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沛怡:“掌教放心,我們都說好了,沒有學堂就沒有書局,書局賺的錢也會用來供給學堂的用度,這樣兩邊互相幫助,才能長長久久的。”
“好,交給你我放心的,有小妹留下幫忙,我們也能輕松許多。”
焦小妹面對身份的轉變還有些不适,笑着客氣說:“是掌教不嫌棄我,我答應朱缃會一直留在這等她們回來的。”
“不要妄自菲薄,你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更何況還指着你的畫冊為我們書局打個開門紅呢。”
焦小妹格外珍惜和朱缃的情誼,朱錦和梁沛怡找她說印賣畫冊時,她第一反應是要問過朱缃的意思,她對自己的畫一直謹小自卑,是朱缃多年鼓勵和積極反饋她才堅持花了那麼多,若要整理重畫還要賣出去,她肯定要征求朱缃的意見。
朱缃收到信,也是快快回複,直言支持,她已經有最珍貴的手稿了,小妹若能有畫冊印賣,一來不會埋沒她的才能,二來能賺錢自足,何樂而不為啊。
這也給了焦小妹極大的信心。
至于關月的遊記回憶,她在出發前也都悉數留下,說由掌教審閱修改後就給梁沛怡操弄,毫無意見。
有書有畫,梁沛怡帶着幾個女孩躍躍欲試。
四月十八,算過的好日子,北市如意坊稍偏的街上一陣鞭炮聲起,水雲書局順利開張。
如意坊裡多是綢緞莊、脂粉鋪、首飾閣,梁沛怡想過了,既然都是女孩兒寫的就要把讀者群體首要鎖住姑娘家,如意坊靠近皇城也靠近她家,又多是姑娘家愛來的鋪子,且店面不在最熱鬧的主街上,既不惹眼也不偏僻又能及時融入姑娘家的花銷圈子裡。
書局一開始的規模并不大,也并不急着大量投産。梁沛怡雖有野心但也深知步子不能邁得太大,搞不好就砸了虧錢。經過緊鑼密鼓地學習和培訓,也做好了基礎的分工。梁沛怡坐鎮前店兼賬房,李藍藍負責墨和印刷,元彩兒負責字模畫版的排版和裝訂、喬初穗負責校對和前後場的串聯,焦小妹閑暇時就過來打雜幫忙。
這間“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小書局運轉順暢,開局不錯。
學堂裡頭,第二批的孩子們也上起了律法課,學醫稍緩,打算在下半年再開啟,朱、曹、張三位老師也樂得清閑,打算下半年再招生。雜學課也仍有朱錦在家裡家外搜集人才來講學,學堂書房裡的書也日漸增多,供大家借閱學習。
這樣的教學順序和課程安排漸漸成了學堂的固定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