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元殿,午膳時分。
“送回去了?”
“回陛下,是錦二小姐和三爺一道送回去的,英王爺親迎了出來,還在裡頭說了好一會兒話。”
“這道菜皇後喜歡,你現在就送過去,順便讓她午後請英王妃進宮說說話。”
“遵命。”
晚膳前,皇後娘娘身邊的雲芷姑姑送英王妃一路回到英王府,說是替皇後娘娘看看新出生的小侄女,還帶了好些東西給王府裡的孩子們。
英王爺一家勤謹恭迎,雲芷一一請安,看過孩子,送上東西,環顧了一下不經意地說:“怎麼不見世子爺?”
“不怕雲芷姑姑笑話,犬子近日犯了家規,領了家法,現在正在床上養傷。”
“王爺治家有方,那就不驚動世子爺了,這柄玉如意還煩請王爺王妃代為轉交。陛下和娘娘都記挂着世子爺到了議親的時候,這是先帝議定陛下和皇後娘娘婚事之時賞下的,娘娘希望世子爺覓得良緣,婚事順遂。”
“臣代犬子謝過皇後娘娘如此厚賞,待傷愈後自當進宮請安謝過。”
“王爺客氣了,奴婢告退。”
幾天後,初初傷愈的魏淇站在城門上,看着三個姑娘自城門外策馬遠去,他的目光一直随着三人中稍稍領頭的紅衣女子。
大皇子陪在他身邊,勸慰道:“都走遠了,回去吧,你傷剛好别再吹風了。”
若說真心也不是全無。
那日朱缃出手攔住靈陽撒潑,他正在不遠處的上源閣裡,他一眼就認出了缃、絨二人,阻止了手下人,想着由外人整治一下這個跋扈的妹妹也不錯。
朱缃的身影就這麼闖進了他心裡。
隻是,在他的衡量裡,真心會一直往後靠,她的身影在心頭也不斷模糊了。
他看着她随風蕩起的衣袂,耳邊聽到大皇子說:“姑祖母家的姑娘,品性各異,但都剛烈自由。”
半個月後,英王爺夫婦帶世子上門求娶周崎周閣老的孫女周沁羽,也就是鴛甯長公主夫家的侄女。
這姑娘雖生在鐘鳴鼎食之家,卻幼年失怙,父親在成陽四年的江北防汛中不幸因公亡故,隻與母親相依為命。幸有祖父祖母一直扶持,鴛甯長公主和驸馬周惠亭對侄女也多有照拂。
也是将将18歲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英王府上門求娶,周家很快便答應了,慢慢按日子過六禮,隻待姑娘過了十八歲生辰後便成親。
此舉一出,英王府在京城的聲譽有了不少好轉,先前因為李勳成和靈陽郡主等事鬧得大街小巷多是負面輿論,就連在世家裡也頗有樂子。大家紛紛稱贊起英王府不圖權勢,求娶忠烈後人,一家子上門誠意十足,連帶着靈陽郡主的風評都好聽了——郡主沒日沒夜帶着着人巡街,都沒有人敢随意縱馬了,就連那辦案的觀察騎馬經過都注意了許多,還抓了好些為禍坊間的黑惡勢力,京兆府的大牢都快不夠用了。
朱錦與張氏散學歸家路上聽到這評價都忍不笑了起來,馬車裡的姑嬸二人也不免俗,随口聊着這樁婚事。
“二姐,要我說,英王爺聽了你的建議,總算是開竅了。”
“是啊,周家小姐家世好,人也大方得體、進退有據,在崇文閣侍讀過幾年,讀書不錯,尤其是棋藝上頗有悟性。”
其實,這個人選是朱錦和朱銘送魏淇回英王府那天與英王爺夫婦提的。
那日一大早,三人同乘一車,魏淇耷拉着腦袋、頹氣盡顯,朱錦姐弟倆也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