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光完全照進工作室時,三人已經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疲憊但快樂,帶着黑眼圈卻眼中放光。他們的項目終于找到了方向,而他們的友誼,也像那本古老樂譜中記載的音樂一樣,經曆了季節變換,卻依然美麗。
省城文化藝術節的邀請函在工作室的桌面上投下一道斜斜的影子。劉姿用指尖輕輕描摹着燙金字的輪廓,那觸感真實得不容忽視。三周後,他們的《重逢》項目将在數百名觀衆面前亮相——這個事實讓她的胃部一陣緊縮。
"約瑟夫說策展人特别欣賞我們的概念。"文靖的聲音從廚房區傳來,伴随着咖啡機運作的嗡嗡聲,"他認為音樂與影像的互動方式非常創新。"
劉姿擡頭,看見文靖正專注地調整咖啡粉的粗細。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的側臉上,勾勒出她熟悉的那道下颌線——曾經在無數個清晨,她都是這樣看着他準備早餐的。但最近,這些日常的小儀式變得越來越少。
小雨坐在電腦前,手指飛快地敲擊鍵盤。"往屆參展的都是職業藝術家。"她轉向劉姿,眼睛因為興奮而閃閃發亮,"這是我們走向更廣闊舞台的機會。"
劉姿勉強扯出一個笑容。三周。二十一天。他們需要完成音樂創作、影像拍攝、互動編程,還有無數細節需要打磨。壓力像一塊浸透水的毛毯,沉甸甸地壓在她的肩頭。
"我們需要系統規劃。"小雨已經切換到工作模式,新建了一個表格文檔,"列出所有任務,分配好時間節點。"
文靖端着三杯咖啡走過來,先遞給小雨一杯,然後才是劉姿。劉姿注意到他記得小雨喜歡加半勺糖,而自己的這杯——她抿了一口——太苦了,他忘了加奶。
"先别急着列計劃,"文靖坐到小雨旁邊,湊近屏幕,"我們需要明确作品的核心表達。《重逢》這個主題很好,但需要更具體的切入點。"
劉姿握緊了咖啡杯,熱度透過陶瓷灼痛她的掌心。最近總是這樣,文靖和小雨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個小圈子,而她像個局外人一樣站在邊緣。
"我想嘗試更實驗性的表達。"小雨調出一組新拍攝的照片——多重曝光下的樂器特寫,抽象而富有沖擊力,"不再隻是簡單的音畫對應,而是探索更深層的藝術對話。"
劉姿皺起眉頭。"但這樣可能會讓普通觀衆難以理解。藝術節面向的是大衆,不是專業評委。"
"藝術不一定要被'理解'。"小雨的聲音帶上了一絲鋒芒,"它可以是一種純粹的感受。"
文靖敏銳地察覺到氣氛的變化,他清了清嗓子:"兩種方式各有優勢。也許我們可以找到平衡點?"
劉姿看着男友——他轉向小雨時眉間那道專注的皺褶,讨論時眼中閃爍的光彩——那是曾經隻在她面前展現的熱情。一陣酸澀湧上喉嚨。
"你總是這樣,文靖,"她聽見自己說,聲音比想象的更尖刻,"總是急着調和矛盾。有時候藝術需要堅持立場。"
文靖驚訝地看向她,咖啡杯懸在半空。工作室陷入一陣尴尬的沉默。
"我去買點吃的。"文靖最終放下杯子,抓起外套離開了工作室。
門關上後,劉姿和小雨之間的空氣凝固了。劉姿走到窗前,看着廣場上嬉戲的孩子們。就在幾周前,小雨正是在那裡拍下了那張水花與彩虹的照片,那個讓文靖贊歎不已的瞬間。
"抱歉,我語氣太重了。"小雨打破沉默。
劉姿搖搖頭。"不,你說得對。我們需要突破。"她停頓了一下,"隻是...我害怕失敗。這個項目對我們都很重要。"
"對我們三個人都是。"小雨輕聲強調。
劉姿轉過身,發現小雨正認真地看着她。那雙眼睛清澈見底,沒有任何她暗自擔心的那種優越感或挑釁。也許是自己多心了?也許文靖和小雨之間真的隻是純粹的創作夥伴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