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父子出了隊部,就往家走去,這時天已大亮了,九月秋陽的光照到人身上,驅散了些許早上薄霧帶來的涼氣。
各家各戶扛帶鋤頭,拿着鐮刀向村裡的田裡走去。路上還有些小娃子瘋跑着沖過李牧羊身邊,然後回頭扮個鬼臉又叽叽咯咯的跑遠,真是分外的生動有趣。
在快到家時,一個村婦看到李牧羊和李東國,眼睛一亮,嘴角一翹,“喲,小羊崽回來了,嬸子兩天沒看見你在村裡晃了,幹啥去了呀”
這人也是劉家坳的閨女,就嫁在村裡,她男人姓楊,是個外來戶,但是比他們李家到劉家坳落戶時間更長。三幾年時老楊頭就到了村裡,他是個老實的,老楊頭有一手好石刻手藝,村裡的石磨、石臼,凡是和石頭有關的器具,找他準沒錯。他兒子就叫楊老實,也繼承了他老子的手藝。
楊老實這婆娘是村裡數得着的大嘴巴,成天東家長西家短的,名叫劉盼弟,家裡排行第五,上面有四個姐姐,因為她家就想要個兒子,給她取名叫盼弟。而她娘之後真給她爹這一房添了個兒子,在她弟劉寶出生後,她在家裡的待遇比她弟弟代低一點,說是都是她這名字取對了。
這也養成了她現在這性子,在娘家誰都管不住她,原還有她奶能讓他規矩些,兩年前老太太去見如來佛祖了,她又嫁了人,那真沒人能治她了。
李牧羊看着劉盼弟那張圓盆臉,小蒜鼻,吧吧的機關槍似秃噜皮,也是很無奈,“嬸子啊,我家妹妹沒奶喝,我昨個到山裡找點蘑菇回來好給我娘補補,你家有沒有奶粉,麥乳精啊,沒有的話小米也可以啊,我用草菇和你換成不。”李牧羊拿話堵劉盼弟呢。
果然,劉盼弟聽了本想探聽些八卦的,現在嘴裡嘀咕“就幾顆草菇就想換奶粉,麥乳精,美得你,老娘自己都沒嘗過那些個滋味,小兔崽子做青秋大夢呢吧”,招呼也不打了,咧着嘴轉身朝隊部走去。
李牧羊撇撇嘴,跟他爹說“爹,你以後見着她就遠遠繞着她走,太煩人了。”李東國好笑的看着兒子裝小大人的樣子囑咐自己,快步走進自家院裡,也不回李牧羊話。
進了院兒,那大将軍雞,咯咯的低鳴着踱着将軍步湊到他老爹跟前,低頭蹭了蹭李東國的褲腿,這也是為什麼李東國會這麼喜歡這大公雞了,這大将軍和他很親,跟别人誰都不親。
李牧羊有時候也吃他爹的味,死活不明白,你說你一公雞,又不是狗仔子,湊哪門子的熱鬧,弄得跟個狗子似的,跟人撒嬌。自己想摸摸它,還被追着啄過幾下。
李牧羊進了家門也沒理他爹和那雞,徑直到廚房取了早上多做的面餅,煮熟的半斤豬肉,拌搓了半小包鹽,用油紙包了,背上背簍,到正屋和她娘招呼了一聲,出門前輕聲讓老爹把早上說的事幹起來,就一溜煙向村口跑去。
他家在村最西邊,村口在東頭,從村頭到村尾有五六百米遠,各家分布在村街道兩旁,五、六十戶人家住得也算寬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