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隆老王爺親手寫就的超長奏折呈于禦前,曆時一年多的科考翻查終于落下帷幕。
像祝祈北此類替考舞弊的未見其蹤,倒是查出了好幾地克扣科考專項例銀、克扣驿站工錢用度的,都交由刑部和戶部辦理了,交回魏寅聖裁。
魏寅看完後,對主辦人員都有賞有慰。門下省侍中周崎周老大人順勢懇請就此緻仕,魏寅再三挽留,周老大人堅持推辭,最後同意其緻仕恩養,隻保留崇文閣閣老頭銜。
不久之後,中書省發聖谕,事關朝内高層人員調動:
京兆府尹朱欽接任門下省侍中,加封太子少傅;
大理寺卿曹郁入中書省任中書侍郎,于少卿接任大理寺卿;
刑部郎中曹醒出任京兆府尹;
戶部尚書蘇與何卸尚書之職,升任尚書左仆射;
周惠亭卸巡鹽之務,入主戶部。
一時之間,定國公府朱家再成朝野輿論中心。世子朱欽已完成先皇所定之路身入中樞主三省之一全政,嶽父曹郁已近緻仕之齡,入中書省雖是遠離具體實職事務,但也提高了日後恩養待遇,舅兄曹醒任京兆府尹任期後入中樞也是預期可見。
舒甯和鴛甯兩位長公主的兩位驸馬各升一級,這也正常,各自在任上政績顯著,賦稅正常,國庫充盈。倒是小容妃咬碎半口銀牙,都是驸馬怎麼你們就一個個位列一品二品實權在手,我們容家女婿就……
但她也做不了什麼,成陽姻旨已成國策。
與此同時,魏敏接到密報,李勳成已入東府。
李勳成,就是那位在大皇子婚宴上酒後胡言朱家事的吏部郎中,在年初的京地三換中已到江州任職。
東府,魏寅的秘密情報和行動組織。
離了英王府,轉投入聖上的東府,魏敏是覺得她這侄子的君王心思越來越難猜了。
但這些還不是她覺得煩擾的,眼下令她煩擾的是随着大兒子朱欽和親家升官,朱維和朱缃成了各家豪門眼裡的上佳女婿兒媳人選。
朱維又随修史館遠遊實地考證去了,朱缃也不在京裡,最新的家書說跟明舒華很投契交好,師父派她倆下山曆練,她倆就回蜀州明家镖局去跟着走镖了。
所以他倆的婚事還能再擋一擋,但沒想到在這節骨眼上英王世子上了大長公主府的門。
英王世子魏淇,現年19歲,也就是當初英王妃想和容家結親的人選。
皇室後輩衆多,魏敏也不曾一一親近了解,也多是在宮宴祭祀時見過,都是他們向她行禮的份兒。
今天這一出……
魏敏問:“世子這次來是有什麼事嗎?”
皇室親戚中,常來常往的都是同輩的弟弟妹妹幾家人,還有舒甯幾位長公主,魏寅一輩的親王郡王也多有帖子問安或女眷走動。像這樣第三代獨自一人前來的還是頭一回。
魏淇恭敬有禮地說:“姑祖母客氣了,往常是淇兒年少不懂事,不曾多多來姑祖母跟前請安盡孝。”
魏敏聽着不大對勁,但也不想直接戳他壞了氣氛,便也有着看他自己怎麼發揮。
魏敏擡手請他用茶,魏淇端起茶盞品了一口誇了幾句,魏敏便說:“你要是喜歡,等會兒帶些回去,但你别嫌棄,不是什麼名貴茶葉,是家裡人自調的藥茶。”
“是三表嬸吧,早就聽聞三表嬸出身醫官世家,現在也在表姑的學堂裡授課教習醫理。”
“世子客氣了,正是她。”
“不知她們幾位長輩是否也在家中,淇兒也好一一拜會請安。”
“不巧了,都不在家,都有事出門去了,就剩我一個老太婆在家。”這也是不趕巧,曹氏帶着朱纓回曹家玩去了,朱錦和張氏去學堂忙新學期開學的事。
“姑祖母松柏常青,哪裡就老太婆了。”
“你這孩子,也是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