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身着得體套裝、面帶微笑的女士快步迎了上來,正是之前打電話的行政人員小李。“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歡迎來到海市市醫院。我先帶大家去辦理報到手續。”她的聲音清脆悅耳,讓人如沐春風。
在小李的引領下,衆人來到一間會議室,桌上早已整齊擺放着各類進修資料和表格。小李耐心地為大家講解每一項需要填寫的内容,遇到大家的提問,都一一細緻解答。
辦理完手續後,小李又帶着他們前往宿舍。宿舍區環境清幽,房間幹淨整潔,設施齊全,床褥、桌椅、衣櫃應有盡有,還有獨立的衛生間。一間房間裡面有三張床,正好聶莞、美琳和小蕊睡在一個房間裡。
美琳一進屋就興奮地撲到床上,笑道:“這條件可比我想象中好多了,住得舒服才能學得安心嘛!”
小蕊也笑着點頭:“是啊,醫院考慮得太周全了,咱們可得争口氣。”
稍作休息後,聶莞把大家召集到一起,說:“咱們初來乍到,對這裡的科室分布、工作流程都還不熟悉,要不趁着還沒正式開始進修,去醫院裡轉轉,熟悉熟悉環境?”
衆人響應,結伴在醫院裡逛了起來。他們走過一間間科室,看到先進的醫療設備、忙碌而專業的醫護人員,心中愈發堅定了要好好學習的決心。
路過心内科病房時,一位護士正用流利的英語與外國病患交流病情,這一幕讓李浩不禁感歎:“這國際化大都市的醫院就是不一樣,咱們回去可得好好練練英語,不然跟不上趟兒。”
張弛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灰心,這幾個月咱們抓緊學,肯定沒問題。”
逛完一圈回到宿舍,天色已漸暗。大家圍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從家鄉帶來的小零食,聊起了對未來進修生活的規劃。
聶莞認真地說:“我想好了,每天結束進修後,我都要把當天學到的重點整理成筆記,周末再系統複習,大家要是願意,咱們可以一起。”
美琳舉手贊成:“好呀,我還想找機會跟着手術室的老師們多學學新技術,說不定以後回去能開展新業務呢。”
小蕊也附和道:“我也有想法,我想多參與一些疑難病例的護理讨論,積累經驗。”
夜幕漸漸籠罩,聶莞、美琳和小蕊躺在宿舍的床上,關了燈,黑暗中卻難掩三人的興奮勁兒。
美琳翻了個身,朝向聶莞和小蕊,率先打開了話匣子:“今天這一路,可真是像做夢一樣。早上還在冰天雪地的北方,這會兒就躺在海市的床上了,這差距,啧啧。”
小蕊接話道:“是啊,我剛躺下的時候,還有點恍惚,感覺床的軟硬度都跟家裡的不一樣,還擔心自己會睡不着呢,結果這會兒還真有點困了。”
聶莞也輕聲笑了:“我也是,換了新環境,總覺得哪哪都新鮮。不過說真的,剛開始收拾行李的時候,我心裡可難受了,舍不得離開家,舍不得陳哥他們。”
美琳伸手在空中揮了揮:“哎呀,莞莞,咱這是出來闖蕩、學習的,等回去讓陳哥看到一個更厲害的你,多好呀!而且你看這醫院,多牛,咱們能來這兒進修,機會多難得,感覺像是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一樣。”
小蕊也附和:“就是,美琳說得對。對了,我今天看到心内科那個護士用英語交流,我這心裡就開始打鼓了,咱們急診室平時也常有外國友人來看病,我這英語水平,回去可得加把勁了。”
美琳坐起身來,興緻勃勃地說:“我還想着呢,咱們這幾個月,不僅要學專業知識,英語口語也得跟上。我聽說醫院有那種英語角,專門給醫護人員練習口語的,咱們有空得去湊湊熱鬧。”
聶莞點頭贊同:“這個主意好,多練練總歸沒壞處。”
聊了好一會兒,聶莞看了看手機時間,對兩人說:“不早了,咱們睡吧,明天還得早起呢。”臨睡前,聶莞分别給爸媽和陳哥發了條語音,報了平安,簡單說了說這邊的情況,聽到陳哥溫柔的回複,她心裡的傷感徹底被沖淡了不少。
美琳和小蕊卻還沒消停,兩人把一路上拍的照片挑了幾張好看的,紛紛分享在急診室的微信群裡,附上文字描述着今天的新奇見聞,不一會兒,手機就叮叮咚咚響個不停,都是同事們的回複和點贊。
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進屋子裡,喚醒了睡夢中的三人。她們洗漱完畢,按照行政人員小李之前的指引,來到醫院食堂吃早飯。
食堂裡人聲鼎沸,餐品琳琅滿目,各種南方特色的糕點、粥品,讓習慣了北方早餐的她們大開眼界。
小蕊一邊咬着軟糯的糯米糍,一邊含糊不清地說:“這早飯也太豐盛了吧,我都不知道該選啥了。”
美琳笑着打趣:“你呀,悠着點,别第一天就把肚皮撐破咯,一會兒還有正事呢。”
吃過早飯,三人來到急診室。負責帶她們的是資深急診護士王姐,王姐看起來幹練又熱情,一見面就笑着說:“歡迎你們來咱們急診室進修,這幾個月可有得學了。”
王姐先帶着她們熟悉了急診室的布局,詳細介紹了各個區域的功能,從分診台、搶救室到留觀病房,一一說明。接着,王姐給她們分配了任務:“今天呢,你們先跟着護士們學習分診流程,觀察怎麼快速判斷病患的病情輕重,做好初步登記。這可是急診的第一道關,很重要,要仔細學。”
小蕊有些緊張地問:“王姐,會不會先考核我們呀?”
王姐笑着安慰:“别擔心,今天主要是熟悉,讓你們心裡有個底,後面慢慢上手了,才會有一些小考核,幫助你們成長嘛。”
聶莞、美琳和小蕊對視一眼,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表現。
三人緊跟在護士們身後,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生怕錯過什麼關鍵細節。一上午下來,她們見識到了形形色色的病患,有捂着肚子直冒冷汗的,有摔傷了胳膊鮮血淋漓的,還有突發暈厥被緊急送進來的。每一次面對新病患,帶教王姐和其他護士們都能迅速且有條不紊地展開分診工作,她們精準地判斷病情,一邊安撫着病患和家屬的情緒,一邊快速記錄信息,安排後續的檢查與治療。
美琳小聲對聶莞和小蕊說:“這急診室的節奏也太快了,我感覺自己腦子都快跟不上轉了,不過真的好刺激,能學到好多東西。”
聶莞點頭應和:“是啊,我剛才看到王姐一眼就判斷出那位腹痛患者可能是急性闌尾炎,依據特别充分,這種經驗積累太重要了,咱們可得多學着點。”
小蕊也忙不疊地說:“還有還有,她們安撫家屬情緒的話術也很有一套,既專業又貼心,我都默默記下來了,以後說不定能派上用場。”
臨近中午,病患流量稍微少了些,王姐把她們叫到一旁:“上午感覺怎麼樣?還适應吧?這急診工作就是這樣,忙起來像打仗,但每分每秒都關乎生死,容不得半點馬虎。”
聶莞認真地回答:“王姐,我們知道了,雖然節奏快,壓力大,但真的學到好多實用的知識,我們很珍惜這次機會。”
美琳也笑着說:“王姐,您就放心吧,我們肯定不會偷懶的,有什麼活兒您盡管安排。”
王姐滿意地點點頭:“下午呢,你們繼續跟着熟悉流程,另外,我給你們找了些以往的分診案例資料,趁着空閑時間看看,加深理解,有不懂的随時來問我。”
三人接過資料,如獲至寶,趁着午休時間,坐在急診室的角落裡,頭碰頭地研究起來。資料裡詳細記錄了各種病症的表現、分診思路以及後續跟進情況,她們一邊看,一邊交流讨論,時不時還向周圍經驗豐富的護士請教。
下午的急診室依舊忙碌,聶莞她們在實踐與理論學習中反複切換,忙碌并充實着。等到傍晚下班,拖着有些疲憊的身體回到宿舍,她們雖然累,但臉上都洋溢着滿足的神情。
一進屋,美琳就一下子癱倒在床上,感慨道:“這一天下來,比我在咱們科室上一天班還累呢,但真的好值啊,感覺自己像塊海綿,拼命吸收着新知識。”
小蕊邊換鞋邊說:“是啊,我今天還遇到一個外國友人來看病,雖然我英語不太好,但跟着其他護士幫忙翻譯了幾句,那種感覺,既緊張又興奮,我回去一定得把英語補起來。”
聶莞也深有同感:“咱們這才第一天,後面還有大把的學習機會,我覺得咱們每天晚上都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當天學到的重點,互相查漏補缺,這樣進步肯定更快。”
美琳和小蕊紛紛贊成,三人簡單洗漱後,又圍坐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筆記和心得,為這緊張又充實的第一天畫上了圓滿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