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最美好的年華遇見最美的你 > 第30章 文學社刊風生水起,學生會刊再度複出

第30章 文學社刊風生水起,學生會刊再度複出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不得不承認,社長嚴琦很稱職,而且很優秀,在文學社長這個崗位上幹得很有激情。經過半年多快一年的努力,文學社團不僅走上了正軌,恢複了《莽草》社刊,而且在學生中也有了越來越大的影響。甄亦凡也不得不佩服他這個同班女生,盡管她自己的文筆不是最出衆的,對寫作的熱情也很一般,但毫無疑問,這個女生确實是一個領導型、管理型的人才。工作不僅膽大潑辣,而且很有章法,組織能力,校内校外聯絡協調能力讓社團一班人翹起大拇指點贊。甄亦凡作為主編,隻管審閱稿件質量,保證社刊的水準,其他一概不用操心。上下聯絡,左右協調都在這個女社長一人肩上。

本來文學社的處境應該是很艱難的,學校也沒太把這個學生自發組織起來的民間社團當回事。學校關注的重點是兩個官方機構——學生會和校團委。至于文學社,那就是一幫子自诩為愛好文學的文藝青年找個自嗨的場子,讓他們虛無飄渺的夢有一個駐足的地方。學校除了開辦時給了幾期的辦刊經費外,後面基本上就不問不管了。口頭上說是支持,而實際上一個子兒也不給。出牆報要錢、印社刊要錢,到外面采訪更要錢,但學校似乎是一分也不多撥,除了緊巴巴的一個學期兩期社刊的紙張和油墨外,再無其他支持。面對這個困境甄亦凡幾個人高光辦了第一期社刊後曾一度消沉、灰心喪氣,可是社長嚴琦不服氣,左沖右突,上下協調,硬是帶着大家闖出了一條路子。

這個虎虎生風的女帥“穆桂英”,生生砍出三闆斧:一是内聯團委争取支持。文學社既然是一個民間社團,是學生自籌自辦,就大力争取校團委的支持。演講比賽、五四征文,國慶征文,文學社團有人,校團委要名,經常兩者聯合舉辦,解決了一部分辦刊經費。二是走出去加強外聯擴大影響。先是和周邊幾個大中專學校文學社團互通有無,互贈社刊,相互取長補短,後面幾個社團頭頭腦腦坐下來幾次碰頭,成立東北區大中專院校文學社團“八校聯盟”。各社團不但各自出社刊,相互在稿件選用上擴大渠道,而且以“八校聯盟”的名義聯合辦期刊《夢舟啟航》,每個季度出一期,所選稿件從八個學校社刊中優中選優,擴大了文學社在整個星城大中專院校校園文學圈裡的影響。《夢舟啟航》也成了八個學校文學青年靈魂的栖息地。《夢舟啟航》由每個學校輪流出一期,因為影響大,學校學生科也不得不引起重視。三是發展會員壯大隊伍。文學社不再滿足于愛好文學吟詩作文一條道,而是拓寬通道把演講與口才也納入進來,補選了2名副社長,周輝雲副社長負責寫作小組,馮語嫣副社長負責演講小組,社刊主編依然是甄亦凡,《莽草》社刊上也增加了演講與口才版塊。畢業後大多人都會從事管理或政工人事工作,極為重視自己的演講和口才。要說如甄亦凡一樣一心做着“文學夢”的其實不多,全校可能也數不出50個人。對演講和口才感興趣的更多,不僅僅因為興趣,更重要的是今後工作的需要。作為一名管理幹部,無論你是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還是在企業,寫不好文章不要緊,總是要善于和别人溝通吧,良好的口才必不可少。演講小組一成立,報名的自是“過江之鲫”數不勝數。盡管一再控制,文學社會員還是突破了300人,還吸引了一些三年級還在星城實習的“準畢業生”。文學社團一時間風生水起,在學生中擁有了巨大的影響力,學校學生科再也不敢忽視。根據章程,每個會員每個學期繳納5元會費,雖然不多,但好在基數不小,聚沙成塔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了。

寫作小組和演講小組兩個小組的活動比着賽着辦,差不多每個星期都有一場。寫作小組的活動主要是外出采風和舉辦寫作講座。相比于外出采風,寫作講座和文學作品分享會要經常一些,尤其是文學作品分享會差不多每半個月一場,主要是分享會員自己讀書的體會,也可以交流自己某個作品的創作經曆,暢所欲言。寫作講座會不定期邀請一些校内校外有點名氣的作家和詩人講述一些寫作技巧,分享他們的優秀作品。第一堂講座嚴琦社長就邀請了《莽草》文學社第一任社長梁韶書,來學校和大家分享他自己的寫作經驗。他畢業後憑着一手好書法和深厚的文字功底被星城市委宣傳部要去,從事文字材料工作。畢業幾年來單位緊張的工作也沒讓他放棄自己對文學的愛好,常常工作之餘當别的同事駐足酒場卡拉ok廳時,他則躲進小樓成一統,一杯茶、一本書、一支筆圓着自己的文學夢。幾年下來,先後在省内外的《湖南文學》《小小說》《星星詩刊》等文學刊物上發表了幾十萬字的小說、散文和詩歌,加入省市作協,成了小有名氣的詩人和作家。這次,他帶給大家的是他最近發表在《小說選刊》雜志上的《父輩們》。

星期六下午3:30二樓階梯教室,200多個座位滿滿當當,座無虛席,就連中間走廊上也站滿了人。聽說學校第一任文學社社長來校開講座課,不但文學社會員來了,一些不是會員的學生也擠了進來,都想一睹風采。《父輩們》,黑闆上的字龍飛鳳舞,講台上梁韶書侃侃而談:“這篇小說是我最近的作品,先是發表在我省《芙蓉》文學雜志上,後面被《小說選刊》選登,這也是我比較滿意的一篇中篇小說。2萬多字,卻寫了一個多月,其實花費的氣力,遠遠不止一個多月。初步構思我還在這裡讀書的時候就有了,也動了筆,隻是沒有寫透徹。我的父輩們,讀書時先是寫我的父親,後來結婚了又加進了嶽父,也包括他們那一代人。他們那一代人出生于臨近解放40年代後期或建國初,曆經了新中國的成立、60年代的饑荒和□□苦難,又迎來了80年代的包産到戶和改革開放,他們的身上貫穿着“苦難”和“新生”。

他轉身在黑闆上寫下“苦難”“新生”兩個詞。“這就是我對這篇小說的切入點。小說重點圍繞這兩個點展開,通過苦難寫出他們這一代人對命運的不屈服”。彈彈手中的煙灰,喝了一口茶水他又道“通過新生這個切入點,寫出他們這一代人對新生活的渴望和奮鬥……”他又轉身寫了“切入點”幾個字,并用箭頭把“切入點”“新生”“苦難”連起來。“一篇小說、一篇散文或者一首詩歌也好,切入的角度很重要,你要用與衆不同的視角去挖掘,去發現與别人不同的地方,隻有這樣才能做到‘人人胸中有,個個筆下無’”。“細節”“形象”“對話”,他又在黑報上寫了六個字。“對一篇小說來說,其實語言的推敲并沒有詩歌那麼苛刻,最主要的是要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你看古今中外名著,海明威《老人與海》那個面對災難不屈服的老人形象是不是很生動,司湯達《紅與黑》中于連為了追求進入上流社會不擇手段的形象是不是很鮮活,《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天不怕地不怕,豬八戒貪吃又好色,沙僧任勞任怨的角色是不是特别鮮明,更不用講《水浒傳》中梁山108條好漢和《紅樓夢》的諸多人物形象了,無一不是性格鮮明,形象豐滿生動”。

“那麼要把人物形象刻畫到位,靠什麼呢?”。他轉身在黑闆上“細節”“形象”“對話”六個字下面畫了一條線,“就靠這六個字,細節是小說的血肉,小說一定要處理好細節,要詳寫細節。再就是形象和肖像描寫,俗話說‘相由心生’,肖像并不是單純指一個人靜态時的外貌描寫,主要是指描寫一個人在某個狀态下好比高興、憤怒、沮喪時他的一舉一動導緻面部變化、軀體動作等。還有對話,知識分子有知識分子的話鏡,鄉下人有鄉下人的口頭禅,工人有工人的語氣,一個人身份不同,而對同一事物或同一環境下,他講話的語氣聲調、用詞、都是有所不同的。對話用得好,能起到刻畫傳神的作用。”

“熟悉”“身邊人、身邊事”“真情實感”他又在黑報上寫了幾組詞,“文學當然要有想象力,可以說想像力是一個優秀作家必不可缺,尤其是一個詩人必不可少的能力。比如李白,比如海子和顧城這些天才詩人,你看他們的詩句,是多麼的富有靈性。這一切靠得都是他們豐富的想像力,這也是他們的天份,可以說是一個天才和平庸之輩的區别。但這個我們一般人沒有他們的天賦,再加上小說對想像力也沒那麼迫切需要,當然《百年孤獨》這類的偉大的魔幻主義作品例外。對一般作者尤其是我們這樣的初學寫作的文學愛好者來說,我建議大家從自己身邊人身邊事寫起,寫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才能打動讀者引起共鳴。以我這篇《父輩們》為例,文中兩個主人公原型就是現實生活中我的父親和嶽父,也正是因為是我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我才能把人物寫傳神,把形象塑造得豐滿生動,也才能在寫作進程中觸動自己的内心,把真實的感情訴諸于筆端,流淌于紙墨。也隻有真情實感,才能打動編輯和讀者,赢得他們的共鳴”。

因為一切都是自己的經曆,梁韶書在台上講得自然流暢,動人心腑,下面聽講的學生也入了迷,甚至忘記鼓掌喝彩。偌大的階梯教室裡,除了他聲情并茂的講課聲音,靜得掉根針都能聽見。沒有哪個同學哪怕咳漱一聲,生怕打斷了他的講課.

“積累”,他又轉回身在黑闆上寫了兩個大字,“書到用時方恨少,其實我們寫作也需要不斷地積累素材。一方面有利于我們平時加強寫作技巧的鍛煉,更重要的是可以為今後的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便于以後備用。我初中時參加的‘三級教改’作文實驗班對我影響很大,從初中起就一直保持着記觀察日記的習慣。春天的一顆樹吐枝發芽、一場暴風雨、一陣狂風,我有時都會記下來,這樣在寫作時遇到描寫天氣的場景,或一年四季樹、花草的變化時就可以随手找出來直接用。要知道,哪怕一場雨,冬天和夏天,秋天和春天都是不一樣的。就是同樣一場雨,一個人高興時和失意時看到的、感受到的雨也是不一樣,老人和孩子看到的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平時要多觀察多記錄,也可以和寫日記結合起來,在日記中除了記錄自己的心事感情外,不妨一同把四季變化、花開花落記下來,以備後用……”

邀請外面的詩人作家講課機會自然不會很多,更多的是會員寫作交流,大家自由發言,相互交流自己的寫作體會。再就是外出采風活動,一般一個月會組織一次,或到市内景點或到生産車間,學校每次都會提供兩輛大巴車作交通工具,其他的就隻能文學社自己想辦法了。有時候嚴琦社長也不得不帶上甄亦凡和兩個副社長他們一行到一些校友工作的單位拉贊助,盡管不多,也略勝于無。再就是采訪,大多是采訪星城内工作的一些還有些出息的學長,用他們的優秀事迹鼓勵學子們努力上進,有時運氣好,也會順便拉到一筆兩筆贊助,解決文學社的一時困難。

演講小組的活動更多,也更為頻繁,自然請不來那些演說大家,不過大家都自帶一份熱情。《演講與口才》風靡校内外,許多同學都自費訂了這份雜志,有錢的自己訂一份.生活費不夠的則幾個人合訂一本。演講小組的活動大多就在校内外附近組織,有時是交流經驗,有時是聽錄音磁帶裡的演講,再分析别人的技巧,有時幹脆臨場鍛煉口才,限時3分鐘,即興發揮,題材不限。當然每年一度的“五四”“國慶”全校演講比賽是固定的節目,基本上都是以校團委和文學社聯合的各義舉辦。因為演講小組會員每個班都比較多,還以班為單位成立了小組,每個班自成一組,經常以班為單位開展演講比賽小型活動,頗受同學們的歡迎。

身為副社長、演講小組組長的馮語嫣,寫作功底本來就紮實,嗓子也好,唱得一手好民歌,加上人也長得漂亮,身材好,又自小練習舞蹈,自是深得學員們的喜歡。每次組織的活動基本上都是爆棚。

星期三下午的自由活動時間,馮語嫣照例在階梯室舉行演講交流分享會。這次分享的是世界十大演講詞名篇之一,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演講内容強調了黑人民族追求平等的重要性以及對美國乃至世界的影響。演講中提到了種族歧視的問題,呼籲黑人社會和其他種族之間相互理解支持、合作,為共同建設一個更加公正、平等的社會而努力!

馮語嫣站在講台上,飽滿深情地開始演說:

“今天,我高興的同大家一起參加這次将成為我國曆史上為争取自由而舉行的最偉大的示威集會。 100年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簽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們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會。這一莊嚴宣言猶如燈塔的光芒,給千百萬在那摧殘生命的不義之火中飽受煎熬的黑奴帶來了希望。它之到來猶如歡樂的黎明,結束了束縛黑人的漫漫長夜。

……就某種意義而言,今天我們是為了要求兌現諾言而彙集到我們國家的首都來的。我們共和國的締造者草拟憲法和獨立宣言的氣壯山河的詞句時,曾向每一個美國人許下了諾言,他們承諾給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剝奪的權利。

……當我們行動時,我們必須保證向前進。我們不能倒退。現在有人問熱心民權運動的人,‘你們什麼時候才能滿足?’

隻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難以形容的野蠻迫害,我們就絕不會滿足。

隻要我們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軀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車旅館和城裡的旅館找到住宿之所,我們就絕不會滿足。

隻要黑人的基本活動範圍隻是從少數民族聚居的小貧民區轉移到大貧民區,我們就絕不會滿足。”

她的聲音時而低緩,平鋪直叙,時而激昂,振臂高呼。這一刻,她仿佛不再是一個平靜校園裡的平凡女生,而化身為美國100多年前街頭為流離失所的黑人呼喊的民主鬥士。她對這篇演說詞早已爛熟于心,繼續演說,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和理解。

“隻要密西西比州仍然有一個黑人不能參加選舉,隻要紐約有一個黑人認為他投票無濟于事,我們就絕不會滿足。

不!我們現在并不滿足,我們将來也不滿足,除非正義和公正猶如江海之波濤,洶湧澎湃,滾滾而來。

……

朋友們,今天我對你們說,在此時此刻,我們雖然遭受種種困難和挫折,我仍然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深深紮根于美國的夢想之中。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會站立起來,真正實現其信條的真谛:我們認為真理是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我夢想有一天,在佐治亞的紅山上,昔日奴隸的兒子将能夠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誼。

……

今天,我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聖光披露,滿照人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