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旭收起自己的筆墨三件套,與諸葛亮四目相對、面面相觑。氣氛又一次變得十分尴尬。
剛剛來到柴桑,魯肅就被召去參了加今日的議事,劉琮投降的事情先他們一步傳回江東,眼下,孫權正召集官員在議事廳展開激烈讨論。
是的,孫權難得沒有叫她陪同參加,而是說着“這一趟辛苦了,不必參加議事了,你休息就好,我晚點回來。”并當着在場所有人的面,在她的腰上摸了一把,又刻意貼近她的臉,動作很是親昵。
簡直就像是刻意表現給新來的客人看一樣。
其實朝旭覺得孫權的意思很好懂,他歸根結底是不服輸的孫家人、是赤裸裸的主戰派(4),但凡他有一絲想投降的念頭,都不會把這個會拖到魯肅返程。
若是真的想投降,當時魯肅就不會和劉備談合作,魯肅有自信孫權會打,隻是他現在在江東的話語權也不充足,最多隻是能讓孫權知道,“我也是站在您這邊”。
不過既然孫權沒讓她參加,她大概也明白了他的意思,這次的議會拖了太久、翻來覆去都是一樣的話題,他覺得無聊了。可他還年輕,壓不住那些主降派的老人,如果全場沒有一個人幫他,他再想打,也隻能裝聾,然後拖延時間等可能主戰的自己人到來。
而現在魯肅去議會了,他讓諸葛亮在這裡等候,等到他們議事結束,孫權自然會召見他。
朝旭忍不住又多看了兩眼對面的男人,長得确實好看,與孫權是兩種風格的好看,她自然知道自己喜歡孫權,又和陸議有個孩子,但,有孩子有喜歡的人,就不能欣賞俊美的男人了嗎?
或許是盯的時間久了一點,她隐約覺得對方從最開始的鎮定自若,到現在好像隐約加快了用羽扇給自己扇風的動作。
“我聽聞,我主公有一個侄女,也在江東?”
諸葛亮最終主動打破了沉默,他巧妙地選擇了一個朝旭能接上的話題。
朝旭眨眨眼,收回注視,道:“從輩分上來說,算是吧?沒想到中山靖王劉勝那麼多孩子,玄德公還能知道自己有個侄女在江東。”
“畢竟要來找你們幫忙,肯定要先做好功課。”
他這話說的就像是,如果魯肅當時真的放劉備走了,劉備也要找個“看望侄女”的名義,派諸葛亮出使江東,遊說孫權與他們合作。
就算不是這個理由,肯定也要找别的理由,或是幹脆不找理由。
說不定真的有這個意思在。
這樣一說,朝旭再一想自己當時本能的回答,趕緊在尴尬冒出來之前,靠賠笑讓對方不要在意。
“我聽說劉夫人還有個姐姐,原本是姐姐要嫁給孫将軍的兄長,結果這個姐姐去了南方,就再也沒有蹤影了。”
“孔明的消息很靈通啊?說是去找長生不老的辦法,如果一路往南走,可能現在已經在吳巨的地盤了。你到底知道我們江東多少事情?如實交代?”
“哈哈,哪裡的話,實際上,那個說要去南方的姐姐,現在已經跟着我主公了。現在應該已經跟去江夏了。”諸葛亮笑笑,“不瞞您說,剛才那些事情,就是她告訴我的。”
所以裝模作樣說了半天,其實根本就很确定所謂的“聽說”的真相。
如果說孫權像一條随時會朝她飛奔而來的狗,那諸葛亮就是那晃着尾巴的狐狸,同樣是犬科,差别卻無比巨大。
和他呆久的話,總覺得會被套話。朝旭下意識地産生了警惕。
“難不成,劉豫州說,和吳巨有點交情,所以去投奔吳巨這件事,難道也和他那個侄女有關?”
“算是吧,她在我們那裡說過,如果不是搞反了南北,她應該已經在交州了。”
“......真的搞這麼反嗎?”
“她是個在方向和感情上,都挺懵懂的人。”諸葛亮似乎發現朝旭對這個話題有興趣,又補充道,“不過,若不是因為她可愛的這一面,也不會和我們子龍将軍結為連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