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自由之聲從新罕布什爾州的巍峨的崇山峻嶺響起來!
讓自由之聲從紐約州的崇山峻嶺響起來!
讓自由之聲從賓夕法尼亞州的阿勒格尼山響起來!
讓自由之聲從科羅拉多州冰雪覆蓋的落基山響起來!
讓自由之聲從加利福尼亞州蜿蜒的群峰響起來!
不僅如此,還要讓自由之聲從佐治亞州的石嶺響起來!
讓自由之聲從田納西州的了望山響起來!
讓自由之聲從密西西比的每一座丘陵響起來!
讓自由之聲從每一片山坡響起來!
當我們讓自由之聲響起,讓自由之聲從每一個大小村莊、每一個州和每一個城市響起來時,我們将能夠加速這一天的到來,那時,上帝的所有兒女,黑人和白人,猶太教徒和非猶太教徒,耶稣教徒和天主教徒,都将手攜手,合唱一首古老的黑人靈歌:“自由啦!自由啦!感謝全能上帝,我們終于自由啦!”
用中文演說後,她又用英文開始演說:
I am happy to join with you today in what will go down in history as the greatest demonstration for freedom in the history of our nation.
……
And when this happens, when we allow freedom ring, when we let it ring from every village and every hamlet, from every state and every city, we will be able to speed up that day when all of God's children, black men and white men, Jews and Gentiles, Protestants and Catholics, will be able to join hands and sing in the words of the old Negro spiritual:
Free at last! Free at last!
Thank God Almighty, we are free at last![1] ”
演說完畢,馮語嫣彎下腰鞠躬,她流利的英文和投入的激情赢得台下掌聲雷動。她又和大家分享了這篇演說詞的背景以及演說中要注意的幾個地方和自己全身心投入演說時的感受。
文學社刊也有了充足的稿件來源,不但有本校師生的,還有一些畢業了的師哥師姐的,有時也會收到八校聯盟中外校推薦的稿件,而且開設了一個欄目《八面來風》專門刊登其他學校社刑的優秀作品。
文學社本來會員就多,兩個小組加起來突破了300人,占全校學生幾近一半。一套組合拳下來,不到兩個學期,在學生中的影響自然是風生水起。對此校團委倒是不嫉妒,他們一班人自有規章,沒有慌亂陣腳,舞會活動、聯歡會、全校大型演講比賽、書畫比賽都牢牢掌握在手裡。“希望工程”捐款,校内貧困學生勤工儉學等活動也是一個接一個,得到學生和學校的大力支持,在校内外也有着廣泛的影響。輿論陣地,每個班級後面的黑闆報也被他們牢牢占據着,每半個月一次的全校黑闆報評比,還是由校團委主導。再說團員,自然也比文學社的會員要多,都是從初中優秀學生中優中選優考進這個學校的,哪個又沒有在初中入團呢?因此校團委一班人也沒有将文學社的壯大放在眼裡。盡管因為文學社刊的原因團刊停辦了,團刊停辦就停辦了,也沒啥了不起的。團委工作,說到底,關鍵還是組織活動,各支部、各班級乃至全校性大型活動,在同學們心中自然占有必不可少的位置。
最為緊張的是校學生會這個官方組織。因為文學社的興起,搶占了學生會的風頭,也因為《莽草》社刊在學生中頗受歡迎,學生會會刊不得不停辦,主要是沒人供稿,猶如無源之水,自然就辦不下去了。加上學生會也很少組織活動,職責主要是協助學校管理學生而不是服務學生,搞寝室衛生評比,抓學生作風紀律,都是讨人嫌棄的事。生活部名義上是管食堂的,實際上又拿食堂毫無辦法。絕大多數學生對食堂的夥食都不滿意,經常出現學生私改食堂菜譜的情況。比如将“青椒炒肉”改成“青椒找肉”,主要是肉太少隻看見青椒看不到肉,還有“沙裡淘金”,說的是菜沒洗幹淨有沙子……
面對來勢洶洶的文學社,新上任的學生會主席王浩内心裡很是焦慮。學生會的影響力無論是在學校領導那裡還是學生群體中,這半年多來下滑得厲害。這個周末,學生會專門為此開了個碰頭會。最後一緻決定重新恢複在前一任主席手中停辦的學生會會刊,要用會刊搶占全校學生中的“輿論高地”,恢複學生會在師生生活中以往的“高光”形象。
星期一的早上,學校公開欄一則公告引起了全校學生的關注:
為進一步配合學生科加強對學校的管理,服務全校師生,聽取民意,暢通學生會與大家交流溝通渠通,學生會一緻決定恢複學生會會刊。為提高大家投稿積極性,對會刊采用的稿件每篇獎勵稿費1—2元,同時獎勵班級及個人操行分2一4分,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勞動人事學校學生聯合會
1993年11月29日
相比于投稿《莽草》文學社刊什麼都沒有,除了一本薄薄的樣刊,投稿學生會既可以給自己掙得1-2元的稿費,又可以加持操行分為班級掙來榮譽。這一招對文學社刊的沖擊力還是蠻大的,一時間學生會辦公室稿件就如雪片一般飛來,而文學社刊投稿量明顯下降了許多。當然,一批骨幹會員的作品還是投給了文學社刊,畢竟在這些做着“文學夢”的文藝青年心目中《莽草》文學社刊才是純粹的文學。還有一些同學幹脆“兩頭押注”多投一份,反正隻是多費點紙墨多抄寫一遍而已。總體來講,文學社刊的稿源質量還是沒有怎麼下降,反而分流了一些水平本來就不高的稿件。但長久如此,兩者截然不同的待遇自然會産生強大的反響,一旦學校發現兩刊内容相差無幾也許會出手幹涉,不排除停辦一刊的可能。
不但對投稿的學生許以重獎,學生會還向文學社主編甄亦凡和副社長馮語嫣這兩個主要負責《莽草》社刊編審的責任人抛出了橄榄枝,許諾每期20元的編審工資。好在兩人都是校園文學的發燒友,一心癡迷在社刊上拒絕了學生會的好意。馮語嫣是志不在此,家庭條件優越的她根本就看不上那一點工錢,她喜歡的是文學社一幫子愛好文學的同道中人“心憂天下”的氛圍,要是貪圖學生會的權力,早就投身競選學生會的職位了。而甄亦凡對文學社是癡心不改,盡管未能如願當上社長,可主編一職更适合他,将近兩個學期下來,先後辦了幾期社刊,校内外反響都還不錯。外面有嚴琦社長沖鋒陷陣,他隻要穩在後方心無旁骛地把社刊辦好就可以了,何況身邊不乏一批愛好寫作,善于繪畫的志同道合者,自是混得如魚得水,不願“移情别戀”。
面對學生會這次算得上“釜底抽薪”的狠招,嚴琦、甄亦凡他們也沒有閑着,幾人商量後沒有一味地被動挨打,而是鼓起鬥志奮勇還擊。甄亦凡和馮語嫣的任務,是把好社刊質量關口,盡量和作者溝通努力提高文章質量,嚴琦社長則帶着副社長周文洋一起加強外面的聯絡,不但鞏固了“八校聯盟”互通有無,還将《莽草》社刊送進了《星城晚報》《湖南農村報》的編輯部。争取到校團委的支持,又一起找到了團省委《年輕人》雜志社,為《莽草》選稿投稿開辟了新的陣地。這個學期第二期《莽草》社刊獲得極大的成功,刊發的稿件在一個月内先後被《年輕人》雜志、《星城晚報》和八校聯盟《夢舟啟航》選登了幾件,就連《校園文學》也通過《夢舟啟航》選登了一篇副社長馮語嫣的散文《資江夜色》。
面對學生會的進攻,文學社打了一個漂亮的反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