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朱錦帶着朱缃三個姐妹用早飯,朱錦突然對朱缃說:“缃兒,你說咱們辦一個女子學堂好不好?”
哐當幾聲,三個姑娘手中湯匙從手中跌落碗裡。
“真的嗎?”“可以嗎?”“娘你再說一遍。”
三人同時開口,把朱錦逗笑了。
“我再說一遍,我真的想辦一處女子學堂,可不可以的,我覺得可以。”
“娘,你是聽表姐說了焦小妹之後有的想法嗎?”朱絨繼續問道。
“是,昨天聽缃兒講了之後,我晚上回來後都在想,我愈發想要像她一樣,教許許多多沒讀過書的姑娘們識字讀書。雖然沒見過焦小妹,但我想她該是一個靈動好學的姑娘,看她畫的又有天賦又有章法,自己偶然間跟缃兒識字寫字,還能想着教别人。這世上還有多少個像她一樣的女孩兒被埋沒了呢。”朱錦感慨着說。
“姑姑,你不嫌棄她是市井人家的女兒嗎?”朱缃擔憂着問。
“為什麼要嫌棄,她們家也是勤懇幹活、用心經營買賣的,不偷不搶不賭的規矩人家,世家大族的女兒們有家中女子私塾、有崇文閣伴讀,她那麼用心好學卻沒有機會,如果不是偶然與你結識,你又仗義俠氣,她哪裡能識字,我們又怎能看到她的精妙畫工呢?崇文閣我是回不去了,也不想回去了,與其在家閑着,不如開個學堂,教教市坊間不能讀書的女孩子們。”朱錦對女孩兒們吐露心中所想。
“太棒了姑姑!我一定要在學堂裡當教書先生!”朱缃眼中煥發出光芒,朱絨和朱純也聽得躍躍欲試。
午飯時,朱錦跟魏敏夫婦提起,朱錦原想着父母會不同意,畢竟這需要經常出門抛頭露面。沒想到老兩口一口答應,贊不絕口。
魏敏:“我覺着好,這朝中或民間都有學堂私塾,便隻有男孩去,一個個為了功名科考日夜苦讀。咱們女子雖不科考,但也需讀書識字啊,就算不求日後才名聞世,認字識理總不是壞事。再者,崇文閣的掌教嘛不要咱,咱還不去了,讓舒甯幹去吧,看她幹得也還挺好的,至少沒來鬧。”
“不錯,你們有這樣的想法很好,你爺爺以前啊大字不識一個,就容易吃虧,好不容易跟着高祖皇帝打了天下之後,就硬逼着我讀書識字,還要練武,這才有了你爹我才貌出衆文武雙全。”朱成松一邊憶往昔一邊支持。
“當着孫輩的面兒你就别吹噓了。”
“我哪是吹噓了,我要不是才貌出衆文武雙全,高祖皇後能同意你下嫁給我嗎?”朱成松揪着自己的優點不放。
三個小輩一邊吃一邊偷笑。
“父親母親同意,那我就鬥膽試一試。”朱錦得到父母的認可支持,無不歡喜。
午後,朱欽回來聽說了朱錦要辦學堂,當即和曹氏列了一張辦文書的具體章程,寫到最後覺得不如自己幫妹妹把事辦了就行了,本來就在他當差的衙門——京兆尹府,而他本人就是京兆尹,京城内的事大多都得走一遍京兆尹府。曹氏嘛,出身法學世家,父親為大理寺卿,從小在大興律裡泡大的姑娘,大興律裡可幹什麼不可幹什麼,她沒準兒比許多官員都清楚。
要辦學堂,其實也不用過什麼章程,從京城到鄉野處處都有學堂私塾,也沒有家家都過了官府台賬文書,但朱錦這民間的女子學堂倒是第一遭,還是辦點齊全的手續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