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行到太常寺對面,柳金枝将項志軒給的銀子稱出來五錢兌了銅子,便讓柳霄将旗招子揚手一抖,高高挂起來。
此時已是卯時左右,街面已有行人來去,對這街面上多出來的一家新食攤亦是有些好奇。
趁此機會,柳金枝直接站上台階,提高聲量道:“諸位!走過路過莫要錯過!咱們今日柳氏食攤正式開業,有銅錢開路,封利是紅包!”
柳霄為了給柳金枝助聲威,找隔壁米糧鋪子借了個銅鑼,大力敲擊:“來來來,瞧一瞧!看一看!有利是紅包!”
月牙也跟着出力,來一個人她就給人家鞠一躬,小身闆搖搖晃晃,憋紅了臉,道:“歡迎歡迎!”
若說有個食攤開業,衆人倒沒什麼稀奇可看,但一聽有利是銅子拿,立即就有人湊了過來瞧熱鬧,結果發現這新食攤還是拖家帶口來開業的,做主的似乎還是個年輕漂亮的小娘子,不由覺得新奇。
但不拘是抱着什麼想法,人總算是聚攏了一些。
柳金枝清清嗓子,提高音量道:
“奴就是柳氏食攤的攤主,諸位大可喚奴一聲柳娘子。”
“今日在貴寶地開業經營食攤,早上兜售朝食,夜市也賣熱菜。”
“隻要是您叫得上名字的,奴都能設法為您一一做來!尋常人家的飯食,咱家更是準備齊全!”
月牙立馬接上話茬,小臉繃得緊緊的,一本正經道:“我們食攤上,冬日裡有馉饳、包子、兜子、角子各類面點,還有……”
不愧是過目不忘,月牙一口氣流利背出至少三十餘種飯食,叫周圍人面露驚奇之色,直誇贊:
“好乖覺的娃娃!”
“倒是沒見過這般形式,當真新奇。”
同時,因着昨日蔡老襄助,現下也有人開始想起:
“這個柳娘子雖然從未聽過,但我昨日見到蔡老門前貼有一張紅紙,特意介紹了柳氏食攤。”
“蔡老在禦街開店幾十年,由他介紹的人必然不會有錯。”
……
蔡老算是一個活招牌,柳金枝自然不吝惜于蹭蹭蔡老的熱度。
于是她再度提高聲音,笑道:“奴入食飯行,所拜行老就是蔡老。蔡老言傳身教,所以奴攤上所有飲食必然價錢公道,用料實在!”
随後一抖茄袋,露出百十來個銅子。
“今日開業後,還要仰承各位父老鄉親們支持,今日将這利是喜錢灑與諸位,大夥兒一同沾沾喜氣!”
便伸手一抓,抛着弧線灑出去,刹那間引起十幾雙手高舉空中争搶。
與此同時,耳邊傳來幾聲鞭炮鑼鼓齊天響,炸的紅紙滿天飛。
原來是有兩個小子舉着竹竿,一邊燃放鞭炮,一邊跑近,笑着恭賀柳金枝開業大吉。
再擡頭一看,對街之處,蔡老站在蔡氏飯館門前對着柳金枝遙遙叉手一拜。
原來這兩個小童是蔡老請來,以鞭炮齊鳴祝柳金枝開業大喜。
柳金枝一笑,便也遙遙對着蔡老福身回禮。
正好衆人已彎腰拾取了銅子,念在銅錢開街的面上,在柳氏食攤前面排起了長隊。
柳金枝跳下台階,招呼食客:
“您要的炊餅兩個,撥魚兒一碗,承惠十五文!”
“馉饳二兩,承恵十文,我替您新鮮現煮,您旁邊請好!”
柳金枝閃到一邊下鍋煮馉饳,柳霄則默契的閃身頂上,繼續在攤前招攬生意。
月牙人矮個子小,站起來都沒食攤高。眼瞧着幫不上什麼忙,急得跟什麼似的。
好在目前食客衆多,又老有人點些個湯湯水水,柳金枝叫月牙去跑去問蔡老借了兩套桌椅,擺在食攤旁邊,讓客人好坐下來慢慢享用。
月牙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侍應生”,專管收盤子、洗盤子、擦桌子。
隻是目前食攤上生意火爆,客人來了一撥又一撥,給小姑娘忙成了腳不沾地的旋螺。
柳金枝忙碌之餘,抽空瞧月牙一眼。
小小的孩子坐在小杌子上埋頭洗碗,腰深深彎下去,恨不得把自己也摔進盆裡,卻來不及休息,因為剛洗完一堆碗,便又有客人吃完,于是趕緊起來收拾桌椅闆凳。
柳金枝心中微酸,心裡默念:
一定要賺錢!一定要賺錢!
她不願意月牙過這樣的苦日子!
日頭漸漸西移,禦街人不減少,反而越來越多起來,整條街仿佛複蘇了一般,逐漸人聲鼎沸。
甚至還可以看見不少着茄紫、绯紅、天青等顔色官袍的大人,一個個拉臉慫眉,極其疲憊,面如菜色般從宣德門緩緩走出,仿佛在皇宮中經曆了一場饑荒。
有不甚講究的武将,都顧不得禮數,急急忙沖到一個食攤面前,掏出銀子就道:“來三大碗湯餅!”
湯餅就是面。
一口氣要三大碗,可見這人要被餓急了眼。
但周圍食販對此見怪不怪,反而打趣着笑道:“賣湯餅的,快些做,當心王将軍餓極了暈死在你攤上,到那時可分說不清楚。”
衆人一同哄笑。
把個王将軍急的大聲反駁:“這事兒都過去幾年了,你們怎麼還笑我?要是叫你們一大清早也餓他個半日,一連餓上十多年,我瞧你們暈不暈。”
衆食販又笑,但都捧了自家兜售的朝食過去請王将軍享用,王将軍也不與他們生氣,一一結過銀錢,便埋頭大快朵頤。
柳金枝略微疑惑。
當年柳家父母還在時,曾供柳霄念過幾年聖賢書,因而柳霄在一旁解釋道:“汴京城的高官們都得趕在五更之前去上朝,到辰時方才能散。”
五更是淩晨三點至五點,而辰時是上午七點到九點。
這麼一算,宋朝官員每個人得餓着肚子,在皇宮裡頭像根棍子一樣杵最多六個小時!
這要是遇上些血糖不高的官員,幾天下來,不知要在皇宮裡暈幾回。
難怪這群人出來就一副面如菜色的模樣。
都是活生生餓出來的。
不過此時就顯出将食攤開在禦街上的好處了,除卻行人以外,這群官員就是最好的客戶。
宋朝重文,每個文臣都有豐厚的俸祿。
所以這群人不僅有權,還很有錢!
柳金枝與柳霄對視一眼。
她清了清嗓子,深吸一口氣:“賣朝食咯!賣朝食咯!新鮮上好的馉饳!馄饨!撥魚兒!現場下,現場煮!”
女兒家的聲音又清亮又甜美,像是一汪清冽甘美的山泉潑進來,頓時吸引了不少官員的視線。
一部分稍微年輕些的官員不由調轉腳步,笑道:“哪兒來的一個新食攤?咱們且去嘗嘗。”
近前一看,卻見食攤上雖然擺放着的都是些尋常飲食,旁邊諸多食客吃的卻津津有味,時而還有人贊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