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先生想不想從高處欣賞我們這裡的風光?”劉琦有些突兀地說,“您不怕高吧?”
諸葛亮不着聲色地觀察周圍,判斷出已經到了接近無人的地方,僅剩下幾個随從還跟在後面,便明白目的地要到了。
“行。”
他點頭道。
“來,我已經讓人把梯子拿來了,我們上樓看看。”
終于學聰明了。
諸葛亮暗想,将計就計地跟着他上了高樓,假裝在高處欣賞風景,又以餘光觀察在後面讓随從端走梯子的劉琦。
待到自己轉身時,劉琦才像是豁出去了一樣,說:“孔明先生,我知道你一直擔心被人聽到不該聽的話,所以對我的苦惱視而不見,如今我們兩個向上到不了天,向下接不到地,話出自你口,隻能進入我的耳朵,所以,現在可以告訴我答案了嗎?我到底該怎麼辦?
“這樣下去,我遲早會死。求您,求您教教我。”
“這就是你帶我上來的原因吧。”諸葛亮看着向自己低頭的劉琦,終于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您沒發現晉國申生在國内被處死,重耳流亡在外得以安全的事嗎?我能說的隻有這麼多,剩下的還請您自己判斷了。”
12,
同年,恰逢江夏黃祖被孫權帶兵所殺,明白了諸葛亮的意思的劉琦主動提出由自己去接替駐守江夏。
巧合的是,就在劉琦離開後不久,劉表病重的消息就傳到了樊城。
“嗷嗚!”
“汪嗚。”
諸葛亮被劉備的兩個女兒抓在他落腳的院子裡,陪她們逗狗,那倆小姑娘聽說諸葛亮今天休假,抱着劉備養的狗生的狗崽,就纏着諸葛亮陪她們玩。諸葛亮并不覺得她們煩,相反,倆女孩子“研究狗語”的時候,他還饒有興趣地糾正她們的發音。
更神奇的是,那狗崽真的聽懂了他的話。引得劉備的女兒們連連驚叫。
“好厲害,孔明孔明,狗語裡面,轉圈怎麼說?”
轉圈呀,轉圈嗎?
諸葛亮思考了一會兒後,發出了幾個簡單的聲音,那狗崽立刻搖着尾巴開始打轉,逗的女孩子們叫個不停。
“孔明先生,主公找你。”
“來了。”
劉備很少在諸葛亮的休息日找他,所以當趙雲突然出現時,諸葛亮立刻明白有急事發生。
“阿爹真會選時候。”大一點的女孩子嘟囔道。
“我回來教你們。”
“好!”
13,
當諸葛亮跟着趙雲到達劉備的住所時,裡面除了劉備之外,隻有他的親信和一名劉表派來的使者。劉備的眉頭緊縮着,雙手環抱在胸前,看到諸葛亮出現,眉頭才稍微舒展開來。
“先生,我等你好久了。”
“主公客氣了。”
“子龍,帶使者去旁邊的屋子休息,我們商量後再來找你們。”
“是。”
諸葛亮進入了屋子裡,跟在他身後的趙雲便帶着劉表的使者離開,随後将屋門關上,隻留下他們幾人私下交談。
“劉刺史病重了。”劉備說着,将劉表使者送來的信轉給諸葛亮,“他在信裡說,他的兒子們沒有能力治理,荊州諸将又相繼凋零。他死之後,由我來攝政荊州。我找先生來,是想看看先生是怎麼想的。”
這當然是好事。荊州境内随地方勢力雲集,但劉表留下的軍隊勢力強勁,若是能平衡好本地的勢力關系,直接接受劉表的軍隊,那對于劉備來說,自然是非常好的選擇。
隻是,攝政荊州這個說辭,就像是将兒子托孤給劉備,實際上的掌權者還是劉表的兒子。
若是如此,等到後日劉備想奪取荊州,就勢必要面對更多的道德考驗,這對于以仁義道德聞名的劉備來說,并不是個好事。
諸葛亮思考期間,劉備的親信先忍不住了:“主公,既然劉刺史這麼說了,我們為何不能接受呢?”
“先生也是這麼想的嗎?”劉備沒有立刻接話,而是追問諸葛亮。
諸葛亮無言地搖搖頭。
劉備這才接了親信的話:“......劉表待我不薄,如果我取代他的兒子,人們必定會認為,我待劉表甚薄,所以,不能這麼做。”
“這說的不是您代替他兒子處理事務,怎麼變成了取代?”親信似乎沒有理解這句話。
“好了,我和孔明的想法一緻,就這樣回複他們吧。”
諸葛亮分明看見,那親信欲言又止,似乎完全不明白這段話裡發生了什麼,隻是有些困惑地摸了摸頭巾,便推開門去傳話了。
14,
劉表去世了,其子劉琮繼位。
而北方基本被曹操統一的消息,也在同時來到了劉備駐守的樊城。
“曹賊已經近在眼前了,我們若是不做些什麼,他的下一站就是荊州了。”
“我們就算做了什麼,他的下一站也會是荊州。”
議事廳中,劉備的部将們和門客們七嘴八舌地議論着。劉備的雙手揣在袖子裡,沉默地聽着底下的讨論。
“如今劉刺史剛剛去世,他的次子剛剛繼位,荊州内部也很是動亂,要我說,不如就趁現在,我們去把荊州收了,這樣等曹賊一來,我們也好全力對抗。”
“那劉公子隻要不是個懦夫,肯定也會做出應對的選擇,我們隻要守好荊州的大門口就好,其他的事别管。”
“荊州是劉公子說了算的嗎?”
“行了,都别吵了。”眼看着底下的争論要升級,劉備出聲制止了他們,“曹賊就在我們眼前,若是我們失守,還有誰能阻擋曹賊?劉公子是不比劉荊州,但不管是劉公子還是劉荊州,守着這大門的都是我們,我劉玄德仰賴各位,還請與我一同對抗曹賊。”
15,
諸葛亮好像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覺得“劉耀身上有與黃月英相似的地方了”。
“你說的是真的?”
“我什麼時候騙過叔叔?”
“我與劉公子同為漢室宗親,他怎麼可能投降曹賊?”劉備并沒有相信侄女的話,但劉耀平靜卻又堅定的眼睛,卻讓劉備很快做出新的判斷,“也是,你的占蔔之術是我見過最厲害的,但這種事情,怎麼可能呢?”
“光心是怎麼知道的?”出于好奇,諸葛亮詢問道。
“我就是知道。”
劉耀淡淡地笑笑,并不做解釋。
16,
那日,劉備派親信去問劉琮,沒幾日,劉琮也派出了自己的使者宋忠。
宋忠似乎做好了迎接怒火的準備,他開口便是:“劉公子确實已遣使者投降曹孟德。如今曹孟德的大軍應該也快要到了。”
劉備的臉色瞬間變白,又很快變得通紅,他好像一下子說不出話來,又一下子有好多話想說,手指着那人好幾次,最後才拔出刀,對準他,“你們做出這種事情,卻不早點告訴我。如今曹賊都要打過來了,我們卻沒有絲毫準備,那曹賊是會放過我的大善人嗎?現在才說,豈不是太過分了!如今就算是砍了你的頭,也不足以消除憤怒,我也恥于大丈夫在離别之時殺死你們這種人!”
說罷,那刀被他插在地上,力度過大,引得那刀發出了響聲。
“主公,現在不是審問他的時候,我們必須盡快召集全部人手,若是如他所說,那曹賊很快就要到這裡,劉琮既然已經投降,那我們繼續禦敵更可能變成腹背受敵的情況,必須盡快做出抉擇。”諸葛亮輕搖着羽扇,似乎在勸阻劉備,眼睛卻盯着站在前方的宋忠。
“叔叔,我先去看看曹賊到哪裡了。”另一側的劉耀也拍拍劉備的後背,之後便輕巧地從宋忠的身邊躍過,喊了聲,“子龍,陪我一下!”
那一道身影就變成了兩道身影,從門前閃走了。
“......你滾吧,我不想再看到你。”
17,
前去派人查看敵情的劉耀返回時,劉備已緊急着急部曲商議此事,而大部分的重點,都在往哪裡撤退之上。
“叔叔,曹賊大軍已到宛城,”劉耀撩起帷幕徑直走入其中,“此地不宜久留,我們必須盡快撤退。”
宛城。
這可真是,太近了。
諸葛亮取下腰間的羽扇,輕輕地擋住臉部,僅留出一雙眼睛盯着場内的議論。
“要我說,既然那劉琮背信棄義投敵曹賊,不如我們就找個理由劫持他南下江陵。”
劫持劉琮不太可行,再者說,劫持了他能威脅得了誰呢?
諸葛亮卻不着急打斷那人的說辭,諸葛亮知道自己才剛來沒多久,劉備再信任他,他都沒有這些部曲追随劉備的時間長,所以,他隻是看向劉備,想知道劉備會怎麼回答。
“劉荊州臨終将遺孤托付于我,背信自濟,我所不為,否則死後有何面目去見劉荊州。”
18,
大軍極速撤離,他們的下一站,是江陵。江陵器械充足,如果能進入江陵地區,或許還有與曹操一戰的能力。
去江陵,意味着要經過襄陽、經過劉琮的所在地。
時間緊迫,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準備,能夠帶上路的糧食行囊也有限,每個人幾乎隻來得及帶上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東西。
諸葛亮穿上戎裝,将配劍懸挂于腰間。雙腿一夾,令身下的馬匹向前方行走。
“主公。”
路經襄陽時,諸葛亮跟上劉備,此時的劉備正盯着正在跟着自己離開樊城的大軍,聽見諸葛亮的聲音時,也沒有回頭看他,隻是保持着原先的姿勢,道:“孔明,你還沒穿過戎裝吧,還習慣嗎?”
“還行。”
劉備點點頭後,又說:“他們信任我,才一直追随我,但我能力不足,以至于一直在帶着大家奔波。你為我描繪的未來我可記在腦子裡呢,我很期待未來有一日,我們可以安頓下來,可以強大到不再被敵人追着跑,可以,結束着亂世。”
“主公的心意定有一日可以實現。”
“好,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劉備這才轉過頭,用手拍拍他的肩膀,之後贊許地來了一句,“不錯,像個大将軍。”
“主公,我還是覺得,現在是攻打劉琮、占據荊州,實現計劃的好機會。”諸葛亮趁機谏言道,“曹操有屠城的習慣,所以現在荊州城内得知這件時候,勢必上下混亂,而我們現在大軍已經撤離,完全有能力趁着這個機會,從劉琮手上得到這荊州城。現在曹軍還有一段距離,隻要我們動作夠快,完全來得及奪下城池後,部署防禦工事。”
然而,劉備隻是緩緩地呼出一口氣,再一次拒絕了對宗親刀劍相對的提議:“不管怎麼說,我與他都是同宗,異族相奪就已經讓人痛苦,若是再被同宗針對......唉,不要這麼做。”
19,
劉表墓在襄陽城外,諸葛亮看着劉備在看見墓碑時,便翻身下馬,将馬的缰繩交給身側的随從,自己則快步前往那墓前,安靜地伫立在那裡,似乎在小聲念叨着什麼,最後深深地鞠躬,許久後直起身時,眼淚從眼角滑落,他有些粗暴地用手背甩掉眼淚,轉身回到等候自己的部曲們面前。
“劉琮出來了嗎?”
“沒有。”
“城門大開着,城主卻躲了起來,這像什麼話呢?怕被大哥責備,卻不怕自己投降後城被曹賊殺了,真不知道該說他勇敢還是懦弱。”
“行了,别說了。”
諸葛亮安靜地聽着劉備與張飛的對話,耳畔傳來不遠處劉耀與她的夫婿的聲音。
“......你得跟緊我,我怕你又迷路了。”
“誰會在逃跑的時候迷路啊。”
“你。”
“對你老婆有點自信好嗎!”
“正是因為我很有自信,才會擔心你跑錯路,最後一頭撞進曹軍大營裡。”
接着諸葛亮便聽到了劉耀的笑聲。在笑聲結束時,劉備的聲音再次進入耳中:“好了,出發吧。”
20,
撤離的隊伍繼續前行,從襄陽敞開的大門中走出的荊州士人和劉琮的舊部也越來越多加入這隊伍的前行道路,一時間,隊伍中的人越來越多,到當陽時,跟在後面的人浩浩蕩蕩有數萬衆,辎重數千輛。
再這樣下去,隻要曹操不是慢吞吞地和烏龜爬一樣,這裡的所有人都會面臨危機。
諸葛亮看出了這個結局,在他開口前,劉備的另一個随從說出了同樣的話:“現在應該迅速前往江陵,别看我們現在人數衆多,但是士兵太少,若曹操來了,我們阻擋不了他們?”
“想要成大事必須以人為本,現在這麼多人背井離鄉跟着我,我怎麼忍心抛下他們!”
“可再這樣下去,所有人都會死。”
“那也不能抛棄他們。”劉備有些粗暴地打斷了随從的話。
實際上,随從說的是對的,劉備的堅持從大義上也沒有錯。
要說哪裡錯了......
諸葛亮還沒有時間去思考如何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破局,就聽見了隊末傳來尖叫,所有人猛地朝着那方向看去。
飛揚的塵土,尖叫的人群,馬蹄聲、嘶吼聲、哭喊聲......
“曹操來了!”
一聲尖叫劃破長空,原本整齊有序的隊伍瞬間分崩離析,不少人丢掉行李四下逃竄,而那危機正在急速朝着隊伍前列襲來。
“快走!”
21,
從樊城離開之前,劉備另派遣關羽帶水軍架勢數百艘戰船走水路,讓他和自己于江陵會合。
在這種已經有一部分兵力分出的前提下,剩下的人手更加不足以抵抗曹操的精兵。
人在生死存亡之時,自己能否活命永遠排在了第一位。
而在混亂之時,不再有隊伍可言,所有人都在争相逃跑,能夠分清自己的方向都已經是件難事,更别說尋找同伴。
“沒想到子龍夫婦的對話變成了現實啊。”諸葛亮小聲念叨後,雙腿一夾,身體前傾,加快馬匹的前進速度,他很難找到其他人,遠遠的,好像聽見了熟悉的聲音。
“爹爹救我!”
但那話語僅僅是在瞬間,就變成了尖叫。
諸葛亮本能地看去,在後方幾十米的地方,劉備的妻子緊緊抱着他們的女兒,曹軍的士兵抓住了她們,而劉備已經不知所蹤。
“夫人小姐!”
不行,距離太遠了!
諸葛亮就算想回頭,湍急的人流都在向前奔跑,馬匹難以調轉方向不說,曹軍越來越近,他又隻是剛出山的普通人,根本不可能與之作戰。
“你救不了她們的。”
這時,他的耳畔突然傳來女人的輕聲細語,隻是四下張望時,卻沒能找到聲音的源頭。
他已經看不到任何熟悉的劉備的部曲們了,那些跟他們出來的百姓大多被曹軍抓獲,辎重也已經落入曹軍手中。不僅是跟出來的百姓,連帶着他們原本的部曲也有不少落在後方、或被抓住或被殺害。
當時向劉備提議先走的随從也在護送劉備逃跑中,被曹軍射中,摔倒在地上被驚慌失措的人們踩踏,眼睛都還沒有閉上就咽了氣。
逃吧,逃呀,逃得越快越好。
諸葛亮并不知道劉備是否會因為自己的決定、讓原本可以存活的自己的部曲喪命而後悔,他根本無暇思考,不知道是誰的獻血濺到自己的身上,不知道是誰遺留的東西差點絆倒馬匹,不知道是誰......
視線範圍中一片鮮紅,耳朵裡幾乎無法聽見聲音,隻剩下如同耳鳴一般的尖銳的細聲。
而就在這一片嗚鳴聲中,諸葛亮的腦子裡又出現了那個偶爾會響起的、女人的聲音:“......明,孔明......不要離開我,不要......”
誰?
僅僅是一瞬間,那聲音消失了,周圍依然找不到聲音的主人,就好像在某個瞬間,他産生了幻聽一樣。
但那幻聽中的聲音,為什麼能讓他揪心,為什麼能讓他想要伸手去擁抱對方?
到底是......
22,
不知道跑出去了多久,周圍的喧嚣聲漸漸散去,眼前開始出現熟悉的人影,諸葛亮便知道,他們暫時安全了。劉備騎着馬在清點到達的人數,護衛趙雲在他身邊最近的地方,趙雲的懷裡還抱着劉備的幼子阿鬥,再往旁邊,則是頭上戴着趙雲的頭盔的甘夫人,她看起來吓壞了,在一旁驚魂未定地發抖。
然而,諸葛亮剛靠近他們,就看見趙雲将阿鬥交給甘夫人,自己則眉頭緊鎖地快步朝他趕來,開口便是一句:“孔明,看到我老婆了嗎?”
“沒,發生什麼事情了?”
“她不見了。”
諸葛亮分明看見,在自己回答後,趙雲的眉頭完全擠在了一起。
“我要回去找她。”
“子龍!橋已經斷了!”劉備斥聲制止道,“你從另一條路過來時如果沒看到她,那她現在肯定也已經——!我不想再損失你了。”
“......是。”
趙雲的臉上分明寫着不甘,他的手緊握着那柄長槍,手背上青筋暴起,幾乎想要将那長槍捏斷一般。
“我說了我沒事,笨蛋子龍。”
隻一聲,劉耀便突然出現在他們之中,她的身上隻有衣擺有幾滴血,就像是幾乎沒有經曆這場九死一生的逃難那般。
對了,這個聲音,和剛才他在看見劉備的女兒們被俘虜時聽到的聲音一樣。諸葛亮飛快地眨眨眼,習慣性地以羽扇遮擋住了自己的下半張臉。
可剛才他并沒有看到她。
難道隻是因為場面太混亂,所以他沒有看到嗎?
“你跑哪裡去了?”
“我想去救妹妹們,但是——”
她的話語都沒有落下,她的夫婿便不顧周圍還有很多人在場、緊緊地将她擁住,就好像差一點就要徹底失去她了一樣。
“你沒事就好。你沒事就好。”
至于劉備的女兒們,現在也已經無暇顧及了。
23,
撤離的軍隊與離開樊城時相比,又減少了不少,所有人都才剛剛經曆了一場大逃亡,幾乎沒有多餘的力氣去思考下一步要去哪裡。
“我們去找孫将軍。”諸葛亮說,“既然現在荊州已失,當務之急便是盡快與東邊的孫氏結盟,然後找機會奪回荊州。”
劉備說:“好。”
于是,他們前往江夏,再然後,理所當然地,與逆着長江上來的孫氏的使者碰了面,而諸葛亮,也就在那裡,見到了自己在逃亡路上聽到的另一個女聲的主人。
24,
“魯肅,魯子敬,久聞劉豫州大名。”孫氏的使者是名為“魯肅”的男人,“這邊請。”
“劉備,劉玄德。久仰,久仰。”
在那兩人彼此客套問候時,諸葛亮忍不住多看了眼與魯肅一同出現的女人,看起來比自己小一些,剛才還盯着自己發了會兒呆。
懵懵懂懂的模樣,真令人擔心。
她是魯肅的随從嗎?諸葛亮忍不住想。
劉備與魯肅相互禮讓着進入歇腳亭中,諸葛亮擡起手朝着那女人謙讓,又以微笑邀請她先行進入。那女人笨拙地模仿着他的動作回禮,模仿的動作很是僵硬,一看便是很少有機會做這些事。
既然如此,她自然不可能是魯肅的随從。
那會是誰呢?魯肅的女人嗎?
諸葛亮對她産生了好奇,不由得擡起羽毛扇,擋了一下臉。
就在他們都進入歇腳亭中落座後,諸葛亮分明看見那女人和變戲法一樣,從自己的袖子裡“唰”地掏出了三樣東西,又在他眨眼的瞬間,毛筆就沾上了墨水。
可她分明沒有拿出石硯,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這可真是有趣極了。諸葛亮忍不住就想去研究她手中的東西,當然,還有她本人。短短幾分鐘給他帶來了好幾個問題,實在是有趣。
諸葛亮的眼睛眯了起來,而原本在旁邊談話的劉備似乎是察覺到他的目光,為了滿足他的好奇心,便對着魯肅詢問道:“這位是?”
“忘記介紹了了,她是孫将軍的蘭台令使,童曦、童朝旭,今日孫将軍派她與我一同前來,記錄我們之間的談話,若您介意,可以讓她收起這些東西。”
孫氏的使者魯肅回頭看了朝旭一眼,為劉備的困惑做出解釋。
在這一刻,諸葛亮想起了黃月英曾經為自己推薦過一個人。那人是孫權身邊的女官,如果孫權沒有任命許多女官的習慣,那麼眼前這人,就是黃月英為他推薦來續弦的女人。
原來是你。
諸葛亮對她産生的好奇心更加濃厚了。
“無妨。我隻是沒想到,孫将軍連女人都會給予官職。”劉備也像是想起了什麼一樣,介紹起了旁邊的諸葛亮,“這位是諸葛亮,諸葛孔明。現在算是我的軍師。”
“幸會。”諸葛亮說道。
“幸會。”女人立刻模仿他的動作和語氣重複了一遍。
一模一樣的聲音。
盡管隻有短短的兩個字,還是讓諸葛亮确定了她就是那個會時不時出現在他的腦海中的聲音的主人。
于是,他低下頭,飛快地用羽扇擋了一下嘴,防止被對方看到自己的表情。
我們從未見過面,你卻為什麼會數次出現在我的腦海中?
更巧的是,她的名字是太陽,而黃月英的名字,是月亮。
這可真是,令人在意。
諸葛亮篇之一:太陽與月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