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散朝之後,楊廷和問李東陽:“你為什麼要拉住我?”
李東陽面不改色,答道:“你為什麼要攔?”
李東陽沒有給出正面的回複,隻是朝着鎮江的方向看了一眼,頓時,楊廷和明白了,畢竟大家曾經都是神童。
優柔寡斷的李東陽,也是目光長遠的李東陽。
或許,你還能想起他的一個稱号,曾經的内閣“李公謀”。這一次,他們看到了劉謹的死期。
那麼,鎮江有什麼呢?鎮江,楊一清。
在不久後,甯夏叛亂了。劉瑾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以為隻是收回地那麼簡單,殊不知那些土地都是在有槍有炮的将軍手裡。一旦改革,地方官不敢對将軍們怎樣,隻能一味地欺壓士兵。咱們當兵的,都是有血有肉,心裡想的是保家衛國,可手中拿的,卻隻有黃土炒面。
這怎麼行?飯都吃不飽了,怎麼保家衛國?
受到壓榨的士兵們,紛紛怨聲載道,再加上一味地壓迫,實在忍無可忍。
安化王朱寘鐇見到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是時候把“造反計劃”寫進日程表了。
安化王為什麼要造反?其時,在劉瑾的整頓軍屯政策一下,大理少卿周東度在甯夏屯田。
這個周東度是劉瑾的狗腿子之一,仗着劉瑾的權勢,到處斂财,為戍邊士兵所憤。
另一個,巡撫都禦史安惟學屢次侮辱士兵妻子,部隊将領十分憤怒。安化王朱寘鐇知道後勃然大怒,随即命府上師爺孫景文召開宴會。
宴會上,朱寘鐇用語言刺激,怒罵劉瑾,諸位部将都願意跟從朱寘鐇。趁着機會,朱寘鐇又設大宴邀請巡撫各位官員,唯獨周東度、安惟學兩人沒有赴宴。
後來,朱寘鐇派兵直入,殺死姜漢、李增、鄧廣等人,并派遣部隊在公署殺周東度、安惟學。此後又焚燒官府,釋放囚徒,撤離黃河渡船。并派人招楊英、仇钺,并擅自分封官職,命師爺孫景文以讨伐劉瑾為名起草檄文,曆數劉瑾罪狀。并且命人制作了一杆大旗,上面寫着“興義兵,清君側;殺劉瑾,還太平。”
口号喊得震天響,一時間,關中大震。
很快,消息就傳到了京城,劉瑾得知後,更是坐立不安。
怎麼辦?起兵的名義是清君側,殺劉瑾。
劉瑾慌了。正德皇帝還在豹房裡玩密室逃脫,玩得正起勁的時候,錦衣衛千戶錢甯沖到密室内,向朱厚照彙報了安化王叛亂一事。
朱厚照一聽,随即中斷了遊戲,立馬傳内閣大臣和兵部官員開會。
會上,衆人議論紛紛,七嘴八舌說個不停。
朱厚照連忙揮舞着雙手,大喊道:“停!先别吵了,内閣先說。”
“陛下,安化王叛亂,此事非同小可。”王鏊站了出來,說道,“既然說是清君側,殺劉瑾。以老臣之見,不如将劉瑾送過去,這樣一來,就沒有了造反的理由,叛亂自然就平息了。”
聽到這話,劉瑾頓時感覺脖子有一絲冰涼。“陛下啊!奴才精心伺候您,是盡職盡責,半分不敢懈怠。”
劉瑾都快哭了,跪在朱厚照身邊,說道,“要是奴才一顆腦袋能平亂還好,萬一奴才去了,叛亂不止,那就得不償失了。”
朱厚照看了看劉瑾那滿是贅肉的脖子,顯然有幾分嫌棄。
“換個法子吧,他這腦袋,又醜又不值錢,沒人會喜歡的。”朱厚照說道。
衆人沉默了。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于是,他爆發了。
他是李東陽。
“陛下,為今之計,隻有一人,能解安化王之亂。”李東陽雙手插兜,雙眼微閉,緩緩說道,“楊一清,能文能武,舉國上下,無人能出其右。老臣舉薦,請楊一清複出,平定安化王之亂。”
“楊一清?”朱厚照一臉問号,問道,“誰呀?”
“陛下不知此人,無可厚非,隻需知道他能平定叛亂即可。”李東陽捋了捋花白的胡須,說道。
“那行,馬上去請楊一清,命他為延綏、甯夏、甘肅三邊總制,統管軍務,與總兵官神英平叛。”朱厚照當即下令,“那個誰,張永,你去監軍,有任何消息随時傳信回來。”
身處鎮江的楊一清,接到命令之後,連夜趕赴甯夏,着手對付安化王朱寘鐇。
不料,等楊一清剛到甯夏的時候,叛亂已經平定了。
什麼?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