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王府大門口了,朱銘才說:“世子爺到家了。”
魏淇驚醒過來,估計是做了會兒心理建設,深吸一口氣,準備下車回家“就義”。
朱銘又說:“男子漢既然敢做就要敢當,更何況世子爺隻是逃了一回禁足罷了,不是什麼大事。”
一見面,朱錦姐弟和英王爺夫婦都沒提魏淇逃禁足的事,英王爺臉上可見震怒,王妃面容憔悴憂愁。
朱錦也不繞彎子,直接說:“待會兒三弟還要趕去衙門上值,我就長話短說了。我還在崇文閣擔任掌教之時,周閣老的嫡長孫女曾在鴛甯長公主的推薦下來侍讀過幾年,府上靈陽郡主也與她同堂受教過。現在快18了,周閣老和老夫人正準備為她張羅親事。王爺王妃正為世子爺婚事挂心,我私心想着這也是個不錯的人選。”
“說來我也記得,她父親周大人與我是同一年京地三換出去的,我去了遼州,他下了江北。那日城門一别,竟是永訣,想來無不心痛歎息。”朱銘适時補充道。
“今年瓊樓宴開席前,她還被太妃們喚去說說話,宮裡宮外都疼惜她。”
姐弟倆配合着三兩句地介紹完,也不管這一家三口聽進去多少,就起身告辭。把人選說出來了便達成目的,成與不成都是他們兩家的造化和緣分了。
“唉,周夫人命苦,年紀輕輕守了寡,娘家夫家都勸她改嫁,周老夫人甚至還真給她物色過人選。她不肯,一律擋住,一個人帶着女兒服侍公婆,打理家事。”
張氏一聲歎把朱錦拉回神,朱錦說:“是啊,我記得周夫人與弟妹你在閨閣時也是手帕交,剛成婚那幾年還來家裡串門,可惜……”
同為女子,二人的歎息都多了幾分共情。
不得不說,這樁婚事多方滿意。
英王爺很滿意,周閣老雖已告老隐退,但仍是大興文壇領袖,能與之作親家真是有裡有面。
英王妃很滿意,有鴛甯長公主加持的嶽家定能助兒子順利承襲王爵。
魏寅很滿意,他那五弟可算是把結親的念頭從朱家移開了。
慕蘭卿也很滿意,她不用擔心與朱家同為國公府的她家的後輩孩子們會不會也被英王看上,畢竟嫁進皇家這事也沒什麼意思。
周夫人很滿意,因為她不用擔憂老公兒子因為女兒做了王妃而不能入中樞,還做了回宗親親家。
靈陽郡主很滿意,她入崇文閣時和周沁羽相處過,對她印象很不錯,她來做自己嫂子總比朱缃朱絨這樣強勢霸氣的好。
鴛甯長公主很滿意,她挺心疼夫家這個侄女的,從小到大要麼接來公主府小住要麼帶在身邊出遊參宴,不想讓人看低了這孩子。如今又做她娘家侄媳婦了,王妃之尊又不用困于宮牆,有她在一日總不會讓魏淇跟他爹似的寵妾滅妻。
朱錦也挺滿意,她對這個學生多有欣賞和憐惜,也看得出魏淇人品好可為良婿,雖因家中權争有過以婚事鞏固世子之位的想法和行為,也是事出有因人之常情。
至于婚事中的兩位主人公是否滿意,那就是另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了。
她有她的自由和理想
在無情道上修煉成鋼
她有她的際遇和故事
在漫天花嫁中繞指成柔
成陽十八年的盛夏,京城坊市裡的縱馬一事,悄悄改變了英王府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