩歌報月刊》,打開《愛的藝術》,很快就被其中的内容吸引進去了,邊看邊掏出筆記本忘情地摘抄一些段落。從初中起他就一直保留着這個習慣,身邊時常帶着一個小抄本,看到書中精彩的語言會摘錄下來,他相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幾分鐘後,他從心裡感謝這個女同學的推薦,确實是一本好書。其實他也應該感謝這位知識面廣視野又開闊的同學,是她經常給他推薦一些聽都沒聽說過又确實很不錯的書籍。在她的影響下,甄亦凡也很快放棄了那些武俠和言情小說,轉向中外經典名著和一些哲學思想性作品,為他以後的寫作生涯積累了一定的基礎。
“走啊,要熄燈關門哒”聽到李佳星提醒,甄亦凡擡起頭,才發現整個閱覽室空蕩蕩的,隻剩他和李佳星還有對面一個女生。“我就說,這本書不錯吧”,李佳星笑了笑很為自己的眼光自豪。“給我一個星期,我要摘抄一些”,甄亦凡邊走出閱覽室邊說,“從圖書室才借幾天,我自己都還沒看完呢”“不過看你看得這麼認真,就先讓你了”,李佳星還是讓了步,誰叫自己推薦給他的呢。兩人并排下樓,一路說說笑笑。下了樓梯走出教學樓,穿過桔園,回到宿舍樓各自回了寝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