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日裡被收錄的習作不同的是,這回的兩篇文章與一首試帖詩,打分都是“甲”,而不再是範愚習慣了的百分制評分。
範愚于是在心中提問道:“系統,為何這回的打分不是百分制了?”
“經檢測,本次收錄的作品為縣試答卷。凡是科考答卷,作品庫中的評分都自動同步考官評分,系統将不再次批改打分,且不會給出修改意見與資料庫中的同題目文章。”
竟然是考官的評分。
系統解釋完,範愚才發現這回的文章下邊甚至沒有附帶兩個熟悉的藍字鍊接。
夜裡頭發案,次日天還未亮就要到場外等候第二場考試的開始。
範愚再度提着考籃走出族學的院門時,其實還有些困頓,頭腦都有些昏昏沉沉。
揉着眼睛,腳下的步子都因為沒睡醒有點晃悠。
好在二月的風還帶着寒意,族學離科考棚也并不近,一路走下來,等到了龍門外邊立定,範愚終于覺得自己清醒過來了。
初覆考的科目與正場一般無二,難度也幾乎沒有區别。
唯一的變動就是範愚的座次被調整了。
因為正場拿了頭名的緣故,他被提坐堂号,挪到了離考官最近的考房裡頭。
好在平時已經習慣了被先生盯着作答,這回離考官距離近沒有給範愚的答題帶來太多的壓力。
不過這回沒有正場時的好運,範愚沒有再恰好碰上一道答過的四書題。雖說如此,倒也難不倒他。
試帖詩的考題則是依然出自範愚知曉的典故,答起來還算順利。
又一次早早答完卷子,範愚照例仔細檢查了一番,便提前交了,站到龍門外邊等着放排。
這回依然是第一個答完的。
享受着下午溫暖的陽光灑在身上的感覺,範愚對于初覆的成績也有了把握,多半依然是頭名,便是有意外,估摸着也不會掉出前三。
隻要次覆不出什麼大的差錯,他幾乎能肯定,縣試放榜之時,自己不止榜上有名,甚至還能名列前茅了。
這回發案是祝赫與範有甯到長甯縣裡看的,範愚則是留在族學休息,沒有再多走一趟。
和他預感的一樣,依然是頭名。
“十二郎這個案首看來是闆上釘釘跑不了了。”這是範有甯瞧了發案後回來的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