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團小組帶來一個小遊戲。兩個人在前面表演各種吃相,樣子極為滑稽,下面的人猜測他們吃的是什麼東西。猜對有獎品,沒猜對就表演一個小節目,唱歌、跳舞、朗誦詩歌、演奏樂器都可以。第一個主動上場的是段羽菲,台上表演吃面條她猜成了吃餃子,就用口琴給大家吹了一支李叔同的《送别》,音色悠揚,情感飽滿,加上窗外經久不息的雨聲,讓人深陷其中,仿佛畢業季離别在即,給晚會氣氛帶來了一絲感傷。一曲畢,繼續猜動作,有人過關拿到獎品,李珺也沒過關,給大家演唱了劉德華的《忘情水》。在錄音機的伴奏中,響起他低沉的男中音,帶着一股憂傷,一段不舍,一絲遺憾。“曾經年少愛追夢,一心隻想往前飛。行遍千山和萬水,一路走來不能回。蓦然回首情已遠,身不由己在天邊。相約愛恨情仇最傷最痛最後悔。如果你不曾心碎,你不會懂得我傷悲。當我眼中有淚,别問我是誰,就讓我忘了這一切。啊給我一杯忘情水,換我今夜不流淚。所有真心真意,任他雨打風吹,付出的愛收不回,給我一杯忘情水,換我一生不傷悲……”。
李珺在上面唱的撕心裂肺,忘記了身邊的人,就好像喝醉了酒一樣在那裡傾訴着自己的内心傷痛。他的眼睛從頭到尾一直盯着那個人,大家也沒有誰笑話他。或許,他這一首動情的歌,唱出了許多男生心裡此刻一直想唱又沒有吼出來的心聲。
或許因為是四年中專最後一場中秋晚會的緣故,大家紛紛拿出自己最擅長的節目。龍曉君演奏了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其間的悲歡離合引起一些男女生的黯然神傷。王衛國領頭唱起《星星點燈》帶動了全班男生大合唱。就連陳祎,那個一心系在王曼瑤身上差不多消失了兩年的“男神”,今天都仿佛蘇醒了過來,為大家表演了單口相聲,誇張的動作,出乎意料的“包袱”,配上诙諧幽默的語言。這一刻,開學當初瞿老師生日晚會上“一鳴驚人”的幽默陽光的男神仿佛一夜間又回來了。
方園,在激烈狂野的伴奏曲子裡,肆意地揮灑着自己“舞蹈王子”的榮譽。每一個動作都充滿節奏感和沖擊力,散發出青春的活力和熱情;每一個動作,都是青春的宣言,仿佛生命在舞蹈中燃燒。以他為中心,王衛國、李成玉、陳光耀、林依婷、谷夢娴、黎可馨、皇甫靜雯……會的不會的,大家的青春力量和激情都被帶動,高昂激烈的音樂聲裡,有人跳街舞,有人跳自由舞,也有人擺腰扭胯一頓亂舞,大部分同學都進入舞池陷入狂歡中。
也有人借助這個機會,像前面的李珺一樣,借歌聲傳達情意。一貫文靜不鬧绯聞的柳依依,為大家獻唱一支鄧麗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我的情也真,我的愛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我的情不移,我的愛不變,月亮代表我的心。輕輕一個吻,已經打動我的心,深深的一段情,教我思念到如今……”。大家剛剛從激烈的舞蹈狂歡中停下來,又被柳依依空靈的歌聲和婉轉的多情帶進了另一個境界。
輕輕的一個吻,深深的一段情,誰知愛有多深,誰知愛着幾分?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隻有窗外那輪圓月,能代表我的心。哪怕畢業後,你我相距千裡,天上一輪月,你我共擁有。那皎潔的月光,何嘗不是我對你的思念?
晚會除了像往常一樣保留節目“抓阄配對”以外,還增加了一個小節目,這也是早前就布置了的節目:每個同學都準備一個小禮物,送給一年後就要畢業分離的同學,當然這份小禮物送給誰也是随機抽簽的,抽到同一号碼的互相贈送。命運安排甄亦凡又一次抽到林依婷,他準備的禮物是一個日記本和雙色筆,扉頁留言“願紅色書寫你火熱的事業!願藍色書寫你浪漫的愛情!”他也收到了林依婷的禮物,一本精裝沈從文的《湘行散記》扉頁上題着:許許多多日子以後,當你無意中翻開這本塵封的書,你是否還會依然想起今天的晚會,是否還會依舊記得那個微光下微微紅着臉送給你這本書的女孩?”
要說歌唱得最好的還是蔣盈盈,聽她的歌聲猶如晚風輕撫枝頭,把你帶入一份甯靜中。她的歌聲有時像山澗泉水,輕快流暢中自帶一份純淨,有時又像陳年老酒深情醇厚,讓人沉醉其中。今天的晚會,她帶來了毛阿敏演唱的《曆史的天空》“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铮鳴。眼前飛揚着一個個,鮮活的面容。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興亡誰人定啊,盛衰豈無憑啊,一頁風雲散啊,變幻了時空。聚散皆是緣哪,離合總關情啊,擔當生前事啊,何計身後評。長江有意化作淚,長江有情起歌聲,曆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
悲涼的曲調,婉轉深沉的叙述,通過蔣盈盈如泣如訴的演唱,讓人感悟人生,感悟曆史,體會到了歲月流逝中曆史的滄桑和厚重。一曲聽罷。仿佛所有的離别感傷,兒女情長,都在流逝的歲月面前不值一提,煙消雲散,唯有留下厚重的曆史。
最後壓軸的是504室帶來的《念親恩》。主演林依婷、陳莯鴻、柳依依、王曼瑤、李佳星、葉冬梅6人。
陳莯鴻旁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如今我們身在異鄉,依戀故土,思戀親人。為求學,我們不能與親人共度中秋夜。昔日父親的威嚴,母親的慈愛,是我們生命的重奏曲。在這明月當空的夜晚,讓48顆遊子的心共同唱起這首《念親恩》,遠方的人呵!親恩何時報?
在旁白的同時,場中造型擺好:黑色連衣裙,雪白圍巾;黑皮鞋和白色衣裙;淡藍圍巾和白色皮鞋,6人配成3組,或立、或坐、或蹲,造型各異,卻又配合的如此柔和,賞心悅目。
旁白完畢,在陳百強的《念親恩》歌聲中,舞蹈緩緩拉開。
“長夜空虛使我懷舊事,明月朗相對念母親。父母親愛心柔善像碧月,懷念怎不悲莫禁……”6個妙齡少女,或依依不舍,或擡頭望月,時而相擁,時而分離。“長夜空虛枕冷夜半注泣,遙路遠碧海示我心……”這一邊林依婷長裙随風舞起欲辭行,那一邊陳莯鴻手拉手緊緊不放,李佳星遙遙相望彼此淚眼茫茫,葉冬梅、王曼瑤緊緊相擁生怕有人拆散她倆,真正是“兒行千裡母擔憂,唯願平安無他求”。6個女生用舞蹈這種無聲的語言演繹了母親對兒女遠行的深深牽挂和不舍。兒女走到到哪裡,父母的心就跟到哪裡,他們永遠牽挂着遠方兒女的安危。
父母親的擔憂和祈求,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暖的力量,也是子女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回家,都能依靠的港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在陳百強的歌聲中,她們一邊舞蹈一邊朗誦詩歌,表達着對遠方父母的思戀之情。
盡管先前準備倉促,結果還是很不錯的,原先一份感傷的情緒也慢慢被歡快的氣氛感染。外面的雨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停了,一輪圓月高挂空中,皎潔的月光照射進教室,照亮了一個個同學高興的面龐。
國慶放假前要求以班為單位參加“國慶詩歌朗誦會”,大家的心也好像随着畢業的臨近而散了,再沒有了以前那種團結一心的集體榮譽感。尤其是男生,抽煙打牌喝酒養成了一些懶懶散散的習慣,隊伍老是集合不齊。學委鄭瀚搞不定,隻好委托在班上一直還有些威信的老團支書陳莯鴻出面。陳莯鴻本來自考臨近,忙着複習,但她沒有拒絕。她仍然保持着那份集體榮譽感,心底對勞二班的熱情仍然是一團火。她召集了班上甄亦凡、李佳星幾個愛好文學的同學一起挑選,又不斷重新組合,最終定下了朗誦的詩稿。
每次排練,女生們還好,男生總是吵吵鬧鬧不停,一些人不時冒出一些怪調子。尤其是現任班長,大概是“末代皇帝”,平時沒人理他,這時不僅不配合,還時不時不陰不陽地來幾句。譚民富作為老班長也是組織者之一,有時壓不住就會沖出幾句重話,卻全然沒人聽。倒是陳莯鴻這個老支書,明明心裡不快,卻強打着笑臉,不失時機地為男生偶爾整齊的動作鼓勁打氣。她的笑臉如水一樣的柔順,反而讓一些打打鬧鬧的男生不好意思再胡鬧下去,也因此排練還算順利。
29日下午就要比賽了,上午各班都沒上課,緊鑼密鼓地彩排。正當大家忙得“之乎者也”的時候,班主任江老師帶來一個壞消息:因為昨天利用了晚自習排練,學校已作出公開批評,還會在比賽中扣10分成績分,整個四年級無一例外。這一下惹惱了大家,同學們“一哄而散”,還沒比賽就扣去10分,還有什麼機會?最後一緻決定:若學校不撤消扣10分的決定就棄權不參加了。
譚民富話音一落,教室裡就響起一陣掌聲,許多男生大呼“好!好!”巴不得早早解散回寝室。一些女生面露可惜的不舍之情,畢竟前前後後也花了不少精力。
中專四年,這是最後一次國慶節日比賽了,還要放棄。這到底是一種解脫還是一種逃避?
下午最終還是決定參加比賽,許多人不舍得自己這些日子裡的努力就此付水東流,再加上這也是最後一次,誰也不願當逃兵。抽簽抽到第一個上台,大家都以為沒有什麼盼頭了。一表演完就像完成一個任務似的逃離了電影院,隻剩下10幾個人繼續看其他班級表演。
一個小時後,班主任怕學校清點人數扣班上操行分,要班幹部把大家都叫來。沒想到結果很意外,最後竟然進入了前三名,獲得二等獎!為黑闆上那塊榮譽牆又增加一張大獎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