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她不想成親才逃婚。”
“她應該隻是不想和竹馬成親所以逃婚而已。”
“和竹馬呢,我夫君也算是我竹馬了。”她順着諸葛亮的話,提到了陸議,又在想起陸議的時候,肚子裡忍不住就憋出了一大口氣,“我那竹馬簡直是,外出打工三年,就孩子出生那年回來了一下,就沒見過這麼不着調的丈夫,他弟弟都比他像個孩子他爹。再也不和他生孩子了,真的是。”
“大概隻是工作太忙吧。”諸葛亮剛說完這句話,似乎又突然想起了不久前看到的那一幕,“我以為您的丈夫是吳侯?”
“孫将軍,孫将軍......”
就在朝旭要順着這個話題把自己的私情都講給陌生人聽之時,她的腦子轉過了彎,趕緊搖搖頭,道:“不提他們了,孔明先生,我可以問問,你的主公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嗎?”
實際上,這個問題困擾她有些時間了。
朝旭在返程的路上,聽說劉備逃出荊州時,丢下了妻子和孩子(5)。但又聽說他不忍心放棄害怕被屠殺、主動跟随的百姓,所以主動殿後(6)。
連妻子和孩子都能輕易抛下的人,真的會因為不忍心不認識的百姓被害,所以主動殿後嗎?再加上他之前其實打了很多敗仗,但又能吸引來很多願意舍身保護他的部下。
朝旭總覺得這段傳聞之間有矛盾,但光靠自己又無法推測出真相。就算真的推測出來,好像也和她沒有什麼關系,隻是推測不出來,她的好奇心會讓她抓耳撓腮十分難受。
“我的主公,禮賢下士,心懷天下——”
“這部分客套話就不用說了,子敬兄誇孫将軍也是這幾句話。”
“那孫将軍并非如此嗎?”
“他當然如此。”
“既然如此,為什麼童蘭台會覺得這是客套話?”
諸葛亮用幾句話把朝旭回的啞口無言。
或許是意識到自己說得重了一些,他立刻放緩語氣,說道:“童蘭台應該是覺得這幾個詞聽膩了,那我換一種說法吧。他是個很有趣的人,會花很長時間編織一頂帽子,盡管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看起來是個中年人了,但本質上又如孩童般純粹。他——”
就在這時,孫權的親信走了進來:“孫将軍有情。”
“下次回答您。”諸葛亮停下講述劉備的動作,友善地和她眨眨眼睛。
“您先去忙吧。”
朝旭剛準備去問問魯肅,今天議事發生了什麼,就聽見孫邵又說了一句:“童夫人,孫将軍讓您一起去。”
“夫人?”諸葛亮眨着眼睛看向她,不知道為什麼,看着他的眼睛,朝旭總是不由得想到“狐狸”,“所以您與您的竹馬與孫将軍之間到底是......”
“這件事解釋起來很複雜,下次回答您吧。”
朝旭敷衍了一下,并不準備現在回答——其實她以後也沒準備回答,諸葛亮不過是僅這一次會見到的使者,說不定哪天就見不到了,沒必要什麼都和他說。
“這樣,那我下次拜訪您時,再來問您吧。”
“下次再說吧。”她敷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