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李世民?”東萊波一驚,碧綠的眼眸中寫滿了不贊同。
在陽光的折射下,碧色眼睛中一片波光粼粼,就像天山下的湖泊,純淨又威嚴,不容亵渎。
傅拒霜和楊項鴉也俱被盛明朝的一席話驚到了。
多年前,李世民和李建成兩子奪嫡,打得不可開交。平陽公主堅定不移地站在秦王的隊伍中,得到了秦王黨人的信任。
雖然在大唐建立之後,平陽公主的女兵團就被迫解散。但那些女兵心中燃燒着的,對權力,軍功和自由的渴望,永不停息。
她們一半散落鄉間,嫁人生子,遮掩耳目。一半踏上絲綢之路,來到樓蘭,成為樓蘭最尋常不過的一名士兵。
然後在李世民欲發生玄武門之變時,平陽公主主動請纓,想要集合天下女兵助兄長一臂之力。
對于李世民來說,平陽公主既是年長成熟的大姐姐,也是忠心耿耿的好屬下。更重要的,她是一個女人。女人是不能掌權,做不了皇帝的。
所以他放下了戒心,準許大唐的附庸,樓蘭女兵暗中來到長安,以便在玄武門之變時發揮巨大的用處。
再然後,李昭提着李世民和李建成兩位兄長的頭顱邁進李淵的太極宮。
“父皇,您該退位了。”
容貌清雅明麗的女人巧笑倩兮,眼中寫的不再是往日對父皇的孺慕敬畏之情,而是居高臨下的戲谑之意。
李昭發兵圍城,如今東萊波帶着衆将兵臨城外,李淵提前退位的大勢不可改也。
直到這個時候,李淵才驚慌發現,他的22個兒子,居然全部死于這個一向乖巧的女兒手中。
其中,東萊波親自砍下了三位皇子的頭顱。
“請陛下提前退位!”
新登基不久的東萊波身着戎裝,紅色的披風在晚風中獵獵作響。她手捧一個鋪着明黃色絲絨布的托盤,從宮門處一步步走來。黃昏的殘陽如血的映照下,樓蘭女君凜然威嚴不可侵犯。
唐高祖李淵在看清托盤上的東西後,兩眼一翻幾近暈厥。多虧跟随他半生的舊部扶助他,才沒有癱軟在地。
托盤上盛放的是,各個皇子的身份玉牌。
李唐皇嗣22人,全部身隕。至此,李昭登基,已成為保住李唐政權最後的可能。
回想起八年前,東萊景也是如此,以蠻夷之身為李淵抵下罪名,奉命滅掉隋朝。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淵時期的臣民是東萊景,而李昭時代的臣民,是東萊波。
有着這一番淵源,别說東萊波不想讓李世民上淩煙閣了,李昭更是不可能願意她那個強勁對手,好哥哥名垂千古。
“這萬萬不可。”楊項鴉拒絕。她跟随東萊波打入皇城,自然知道李世民是多麼麻煩的一個對手。現在舊事重提,于禮不合。
“十幾年前,我曾算了一卦。該登上皇位的,本該是李世民。”盛明朝不緊不慢地說,擡手将一塊精緻的水晶龍鳳糕放入口中,細細咀嚼。
東萊波大驚。她比誰都相信盛明朝的卦象。可是,現在在皇位上穩穩坐着的,是太宗李昭。
這其中,定然有什麼變數,令曆史發生改變。
東萊波垂下頭,仔細思考。她心中已經有了一個答案,隻是她不願意去相信。
“所以那個變數,是王上?”楊項鴉管不住自己的嘴,在想明白之後,她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
盛明朝高深莫測地點點頭,又搖搖頭。
“樓蘭君主東萊波,本該卒于正和二年。”
東萊波手用力,碾碎了茶盞。
“所以,太傅理應是那個變數。”東萊波艱難發言。這個猜測,隻有她,也隻能是由她說出來。
“那孤本該死于什麼?”東萊波自認為自己身體健康,政權穩定,不該英年早逝。
“死于情殺。”盛明朝不想說,她卻不得不說。
“葉玄蒼!”
東萊波咬牙切齒。
盛明朝想,她這次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自此以後,東萊波對葉玄蒼的感情估計也所剩無幾。
或許有人會對想要殺死自己的仇人留情,但東萊波明顯不是這種人。帝王不狠,地位不穩。東萊波會對阻擋她前進道路上的任何人,拔劍相待。
“将先鳳君的排位撤了。”東萊波吩咐道。
葉玄蒼的排位放在祖廟,受香火供奉。現在一夕事變,首先撤下的就是對葉玄蒼是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