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節出發前夜,文靖和劉姿坐在河邊,看着夕陽将水面染成金色。
"第一次分開這麼久。"文靖輕聲說,手指纏繞着她的。
劉姿靠在他肩上。"會想念你的。但也會興奮地等待你帶回來的新音樂。"
文靖轉向她,表情異常認真。"無論發生什麼,無論我們的音樂道路如何分合,我要你知道——"
"你愛我,包括那些你不了解的部分。"劉姿完成他的句子,"我也一樣。"
他們相視而笑,在夕陽下交換了一個溫柔的吻。
文靖離開後,劉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考試準備中。白天練習規定曲目,晚上則繼續她的實驗性創作。有時小雨會來陪她,安靜地拍攝她練琴的樣子,或者隻是帶來一杯熱茶。
"你最近的作品..."一天晚上,小雨聽完劉姿的新創作後說,"感覺不一樣了。更...自由,但也更有控制力。"
劉姿從鋼琴前擡起頭:"真的嗎?"
小雨點點頭:"就像你終于找到了自己的聲音。既不是迎合評委,也不是刻意反叛,就是...純粹的劉姿風格。"
劉姿感到一陣溫暖。這正是她一直追尋的感覺——不再被"應該"創作什麼所束縛,也不再為了反抗而反抗,隻是真誠地表達。
考試前一天,劉姿收到了文靖從音樂節發來的錄音文件。她戴上耳機,按下播放鍵——那是一段融合了多種文化元素的即興創作,既有文靖标志性的精确節奏,又有她從未聽過的自由表達。最後是一段語音留言:
"這裡的音樂家們教會我,真正的技巧不在于遵守規則,而在于知道何時打破它們。想念你,祝明天考試順利。記住,無論結果如何,你的音樂已經打動了我這個最苛刻的聽衆。"
劉姿反複聽着這段留言,直到熟記每一個音符和每一個詞。第二天,她走進考場時,心中帶着一種奇特的平靜。
演奏規定曲目時,她展現了全部技巧;而在即興創作環節,她放飛了那些實驗性的靈感。評委們的表情難以捉摸,但劉姿發現自己并不像預期那樣焦慮。她已經做了真實的自己,這就足夠了。
考試結束後的傍晚,劉姿獨自來到鋼琴前,開始彈奏一首全新的曲子——關于離别與成長,關于愛情與獨立,關于如何在兩個世界中找到平衡。旋律流淌而出,不再需要思考,就像呼吸一樣自然。
當最後一個音符消散在空氣中,掌聲從門口傳來。劉姿轉身,看到文靖站在那裡,風塵仆仆但面帶微笑。
"提前回來了?"她驚訝地問。
"改簽了機票。"文靖走近,"不想錯過你的重要時刻。"他頓了頓,"那首曲子...太美了。新創作的?"
劉姿點點頭:"《平衡點》。關于找到自己的聲音,同時不失去與他人的連接。"
文靖坐到她旁邊,手指輕輕放在琴鍵上。"教我彈?"
劉姿握住他的手,引導他找到第一個音符。就這樣,在黃昏的光線中,他們一起彈完了這首曲子,有時引領,有時跟随,但始終和諧。
窗外,第一顆星星出現在漸暗的天空中,靜靜見證着這個小小的、珍貴的時刻。
音樂學院的信封比想象的更厚重。劉姿坐在工作室的台階上,手指微微發抖,陽光在紙面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信封上的火漆印章完整無缺,仿佛守護着裡面的命運。
"要幫忙打開嗎?"文靖在她身邊坐下,手裡拿着兩杯冒着熱氣的花茶——她最近喜歡的口味。
劉姿搖搖頭,深吸一口氣,沿着信封邊緣小心翼翼地拆開。裡面的文件比她預期的多:錄取通知書、入學指南、獎學金說明...還有一封印着系主任簽名的附加信。
"恭喜你被錄取為..."文靖湊過來讀道,聲音突然停住了。
劉姿的目光落在關鍵句子上:"...條件錄取至傳統作曲專業,實驗性作品創作将作為課外活動進行,由導師酌情指導。"
"條件錄取?"文靖皺眉,"這是什麼意思?"
小雨從工作室裡走出來,手裡拿着剛沖洗的照片。"有消息了?"她看到兩人的表情,立刻明白了什麼,"不是好消息?"
劉姿将信遞給她,喉嚨發緊。"他們接受我,但隻作為傳統作曲學生。我的實驗作品隻能'課外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