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明亮皎潔的月光出門,來到桃花林中,練了一套劍法,将心中煩擾盡數發洩出來。
懷瑜幹淨利落地收勢,周身片片的花瓣卻還飄在空中,花瓣環繞間,仿佛又看見那個林中吹箫的公子。
懷瑜心情遽然間就好了起來,在堪堪完成今日修習後,方才回去睡下。
翌日,朝露自枝丫上滴落,林中鳥鳴清脆婉轉。
晨光微熹,躍進房内,驅散一室漆黑,絲絲縷縷透過床幔,驚擾了床上酣睡之人的美夢。
懷瑜聽着空山鳥鳴聲,意識逐漸回籠,睜開眼睛,迷矇地眨了眨。
想起夢中,一時是拉着太子一起看邊城的風雪日月、大漠孤煙,一時又是一同在江南賞四季花開、畫船聽雨,懷瑜又是懵懵地眨了眨眼。
怎麼做了這麼個不着頭腦,颠三倒四的夢。
不過,若是能與友同遊四時風光,不拘在哪裡,想必都是極快活的吧。
懷瑜擡起手敲了敲額頭,醒了醒神,喚回走遠的思緒。
“郎君,你醒了嗎?”門外方安輕聲問道。
“嗯,進來吧。”懷瑜坐起回答。
聞聲,方安和方甯便端着洗漱用具等物進來了。
“昨夜阿娘睡得可還好?”懷瑜一面穿上衣服,一面問起。
“今早莊娘子過來小的問了,說是夫人昨晚雖早早歇下,卻不甚安穩,夜半驚醒後服了一劑安神的湯藥方才睡去,今早天未明時便醒了。”
方安将手中裝着溫水的銅盆放在架子上後,沉穩回答。
“嗯,我知道了。”懷瑜微蹙眉心,心下了解。
故地重遊,又遇上了故人之子,阿娘大概是又夢到了阿耶和幹娘,所以才會昨晚輾轉一夜,心緒難平。
“莊娘怎的一早過來了,所為何事?是阿娘有事?”
懷瑜低頭整了整衣襟,邊挽起袖口,邊疑惑不解地開口。
見懷瑜已經挽好袖子,準備洗漱,方甯忙呈上澡豆給懷瑜,笑着回答。
“是夫人讓莊娘子過來傳話。”
“說昨日是佛誕節,大家都去相國寺了,所以桃花寺才這麼清淨,這兩日恐怕又要熱鬧起來了。”
“不如今日就進京,就不按之前說的先在桃花寺小住幾日了,省的在這裡被旁人吵擾了清淨,讓咱們早些收拾東西,趁早動身。”
回答完懷瑜的問題後,方甯又躍躍欲試地喋喋不休起來。
“郎君,咱們今日就能進京了,這還是我第一次去京都呢,這京都好不好?會比咱們邊城好嗎?”
“他們都說京都好,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還有好看的小娘子。郎君你說是不是真的?”
方安手露青筋,一個暴栗敲在方甯頭上,打斷了方甯,咬牙道。
“好不好的,你進京後自己到時候到處看看、逛逛不就知道了。”
“再說郎君也是第一次進京,哪裡知道那麼多。”
“更何況,哪個城鎮沒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姑娘了?京都再好又怎麼會比得上邊城。”
懷瑜洗漱完,瞧他兄弟二人逗趣,不禁莞爾。
“行了,别鬧了,阿娘既然想早些進京,就快去收拾,别耽誤了。”
二人恭謹應諾,手腳麻利地收起各色物品。
因着之前打算先在桃花寺小住幾日再進京,所以大部分行李都先行送到京中忠勇侯府了。
隻留了些日常常用的随身行李,東西并不算多,且不過隻住了一兩日,收拾起來倒也是很容易。
等到懷瑜兄妹在林夫人那裡用過早膳之後,正在說笑的時候,莊娘就進來禀報了。
“夫人,都準備好了,随時可以出發。”
林夫人含笑點頭,站起來看向懷瑜兄妹說道。
“既如此,咱們這就動身吧,趁早回府也能早些安頓好。”
“好,阿娘。”
懷瑜和鄭懷舒起身對視一眼,紛紛點頭應答。
來到寺前,林夫人和鄭懷舒坐上馬車,懷瑜騎着馬陪在馬車旁,一行人未及巳時便已進了京都。
從城門到忠勇侯府這一路上,沿途有不少賣小吃和一些賣精緻玩意兒的小攤販。
方甯懷裡抱滿了小吃,嘴裡也沒空過。
方安因着鄭懷舒的吩咐,兩隻手也是滿滿當當。
鄭懷舒在馬車裡面不方便下車,但兩隻手也沒空着,一隻手拿着糖葫蘆往嘴裡送,一隻手拿着個陶瓷娃娃同林夫人分享。
懷瑜笑着搖搖頭,在馬車的小窗邊看着裡面阿娘和妹妹明媚的笑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