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廿六,天晴無雲。
一大早,瑞王夫婦就穿戴一新,喜氣洋洋的去長春齋給太妃拜壽。
太妃按品大妝,端坐在榻上受禮。
禮畢,張桉夫婦帶着如煙張燦,奚光青夫婦抱着冬狗,坐在兩邊矮凳上。
李裕明夫婦去二宮門迎客。
大太監韋英保帶領衆宮女太監,範長史帶領長史司衆人,黃嬷嬷帶領衆丫頭婆子,各處迎客款待。
李裕明找人打了一尊金壽星,又花功夫尋了一隻上好沉香拐,太妃極是喜歡那尊壽星,早早的就擺上多寶閣。
黛玉親手給太妃做了一套衣服,一雙鞋襪,兩隻香袋,兩個昭君套。
張大舅張柏在大同府任上,妻兒一道跟着,早運了兩大車晉地土産吃食玩意等物進京。
張桉夫婦張柳夫婦也進獻了許多蘇州特産土物。
兄弟姊妹送的這些,太妃吩咐有些立時吃用了,有些存檔入庫,還有的直接分送他人。
因林揚與李裕明素來交好,翰林府既是太妃堂姐家,又可算黛玉娘家,不可不請,就給林家下了帖子。黛玉專門囑咐送帖子的人讓雲和一塊過來,小姐妹好久不見了,要好好念叨念叨。
太妃在宮裡的老姐妹病的病,沒的沒,剩下的都在慈甯宮吃齋念佛,不問世事了,隻除了三王爺忠順王的生母淑太妃跟着兒子住在忠順王府,就給府裡也下了帖子,其餘故舊,一概不請。
林操林揚由天冬引着先去長春齋給太妃拜壽,然後直接到樂平殿入席。
林張氏帶着媳婦女兒來了,淑太妃的小孫女也跟着來玩,大家厮見,先請入撷芳園藕香茵畫更衣喝茶,再至樂嘉堂拜壽入席。
樂嘉堂就在靜山下面,五間大廳,爽闊氣派,地炕燒得堂内暖烘烘的,即便開窗也不覺冷。
莊太妃和淑太妃在上面兩席,小郡主跟着淑太妃坐,左邊下首是林張氏并金氏雲和,右邊是張舅媽和奚姨媽,王妃在這裡是沒有座位的,黛玉站在莊太妃身後侍立。杜鵑喜鵲等有品宮女都站在黛玉後面,黃嬷嬷帶領雨鹮雪雁等丫頭在簾外伺候。
樂平殿不過張二舅,奚光青,林操林揚等人,林遊下了值才來。韋英保帶領小内監在樂平殿伺候。
張燦和奚冬狗在樂平殿西耳房擺了個小桌,兩人都在炕上,由奶嬷嬷們陪玩。
這邊淑太妃拉過黛玉,上下打量不止,笑道:“真是個标緻孩子,怎麼就讓你得了去。”
莊太妃笑道:“别說,還真是我拉下老臉搶來的。”
淑太妃褪下手上的玉镯,放到黛玉手裡,道:“戴着玩罷。”
隻見這對玉镯純潔細膩,光澤滋潤,算得上佳品,黛玉道了謝,立馬把自己腕上的芙蓉紅玉镯子摘了,換上這對羊脂白玉的。
少時,一行人走至大戲樓。
這座戲樓是全封閉的,分為前廳,舞台和大觀堂,可容二三百人在此聽戲。
衆人謙讓一會兒,皆點了吉慶戲文,剛唱了兩出,莊太妃對黛玉道:“小郡主小孩心性,必不願陪我們這些老家夥聽戲,你何不帶了她在園子裡逛逛,松散松散。”
黛玉心知太妃這是找個由頭讓自己透透氣,歇息一會兒,遂緩緩地問小郡主:“園子裡有梅樹,剛剛要開花,郡主要不要去看看呀?”
小郡主才五歲多,雖然對梅花沒什麼興趣,但顯然更不願在這兒,考慮了一下,便同意了。
莊太妃順勢道:“操哥媳婦和雲和也一塊出去透透氣罷。”
雲和對這鑼鼓叮當一點興趣也沒,早不耐煩在這幹坐,聽了太妃的話,哪有不應之理,立時拉着金氏出來了。
黛玉帶着幾人出了戲樓,繞過藕香茵畫,便到了梅林,因今年沒有往常冷,還不到盛開時節,隻偶有紅意。
林中也有一石亭,石桌石凳,冷冰冰的誰耐煩坐它。
于是幾人又沿着遊廊向前走,來到了樂嘉堂的東廂隐品軒後面,遊廊直接到隐品軒南耳房。
雲和自入了瑞王府,就一副文雅淑靜模樣,到這時才大呼一聲:“王府好大啊,這撷芳園造的好,一路走來,就看到了荷花池,梅林,竹叢,聽說還有菊花和牡丹,真是四季花香不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