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陛下!” 吐蕃使者上殿叩拜道。
“免禮!”
“我奉贊普之命前來請和!并帶來金成公主的親筆書信,請陛下過目!” 使者雙手捧着書信道。
唐明皇打開裝幀精美的黃麻紙,上書:"此間宰相向奴奴道,贊普甚欲得和好,亦宜親署誓文,往者,皇帝兄不許親署誓文,奴奴降蕃,事緣和好。今乃搔動,實将不安和。矜憐奴奴遠在他國,皇帝兄親署誓文,亦非常事,即得兩國久長安穩,伏惟念之。”
唐玄宗看完後,不動聲色,随手放在一旁,道:“請使者先到驿館歇息。”
“是!” 林大監應道,“使者,請吧!”
“這?唉!” 吐蕃使者并未得到任何答複,雖不甘心但又無可奈何,遂歎了一口氣跟随林大監去驿館歇息。
“衆卿怎麼看?” 唐明皇問道。
“請和之事半年前已允諾,何故再次提起?這金成公主的書信怕是有人授意為之。” 姚相一語中的道。
“此事必有蹊跷!依微臣看,不可輕信,需早做提防!” 張說附和道。
“臣以為,那吐蕃必是被打怕了,時時膽戰心驚,所以才再三提及求和事宜!” 裴光庭道。
“哈哈哈,有道理!” 衆臣笑道。
“陛下!依臣之見,這吐蕃必包藏禍心,請和是假,出戰是真!” 李谕德大聲道。
“哦?愛卿何出此言?”
“陛下!這吐蕃贊普向來野心勃勃,又素來觊觎我河西九曲之地,常常出爾反爾!非守諾之人!如今自是想以求和為幌,試探我大唐的底細,實則蠢蠢欲動,随時準備發難!萬望陛下斟酌!” 李谕德慷慨陳詞道。
“李谕德所言極是!” 張九齡、張說等衆臣附和道。
其餘大臣也都點頭表示無異議。
“那依愛卿之見,該當如何?”
“陛下不必理會,過些時日,那使者自會知趣離去。” 李谕德胸有成竹的道。
原來自娟娘死後,鄭二娘正式接管浴火堂,手段狠辣,做事毫不留情,凡是悖逆不從者一律格殺勿論!短短幾個月将浴火堂上上下下整頓的俯首帖耳,号令既出,莫敢不從!
那鄭二娘素來野心勃勃,此次她安插在吐蕃的細作飛鴿傳書稱:吐蕃請和是假,出戰是真!鄭二娘将訊息透露給李林甫,李林甫趁機暗中運作籌謀!
“依臣之見,河西隴右乃咽喉要道,需得重兵防範,不可懈怠!” 宋璟随後奏道。
“愛卿所言有理!” 唐明皇道,“派誰去駐守更穩妥呢?”
“陛下,那隴右節度使郭知運骁勇善戰,頗有膽略,數次與突厥,吐蕃交戰,屢屢令敵人聞風喪膽!郭都督自是最佳人選!” 姚相提議道。
“臣附議!” “臣附議!” 群臣附議道。
“好!”
“臣想再舉薦一人!” 宋璟奏道。
“何人?” 唐明皇問道
“定遠将軍!定遠将軍久經沙場,戰功赫赫,在西域更是威名遠揚!若此次能相助郭都督,自是如虎添翼!”
“如此甚好!” 唐明皇龍顔大悅道,“來呀!傳定遠将軍!”
“傳定遠将軍!” 高力士大聲宣道。
“朕封你為忠武将軍,領精兵十萬前去河西駐守邊關,以禦來敵!”
“末将領命!” 虞江南叩拜道。
過了幾日,唐明皇始終未答複吐蕃使者,那使者自覺無趣便打道回府。
剛出京城不久,便遇到候在那裡的李林甫。
“籲----” 使者勒住馬缰繩道:“前方何人攔路?”
“我家郎君有請!” 林廣泉道。
那使者認出林總管,便下馬上了李林甫的馬車,李林甫端坐馬車内,準備好熱茶,等使者坐定後,徐徐道:“使者請用茶!”
“不知李谕德有何指教?”
“使者此番入唐空手而歸,可有想過回去如何交待?恐怕會有性命之憂吧?” 李林甫冷笑道。
“李谕德有何良策不妨直說!”
“李某有一計,非但可保使者性命無虞,且能讓使者加官進爵!”
那李林甫随即将虞江南欲帶領十萬精兵駐紮河西的消息透露給使者,并與使者約定與吐蕃聯手,除掉虞江南,拿下河西隴右之地!使者欣然應允,快馬加鞭回去複命!
話說穆羽得知虞江南要領兵去往河西駐紮,便執意跟随!
“胡鬧!行軍豈容女子随行!況且此行怕是兇險萬分,你人在京城,交戰之時我便可心無旁骛!” 虞江南阻止道。
“江南,你聽我說,我不怕死,我怕的是再次失去你!” 穆羽脫口道。
“再次失去我,是何意?” 虞江南緊緊盯住穆羽的眼睛道,他一直在等穆羽親口說出真相。
“我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其實我,我來自另外一個世界!我已經承受過一次失去摯愛之人的痛苦,總之,後來我就遇見了你!!無論如何我都要跟你在一起!” 穆羽有些語無倫次地道。
虞江南忍痛聽完真相,雖然早已料到她有所隐瞞,也不太明白另一個世界到底是何樣貌?但那又如何呢?現在穆羽這個人就活生生的站在自己眼前,就這樣彼此傾心相許,厮守一生足矣!又何必在意她究竟是誰?來自何方?
虞江南看着穆羽義無反顧的表情,沉默半晌才緩緩道:“好!!”
然後把穆羽緊緊抱在懷裡,道:“我不管你來自哪裡?也不論你有怎樣的過往!隻要你永遠陪在我身邊就好!”
“好!我答應你!” 穆羽柔聲道。
胡校尉聽聞穆羽要随軍出征,便率領英武衛衆娘子軍前來投奔,表示誓死追随!
“姐妹們!此一去路途遙遠,時隔萬水千山,又危險重重!你們實在不必冒此風險!”
“穆教練!我等皆為平陽公主的後人,世受皇恩!今蒙陛下眷顧,組建英武衛,日夜操練,實是為了效仿前輩,為國效忠!即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胡校尉大義凜然道。
穆羽還在猶豫不決,杜三娘上前一步道:“請穆教練全了我們的忠心!”
“請穆教練成全!我等願誓死效忠!九死不悔!” 英武衛衆娘子軍山呼道。
穆羽攜娘子軍要随行西征之事,一時間轟動京城,百姓無不争相稱頌,更有慕名而來想要為國盡忠的數百女子加入英武衛,英武衛一時間聲名鵲起!
此事猶如一顆火雷引爆朝堂,引起朝堂内外一片嘩然:“這成何體統?”
“就是!簡直是胡鬧!”
“古往今來,行軍打仗乃大丈夫所為!女子上陣殺敵,豈不讓諸國恥笑?笑我大唐無将可用!”
“我朝雖素來尊崇女子自由,但那也要适可而止!不可逾舉啊!”
“這穆副都知初出茅廬,從未領過兵打過仗,這豈非兒戲?簡直是不自量力!自取其辱!”
“正是!正是!” 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鬧鬧哄哄,幾乎所有朝臣都反對穆羽随軍,隻有李林甫默不作聲。
“衆愛卿!稍安勿躁!” 唐明皇待時機成熟,便打斷衆臣道,片刻間朝堂上鴉雀無聲。
“穆副都知!你有何話說?”
“啟奏陛下!誰說女子不能上戰場?古有商王王後婦好将軍能征善戰,又有南北朝花木蘭替父從軍,近有兵馬大元帥樊梨花智勇雙全!想當年高祖時,平陽昭公主創立娘子軍,駐守娘子關,保家衛國,戍守邊關,立下赫赫戰功!微臣雖是柔弱女子,不及先人,但報效朝廷之心日月可鑒!” 穆羽慷慨應答道。
“嗯!倒有幾分豪氣!” 唐明皇點頭稱贊道。
“況且微臣此去并非一人,而是與我大唐娘子軍一同出征!此舉定會使我軍士氣大增!我等女子尚且如此,不懼生死,怎能不令敵人望而生畏,退避三舍?陛下,微臣願立下軍令狀: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穆羽再拜道。
唐明皇喜道:“好!好一個,不破樓蘭終不還!”
李林甫看懂了聖人的心思,上前一步奏道:“陛下,臣以為,穆副都知一介女流之輩,尚能如此胸懷寬廣,義薄雲天,又無所畏懼!這着實讓我等七尺男兒汗顔呐!”
“嗯!” 唐明皇展顔道,“衆愛卿可還有異議?”
衆臣見聖意已決,便默不作聲。
“好!穆副都知聽令!”
“臣在!” 穆羽跪拜道。
“朕封你為昭武校尉,英武衛賜名穆家軍,由穆愛卿親自挂帥與忠武将軍同行!五年前朕将泰阿劍賜給了虞愛卿,今日朕賜你龍泉劍,此劍與泰阿劍同是削鐵如泥、鋒利無比的寶劍,可助你披荊斬棘,所向披靡!” 唐明皇道。
“龍泉劍?可是伍子胥曾佩戴過的寶劍?” 穆羽驚道。
“正是!” 唐明皇點頭道。
“昭武校尉穆羽謝陛下隆恩!” 穆羽感激叩拜道。
“平身!”
一個月後,大軍出征!城門外,刀槍劍戟?,強弓硬弩?,旌旗遍布,整軍待發!
唐明皇帶領文武百官,前來送行。鑼鼓齊鳴,号角吹響,虞江南飲完壯行酒,拜别唐明皇,劍指蒼穹,大喊一聲:“出發!” 十萬大軍氣宇軒昂,金戈鐵馬,威風凜凜,浩浩蕩蕩綿延數十裡!
穆羽帶領穆家軍跟在隊伍最後,永穆公主,姚蘭兒,蘇媚兒,陶喆等皆來送行。
“穆姐姐此去前路兇險,定要當心!” 永穆公主叮咛道,而後拿出一把匕首遞給穆羽道:“這把匕首,名曰揚文,曜似朝日,鋒利無比!今送與姐姐,以作防身之用!”
“多謝公主!璃兒,日後你要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羽姐姐!” 姚蘭兒抱住穆羽道,“我舍不得你!”
“你要照顧好自己!” 穆羽道,又伏在她耳邊低語道:“沈郎君是個良配!你可要好好把握!”
“姐姐!此刻竟還有心思打趣我!” 姚蘭兒害羞的推開穆羽道。
“這是我特地為妹妹準備的一些糕點,帶着路上吃!” 蘇媚兒道,又接過秋菊手中的包裹道,“這包裹裡面是我為妹妹縫制的兩件襦裙,裡面絮了兩層上好的白疊,聽聞邊地苦寒,你可千萬要保重身體!” 蘇媚兒哽咽道。
“蘇姐姐放心!能與蘇姐姐相識,穆羽榮幸之至,當初若無蘇姐姐收留,穆羽也無今日!” 穆羽拜謝道。
“妹妹不必客氣!若無妹妹,我蘇式繡莊也不會有今日這幾十家分号!” 蘇媚兒道。
“皇家繡坊就一并拜托姐姐了!” 穆羽又道。
“妹妹放心!一路珍重!” 蘇媚兒灑淚道。
“嗯!” 穆羽點頭應道。
“穆羽,戰場上刀劍無眼,你定要多加小心,多長個心眼!” 陶喆戀戀不舍地道。
“嗯!”
“這是我為你求的平安符,很靈驗的,你定要随身攜帶!” 陶喆從懷中取出一個平安符,遞給穆羽道。
“多謝陶兄!保重!” 穆羽接過平安符,拜别道。
“羽姐姐,等一下!羽姐姐!” 陸兒懷裡抱着一個包袱,氣喘籲籲的趕來道,“幸好趕上了!”
“陸兒,這是?” 穆羽問道。
“這裡面都是師傅準備的專治跌打損傷的金瘡藥!還有醫治傷寒病痛、瘧疾的方子,托我一并轉交給姐姐,師傅說肯定用得上!” 陸兒喘口氣道。
“好!陸兒,替我謝謝王良醫,讓他老人家多保重!” 穆羽感激道。
“羽姐姐,放心!我會照顧好師傅的!” 陸兒懂事的道。
“穆校尉,時辰不早了!該出發了!” 穆家軍副将振威校尉胡琴催促道。
“諸位告辭!” 穆羽拜别道。
“一路珍重!” 諸人回應道。
穆羽回身上馬,拔劍出鞘,下令道:“出發!” 那龍泉劍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醒目!
“駕!” “駕!” 穆家軍一行人等策馬揚鞭,追随大軍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