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我的小食攤火爆整個汴京(美食) > 第1章 返程汴京

第1章 返程汴京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我這廂多謝您了。”

柳金枝高興地對婆子道了個萬福,又十分懂事地從茄袋裡取出三四十文請婆子去買茶吃。

平白得了錢,喜得這婆子重又眉開眼笑,道:“你此去汴京就是快也要大半月才到哩,免不得要在船上吃喝,沒個幹糧可不行。”

“正好婆子我識得幾個在糧食鋪裡管事的夥計,同樣的米,卻能做主賣你個好價。”

“你若是願意,我現在就替你去置辦,再叫個腳夫幫着你一塊兒運去渡口,耽誤不了多少時間。”

這哪兒有不願意的,柳金枝忙不疊地點頭答應,又取出三百文交給婆子,叫她将幹餅、米糧、蔬果并各類調料,諸如砂仁、草果、花椒、桔絲、香油、姜末之類都買些回來,各自用小翁裝了,一并交付與腳夫拉到渡口。

彼時半輪血色殘陽鋪滿江面,渡口的人已漸漸多起來,都擠在岸邊看船靠岸。

柳金枝倚着石欄望船出神。

從記憶裡她知道,原主的父母乃是汴京人士,一家子住在新曹門的小胡同裡。

因汴京人格外愛吃蓮子,蓮子又可入藥,汴京蓮子供不應求,于是滿胡同人都以剝蓮子為生。

原主父母手腳格外幹淨利落,為人也勤懇老實,就被選為工頭,替整個胡同的采蓮工與酒樓、飯館還有藥鋪老闆們恰談價錢。

多年積攢下來,原主家中日漸殷實,也有四五千貫的家财。

隻是好景不長,一場風寒叫原主父母雙雙病故,隻留下原主與一雙年幼弟妹。

原主自知勢弱,養活不了一雙弟妹,便求上舅舅,懇求舅舅、舅母撫養弟妹成人。

為了支付撫養費用,原主将家中舊宅挂牌出租給他鄉舉子做暫時落腳之地,每月得來的租金都交與舅母為弟妹置辦衣物、夥食。

汴京寸土寸金,這些個租金别說是一雙弟妹,就是再來一雙也養得起。

隻是舅舅滿臉為難地告訴原主,這些銀子還不夠,因為弟弟聰穎好學,必然要為他将來科舉做打算。

隻是延請名師、打點禮房胥吏、買經史子集、筆墨紙硯等都花費不菲。

更别提宋人有厚嫁之風,嫁妝必要豐厚,所以原主還得為妹妹積攢一份數額可觀的嫁禮。

原主一個幼女無可奈何,隻好忍淚自賣入三娘子的娘家孫府為奴,簽下五年活契,将所得的十五兩銀子都交與舅舅、舅母。

入孫府後,原主惦念家人,不僅日常省吃儉用存下銀子,連平常所得的一些賞銀、值錢玩意兒都寄去汴京。

舅舅、舅母每次都殷勤回信答應,再三讓原主放心。

直到孫府與侯府結親,三娘子從汴京遠嫁至秦淮,原主作為陪嫁丫頭也跟着南下,再寄東西回汴京時,舅母回信的次數便少了。

從一年五六封信,逐漸減為三四封。

甚至今年原主就隻收到了一封信,還是向原主抱怨汴京物價飛漲,銀子越發不夠用,話裡話外都是讓原主再多寄一些銀子來。

原主信任舅舅、舅母,一直沒有多想,可柳金枝卻知道這舅舅、舅母八成也不是什麼好人。

當年原主尚在汴京時,他們還勉強裝個良善模樣,殷勤回信。原主一走,他們就打量着天高皇帝遠,開始私下裡搗鬼。

柳金枝猜,這些年原主寄回家的銀子,并出租房子得來的租金,怕有一大半都不會花在弟妹身上,這兩個孩子估計正在汴京受苦,心中對她這個多年未曾相見的長姐怕是也要生出些許怨恨來。

這樣一想,柳金枝不由對原主這般坎坷的命運心生同情。

畢竟當年原主不敢撫養弟妹,全是因為擔心自己無一技之長,養活不起,反倒要連累弟妹受苦。

而舅舅、舅母哪怕隔着一層,畢竟家中也開了個生藥鋪,生活穩定,衣食不愁,這才狠心離開。

如今她穿來了,占據了原主的身體,必然是要還原主一個情,替她讨回些公道的。

所以她已打算好,一回汴京,就将弟妹兩個接回身邊。

好在她前世是非物質文化傳承人,不僅潛心研究宋明清三朝菜譜,還拜得禦廚手藝傳承人做師父,在廚藝方面很是拿手,不怕在遍地是吃貨的宋朝沒個活路。

“諸位,公驗了!”

這時,耳邊傳來船夥計的大聲吆喝,原來是船隻已靠岸。

柳金枝便不再多想,上前乘船北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