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是重陽節。
天還沒亮,李裕明就被天冬叫起,剛想發起床氣,天冬趕忙低聲道:“今天要陪太妃登高,還要跟王妃同去宮裡赴宴呢,王爺可不能像前些日子那樣憊懶了。”
李裕明才漸漸清醒,任由黃芩白芷穿衣洗面。
青黛進屋問:“王妃着人來問今兒早飯還在這屋裡擺嗎?”
李裕明道:“也罷。”
成婚半月有餘,李裕明還有些不真實之感。本來王妃熱門人選是德清長公主之女懷甯郡主和神武将軍之長女馮紫芳的,也不知怎麼,最後竟定了原蘭台寺大夫林如海之女林黛玉。
李裕明芯子是二十多歲的成年人,因而對着黛玉,總有種“怪叔叔面對小蘿莉”的别扭感。
不一會兒黛玉進來,柔聲問道:“王爺昨晚歇息的可好?”
李裕明笑回:“還不錯。”
隻見堂桌上早擺好了粳米粥,五香豆腐幹,桂花糕,新蒸的大芋頭,炒雞爪,水煮蛋,腌茄子,都盛在小碟子裡,不過六七樣,這是李裕明的意思,就他們倆人吃飯,沒得弄一大桌子,都浪費了。
黛玉待李裕明坐下了,就要起身給他布菜,李裕明忙道:“快坐下吃罷,每次都弄這些虛禮,我這裡不用你張羅。”
黛玉笑道:“本就是作為王妃的本分,什麼禮不禮的。”仍是給他夾了兩筷子豆腐幹才作罷。
原書中林妹妹恃才傲物,雖小性有脾氣,還體弱多病,卻愛恨分明,笑罵随心,是有活力有靈氣的,這個王妃林黛玉雖然待婆婆孝順守禮,待丈夫溫柔體貼,卻沒有絲毫生氣可言,像呆闆木頭人似的。
思及此,李裕明頓覺沒了胃口,随意添了碗濃粥,即放筷不吃了,黛玉見他停箸,也表示自己吃好了。
李裕明見了更覺心悶,王妃隻吃了這一點點,怎麼夠呢,本來就不健壯了!沒辦法,隻得道:“雨鹮,給你們王妃剝一個水煮蛋吃,早上隻喝點子粥管什麼用?”
黛玉陪嫁來王府的貼身丫頭隻雨鹮雪雁兩個,想來紫鵑是留在林府或者賈府了。李裕明向來對這個慧紫鵑沒什麼好感,明明知道當時的風俗禮教,還時時把婚事提親等詞說出口的丫頭,真不敢領教,難道她想做紅娘不成?
相處幾天,他倒覺得原書中沒露過面的雨鹮機靈知進退,他猜可能是林黛玉在揚州跟着賈雨村讀書時候的陪讀丫頭,一問之下,果然她跟雪雁都是讀書識字的。
雨鹮忙剝了雞蛋,放到黛玉的盤子上,勸到:“王妃趕緊吃了,一會兒涼了就有腥氣。”
黛玉隻得吃了,最後把粥也喝完才被放過。
太妃現住在長春齋,兩人一起去請安,太妃叫起,讓坐下,笑眯眯地道:“王爺王妃也安。秋高天涼,你倆記得添衣,以前都是我這老婆子唠叨,往後就要王妃多多費心了。”
黛玉忙起身道:“兒媳省得。”
黛玉拿出自己做的兩個香袋,裡面裝着茱萸葉子果實,親自給太妃和瑞王戴在左臂。
李裕明端坐在椅子上,黛玉俯身把茱萸囊上的紅線在他臂上纏繞,兩人離得極近,他看黛玉那兩彎罥煙眉似蹙非蹙,薄薄的粉唇緊抿着,這麼涼快的天兒,鼻尖上竟沁出了細密的汗珠兒,李裕明突然想幫她把汗擦了,手動了動又放下,心跳卻快了起來,他忙穩住心神,專注陪太妃閑唠。
又說了幾句閑話,裕明夫婦奉着太妃往後花園而去。
花園由李裕明親自提名“撷芳園”。
園裡有一假山,高不到二十米,李裕明有模有樣的起名“靜山”,重陽節娘仨就是爬這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