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好計劃之後,四個人各有分工。
第二天一早,柳霄帶錢,杜衛帶路,柳金枝跟着他倆一起去南熏門考察,月牙則留守在家,等候鑿河冰的跛子送冰上門。
他們住在新曹門在汴京城的東邊,南熏門在汴京城的北邊,算起來兩個地方隔得不遠。
坐着驢車約莫小半個時辰也就到了。
下了車,杜衛領頭走在前頭。
因為太早,一路上沒見着什麼人影,隻有路邊賣朝食的正在忙忙碌碌。
柳金枝給柳霄、杜衛兩個一人買了個索餅,邊吃邊往王氏養殖場走。
因為養殖場裡頭雞鴨鵝都有,拉的屎堆在一起能臭的熏天,所以這種養殖場一般會建在離人群居所稍遠一些的地方。
三個人就越走越偏,待到出了城,又往南走,快過了養象所才停下腳步。
柳金枝擦了把汗,隐約聞到了空氣中傳來的,專屬于禽畜類的臭味兒,不由松了口氣。
總算是到了。
趕忙整理好發絲、衣裳,登門拜訪。
這養殖場的東家名喚王志環,生的圓胖身材,穿着一身油光水滑的黃鼠狼皮毛大氅,把個人包的圓滾滾的,再加上他一雙笑眼,看起來便覺得十分忠厚老實。
聽聞柳金枝是特意登門來談生意的,趕忙就把人往迎了進去,奉上一盞茶,雙方坐着談生意。
不過柳金枝不太喜歡這類談法,交流過後,又把地方挪去了禽畜院子裡。
柳金枝和王志環在前邊走着,柳霄和杜衛在身後跟着。
王志環給柳金枝介紹道:“柳娘子請看,這裡便是我們王氏的禽畜院子。雞、鴨、鵝、豬都有。就是不知道娘子要什麼?”
柳金枝順着王志環的介紹走近一看。
院子裡的雞鴨鵝籠子上下三行碼成一排,占滿了内院三面牆。
似是對陌生人的到訪有些好奇,這些雞鴨鵝們頂着綠豆大小的眼睛,伸着腦袋探來探去,咯咯咯,喔喔喔的叫個不停。
柳金枝道:“東家,我們是做食飯生意的,這些雞鴨鵝自然是什麼都要一點。”
“哦,原來是這樣。”
王志環沒少和食販們打交道,已經輕車熟路,便道:
“旁的我不敢說,但有一點我敢打包票。就是我院子裡的雞鴨鵝,肉質都是最上乘的。隻因我們都喂他們上好的飼料,喝最清甜的泉水。自然,這價格也要比其他地方貴一些。”
哪個賣東西的東家不這樣吹噓自家的貨物?
柳金枝沒回應,隻一笑,道:“東家,您先開個價讓奴估量估量。”
王志環便伸出一個指頭,笑道:“按照正常體型算,一隻雞四十文,一隻鴨六十文,一隻鵝一百二十文。要是買的多,我就給娘子抹些零頭。就是不知道娘子想買多少?”
早在王志環開口說的時候,柳霄就已經在後面把成本到出售,再到淨賺額都默默算了一遍。
雖然王志環定價貴,但經他們手做成吃食賣出,價格便上漲了一番,再除掉他們的人工費、成本費,平均下來也有薄利可賺。
就向柳金枝微微點了下頭。
柳金枝雖然算數沒有柳霄精準,但也能大約估個價,眉心便蹙了起來。
其實他們昨晚上能賺這麼多,隻不過是因為定價比别家稍貴一點,而食攤又是新開的,圖新鮮的食客都會來嘗嘗。
别說柳家食攤,就是其他食攤也必然經曆過一開業就客似雲來的情況。
但一個食攤要長久的經營下去,看的還不是剛開業幾天的營業額,而是季度銷售額和年度銷售額。
開業紅火是常規,就看往後能不能在百姓當中打出口碑。
現代多少飯店,都是死在長期營業慘淡上面的。
而柳金枝并不能确定時間長了,嘗過新鮮的食客還願意為他們的高定價買單。
所以自然要先按照一般的市場價去估算利潤,再用這個利潤去扣除成本,各類花銷一均攤,手頭顯然已經開始緊張,王志環所叫的價就變得高了。
“東家,我們也是小本生意,您一口價要這麼高,我們着實承擔不起。”
“您瞧瞧,我們還是從杜小哥口中聽說您這兒的禽畜養的極好,從不生病。”
“東家您也是講誠信的大方人,這才巴巴地跑來跟您談生意。”
柳金枝試圖跟王志環打感情牌,把價格談下來。
“您就看在我們是誠心想要的份兒上,給我們一個誠意滿滿的價。”
柳金枝說話好聽,人又漂亮。
美人在交談方面總是能占些便宜的。
王志環笑着說:“娘子若誠心想要,那我每樣再給娘子減五文錢。”
柳金枝還想再殺殺價,王志環趕忙擡手阻止:“五文已是最多,不能再砍了。”
看來美人也隻能占到一點小便宜。
柳金枝摸了摸下巴,道:“東家,讓我們再想想。”
就把柳霄和杜衛拉到一邊嘀咕去了。
“确實有些貴了。”柳霄皺着眉,“阿姐,你怎麼想?買還是不買?”
“我舍不得銀子。”柳金枝有些肉疼。
“但鹵味兒賣的很好啊。”杜衛說。
柳金枝忍不住撓撓頭,蹲下來冥思苦想。
正好她對着的是個雞籠,母雞的脖子一抖一抖地伸出來,豆綠般大小的眼睛瞅着柳金枝,跟她大眼瞪小眼。
柳金枝順着母雞一看,看見雞屁股底下還坐了兩顆蛋。
“嘶……”
一時靈光乍現,柳金枝左右一手一個,把柳霄和杜衛薅得和她一起蹲着,三個瞅着雞籠裡的母雞孵蛋。
“你們說,我們買些母雞、母鵝來自己孵蛋喂養可不可以?”
柳霄第一時間就是打算盤,道:“可以,成本低,前景好,還可以雞生蛋,蛋生雞,是一本萬利的買賣。但就是有一點不好,養的時間長,一時半會吃不了。”
柳金枝咬了咬嘴唇,又道:“那這樣,我們分層次。先買一批成年雞鴨做成吃食隔天賣,再買一批小雞、小鴨喂養,最後買幾隻母雞、母鴨去孵蛋。等到成年雞鴨吃完了,小的就長起來了。小的吃完了,蛋也就孵出來了。”
“好辦法。”柳霄首先表示贊同,“家裡有院子,可以擴充出來做養殖場。但是誰管呢?”
“我來。”杜衛積極舉手。
他們這幾個人裡,也就杜衛在養殖場做過一段時間短工,有些許經驗。
“我喂過雞鴨鵝,知道它們的習性,也知道他們生病了該怎麼處理。”杜衛有信心,“我雖然不敢保證養的有多好,但能保證不會出大錯。”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既然要省銀子,就得大膽一些。
柳金枝當即拍闆。
好!那就買小雞小鴨,他們回家自己開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