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回來!”
“我們臨淄的貨也不需要長安那些鳥官看得上!”
“萬方老闆怎麼看?”
有商戶詢問喬息意見,想參照她下一步行動。喬息隻好道:“商單中選名額未定,需要二次上呈那我們也隻能上呈了。”
其他商戶哀歎:“萬方還有好貨能給,我是連壓箱底的貨都沒了。”
歎聲連連,喬息看周圍這些同行的臉色,發覺二次上呈繡樣将競争對手篩掉了不少。一萬匹的需求,壓箱底的東西就算拿到單子也給不夠量,最後還得賠付。
喬息多說一嘴:“能給就給吧,不能給就算了,若是給不足匹數那這商單拿下或許不是件好事。”
小作坊會跟着大作坊走,她的話在大多數商戶那裡很有份量。
喬息說完不多留,和臨書道:“去将會尋和未際叫回二十一坊。”
多數商戶不知道的是,長安沒有服官。大楚絲織品最主要的産地有三處,臨淄是其一,另外兩處是她娘所在的陳留襄縣和長安宮廷東西織室,其中臨淄和襄縣是大楚唯二設了服官的地方。東西織室由九卿管轄,未設服官。
孫劉二人估計來自九卿,到了臨淄兼任新服官,他們的意見是九卿的意見。喬息又想到昨天韋莊說的不求精工,那二次上呈是否選用普通布料?
會尋和未際回到二十一坊,和喬息一起商讨下一步行動。
“好東西看不上,他們竟然要差的?”會尋表示不能理解。
未際道:“這會不會是故意的?郡府想要搞垮大商戶,二次上呈将中小商戶排除,剩下選用大商戶的料子,最後再以不能按時提供足匹布料命商戶賠付,賠個好幾倍,大賈就垮了。”
喬息認同,“不排除這種可能。”
會尋道:“萬方所有作坊加起來,一個月産量在一千五至兩千匹,加上庫存,一萬匹也得個把月才能供應得上。郡府隻要限期一月或兩月,再賠個數十倍,輕而易舉就能搞垮我們。”
未際提出疑點:“如果是這樣,有必要從長安調遣服官來到臨淄嗎?郡府自己搞就是了。”
喬息道:“中選商戶未必隻有一家,如果有兩三家,一萬匹均分下來也不多了,不過期限是郡府定的,有心想搞确實輕而易舉。”
臨淄是齊郡郡治,齊地一帶足以招緻郡府忌憚的巨賈除了喬息外,還有三四名。喬息是紡織行當的龍頭,其他幾個大賈也有從事紡織業,也有經營酒業、銅鐵等,隻有她有可能在短時間内提供足額布匹。
未際愁眉苦臉,“知道得太少了,難以應對啊。”
喬息也有些沉默。
“如今朝廷的情況怎樣?”會尋問道。
“詳細情況不清楚,隻知道去年八月起太子監國,朝中政令都是太子下的。”喬息道。
“那這一萬匹布也是太子要的?”
“或許吧。”喬息道:“該上呈的還是要上呈,你們認為這次是否應該選用品質稍次便于織造的布料?”
會尋和未際對視一眼,都無把握。
會尋道:“我建議還是看看情況再說。”
未際也點頭,“我也覺得。而且有個最關鍵的因素還沒确認,中選商單的商戶是不是一定能連同貨物一起上京。”
是否能和貨物一起上京,這件事喬息從商單的消息剛放出來就在打聽,始終打聽不到,顧祉能知道的相當有限。
未讨論出結果,午前派去淄山盯梢的人回來了,向她道:“淄山山腳出現一批人進山,說是捉蟲子。”
應該是韋莊的人。喬息想了想和臨書道:“今明兩天你待在淄山腳下監視捉彩螢蟲的那批人情況,有動靜回來告訴我。”
臨書應聲走了。
“捉彩螢蟲啊?韋大人真派人去捉了?”未際不認可地搖頭,“這蟲子可難捉。”
“他捉不到的。”喬息道:“期限十天内,總之先不急,我去拍拍韋大人的馬屁。你們有事便忙吧,這單子我來處理。”
“好。”會尋和未際齊聲應道。
喬息不急,先放兩天讓韋莊無功而返,她再現身幫助韋大人捉住幾隻,拿個好印象。
入了夜,喬息仍宿在繁忙閣,安排好各坊繡娘的織工任務後想起午飯還未吃,便叫稻華送飯。
用膳期間是少有的休息時候,喬息邊吃邊注意到稻華在一旁拿着紙筆記錄什麼,記好的紙條妥善放入随身小布兜裡。
稻華見她看過去,便拍了拍布兜解釋道:“夫人安排的任務,我得記下你每餐的吃食。你看你今日午飯用得晚了,晚飯又不吃,夫人知道了是不合格的,必須三餐按時按點吃。”
喬息目光回到飯上,“少不了,過一個時辰我再吃晚飯。”
“那我去備着。”稻華認真地記錄下來。
喬息帶着滿滿一肚子的五谷雜糧睡覺。
翌日,臨書來信說今日一大早就有三四人進山捉蟲子,是昨日無功而返的同一批人。
喬息看完信,派人購置一些招蟲的藥物,裁了貨倉中一塊不要的碎角,剪成手帕大小,再用小爐子裝了藥材和手帕,煮了一爐,煮好後晾幹,藥材碾碎,最後用手帕包住藥材渣做成一枚香包。
殷勤準備好了,開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