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秋意籠罩整座臨安城,城東沿着大道兩旁種植的楓樹掉光葉子,隻剩光秃秃的枝幹。
前陣子成群結隊來到城東大道觀賞紅楓的文人士子,寫出成沓酸詩閑賦後,随着楓葉飄落數量的銳減也變得稀少,直至再無人問津,隻餘下矗立在大道兩旁的樹木軀幹在秋風中沉默地訴說着一種無人能懂的寂寥。
在這樣的日子裡,旭王府偏門悄悄打開,侍衛長李成帶着十餘位魁梧大漢将一隻隻黃花梨木箱子搬出王府。
無論王爺喜不喜歡這位未來王妃,人選是皇後娘娘親自定下,且這位王妃出身不俗,李成雖奉王爺之命,也不敢在朝局如此敏感之時,大張旗鼓地替王爺“提親”。
說是提親,其實不然。當年太|祖皇帝坐穩江山之時定下規矩,大舜朝皇室中人甭管是王爺還是太子,身旁隻能有一位正妃,其餘皆為妾,哪怕頂着側妃的名頭,妾依然是妾,身份永遠越不過正妃。
宮裡那位皇後娘娘也正因心中有此種考量,才未将與張老太傅孫女的婚事定在太子身上,而是選擇推給旭王。這一點不管是太子還是旭王皆心知肚明,甚至連皇後不惜犧牲旭王正妃之位想要拉攏的張太傅,也大緻也明白皇後的想法。
都說娶妻納妾,娶妻要經六禮,分别是采納、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迎親,納征便是給嶽家送去聘禮,而納妾則要簡單得多,給女方娘家送去“買妾之資”,緩兩日,将女子一頂小轎從偏門擡進去,事兒便辦成了。
大舜朝妻與妾泾渭分明,娶妻要經過三媒六證兼三茶六禮,将新娘子八擡大轎從正門迎進來,而妾隻能走角門,且擡進府之時不能身着大紅衣物,成親的儀式便是給夫君與正妻敬茶。
大舜寵妾滅妻之事極少,也就旭王這種不靠譜的王爺才會做出這等事。
莫岚未死之時,若真要拿出當家主母的派頭,側妃吳氏也隻能夾着尾巴做人。可惜莫岚并未如此行事,也正因大舜妻妾地位懸殊,旭王在得知莫岚的死訊時,吳氏才會這般得意忘形。
李成走這一趟,說好聽點是提親,其實就是将王爺出的“買妾之資”送去棺材鋪,等過兩日,差頂小轎去棺材鋪擡人,就算完事兒了。
他家王爺還是個憐香惜玉的,知道委屈了素如姑娘,所以這筆“買妾之資”給得頗為豐厚,稍後東西擡到棺材鋪門口,鋪子裡那對師徒還不被眼前成箱成箱的金銀珠寶晃花眼?李成如是想道。
-------------------------------------
臨安城一條毫不起眼的巷子裡,深秋的蕭瑟與寂寥仿佛對棺材鋪衆人毫無影響,他們一如既往地笑鬧着。
衆人都因為應離容貌恢複的消息而雀躍,棺材鋪小小的後院裡,彌漫着一股名為歡喜的情緒。
他們還不知,即将發生之事将對他們造成何種打擊,更不知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昭示着什麼,甚至還以為一切都在朝着美好的方向發展。
應離在與白暮舟長談過後的夜裡,獨自完成感悟紅塵百味與煉化鬼丹的過程,成功進階,長出第三及第四條狐尾,同時也解封了關于她母親的一部分記憶。
九尾火狐一族的修煉,相較于其他普通狐族要艱難許多。
按常理來說,九尾火狐一族的純淨血脈千年方能生一尾,她娘親苦修六千多年,才堪堪長出第六尾,又因懷胎五百年,損耗千年修為生下她,生生斷去兩尾,最後在她年幼時,由于受到某種脅迫而香消玉殒。
狐族實力劃分十分簡單,尾巴越多便越是厲害,且每三尾便是一個不同境界,三尾稱作妖狐,六尾稱作幻狐,而生齊九尾,則為天狐。
九尾火狐一族血脈承襲自上古妖獸——九尾天狐,可惜在上古洪荒時代過後,狐族便再未出過天狐。但狐族中一直有個說法,隻有九尾火狐後裔,才能修成天狐之身,普通狐族至多不過六尾。
應離在短短半年時間裡長出三條尾巴,跨過狐族修行中的第一道坎,是千萬年來未曾有過的事,可以說應離的修為是由無數巧合堆砌出來的必然結果。
首先,應離擁有天帝血脈,在母親琳琅腹中待了五百年,天帝血脈與九尾火狐血脈早已融為一體,緊接着應離的母親琳琅将自己畢生修為的精華——那顆内丹封印在應離魂魄之中。
其次,且不說應離在仙界時修習的法術,隻說她跳下堕仙台剝去仙骨,魂魄經由忘川之水錘煉千年,來到人間之後,又經岩漿焚毀凡胎肉身,無意間激發内丹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