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低矮些的漢子是之前送宋頌下山的,知道周荃對這個山下來的哥兒頗為喜愛,當下便笑了聲,找借口離開了。
宋瑩也放下秀繃子走了過來,她跟周荃打了個招呼,眼神落在了門邊那盆肉上面。
“這是你們的。”見宋頌也在看這肉,周荃解釋了一句。
宋瑩眼睛一亮,宋頌問道:“我們的?”
“是。”周荃想起他們才來寨子,便細細地解釋了一下。
青竹寨每個月都會進山打獵,在寨子裡挑十幾個漢子,出去幾天獵些野豬狗獾,獵回來的全寨子分,出去打獵的幾個漢子家分得多些。
“我們也有?”宋瑩看着肉咽了咽口水,隻是想起平日裡宋頌跟她說的,便将視線挪開。
周荃點頭:“是,按家分,這是你們家的肉。”
說着,他端起盆子,問道:“你們家竈房在哪邊?”
宋頌帶着他過去,拿了自家的盆子裝,随後看向周荃,滿眼感激:“謝謝你周大哥。”
周荃站在院子裡,正要說什麼,門口又進來兩個人。
“頌哥兒可是在家?”
聽見這句話宋瑩心尖都顫了顫,見不是上次那個田阿嫂,便松了口氣。
宋頌擡眼看去,門口站着一個銀發老婦,頭上綁着條抹額,身旁站着個妙齡少女。
“周荃?”
周荃回頭看見少女,眉頭下意識就擰了起來,開口道:“你來這做什麼?”
少女不服氣道:“關你什麼事,我又不找你,我找頌哥兒。”
說着看向宋頌,笑問道:“你還記得我吧?我們之前見過。”
宋頌點了點頭,這少女正是之前在周大哥門前遇見的姜昕,他開口道:“快進來坐。”
宋瑩回屋端了幾個凳子,姜昕道過謝,注意到周荃還沒走,道:“你怎麼還沒走?”
周荃還沒開口,她身旁的老婦就拍了拍她的手,嗔了她一眼說:“你這孩子,怎麼一點禮數都沒有,這是大當家。”
周荃見她被教訓,也沒再多言,他看得出姜昕二人是來找宋頌有事,便叮囑宋頌将肉收拾一下,免得放壞。
他一走,姜昕立即眉開眼笑地坐下來,還沒忘介紹宋頌和身旁的老婦認識。
“阿奶。”宋頌跟着姜昕喊了聲,姜阿奶應了一聲,也沒多廢話,直言道:“我聽堯月說,你女工不錯?”
聞言宋頌愣了一下才點頭,“幼時學過幾針。”
姜阿奶點點頭,“是這樣,昕姐兒阿姊過段時日出嫁,我想請你幫忙繡兩床被面。”
他們這邊女子嫁妝多為一身新衣一床新被一件首飾,另加一個陪嫁大箱子,他們家給兩床被面,已是顯出對家中孩子的疼愛了。
“這……”宋頌有些為難,最後隻道:“阿奶您見多識廣,我也不哄騙您,我沒繡過被面,不如寨子其他嬸子阿嬷有經驗。”
宋瑩撇了他一眼。
姜阿奶頓住了,眯起眼睛想了想,好像确實是這麼個理,宋頌太過年輕,真将被面給他繡,也不能完全放下心。
姜昕開口道:“我不是聽堯月姐說,你繡的手帕常拿到鎮子上賣?”
宋頌笑着道:“手帕小,花樣也簡單,錯了也不怕,左右咱們自個兒也要用,隻是被面繡錯了,就不好改了。”
姜阿奶點點頭,确是這個道理,是她光想着宋頌繡活兒好,也沒多深思熟慮。
待送走兩人後,宋頌才松了口氣,挽起袖子準備去竈房收拾方才周荃送過來的肉。
這盆肉起碼得有十幾斤,一時半會兒吃不完,不如全熏了做臘肉吃。
他翻看竈房的佐料,想着還差點花椒,寨子外面有幾株花椒樹,熟了有一段時日了,也不知被摘完沒有。
宋瑩跟着進來,好奇地問道:“你不是繡過被面嗎,怎的跟那兩人說沒繡過?”
宋頌提了籃子往外走,“那是村裡人找李好蓮繡的,可不是找我。”
宋瑩有些不解,不明白宋頌為什麼要這樣說。
宋頌也沒功夫解釋,他急匆匆地往寨子門口走,生怕去晚了花椒都被摘完了。
山裡的日子簡單忙碌,宋頌帶着宋瑩日日出去挖野菜,偶有下雨或是天快擦黑時,才有時間繡一方手帕。
等攢夠十五條手帕時,枸杞也曬好了,他細細看了,不如專門炮制藥材的曬的好,但也不差。
“頌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