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我的小食攤火爆整個汴京(美食) > 第20章 收攤數錢

第20章 收攤數錢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好在夜市到了最後也不剩什麼人了,柳金枝幹脆陪潘琅寰坐着,直到他慢條斯理吃完了,才送他離開。

因為是第一次賺快錢,柳金枝又忐忑又興奮,想着這要是滿打滿算吃上一個月,她都能去盤一個和蔡氏飯館差不多的鋪子了。

可惜的是,在交談過程中潘琅寰說他平日裡生意繁忙,沒有太多私人時間,一個月頂多來吃個三四次。

快速盤鋪面的夢想破滅,柳金枝歎着氣送走潘琅寰。

她這輩子就是得勤勤懇懇賺錢的命。

好在今夜所得頗為可觀,一家三口再加上新加入的杜衛,四人趕忙租了輛驢車坐回采蓮胡同。

回家數錢!

因為杜衛曾經雪中送炭,柳金枝信得過他的人品,所以讓柳霄總賬的時候也沒避着他。

于是四個人圍着一方小桌,中間點了一盞煤油燈,就着跳躍着的燭光,一枚銅闆一枚銅闆的數,柳霄就在哪兒一個算珠接一個算珠的撥。

清脆悅耳的算珠碰撞聲足足響了一刻鐘才停下。

所有人都緊張地盯着柳霄。

柳金枝問:“算出來了?多少?”

“算出來了。”

柳霄大手一揮,把所有算珠抹平,深吸一口氣,緩緩道:“……你們要不預估一下?”

“哎呀,估個屁!”柳金枝急躁起來可再不溫柔小意,急忙催促,“快說快說。”

月牙也催他:“哥,你就别賣關子了!”

柳霄嘴角忍不住翹起,給他們比了個數,語氣壓的低低的,卻仍掩蓋不住興奮。

“除卻成本,咱們今天淨賺二兩并四百九十八文!”

“啊啊啊啊!”

月牙一下子從座位上竄起來大聲尖叫,激動的小臉通紅,連話都不會說了。

柳金枝也不可思議地捂住了嘴巴。

知道夜市比早市賺,沒想到能多賺這麼多啊!

雖然其中的二兩銀子是潘琅寰給的賞錢,但餘下的數額也十分可觀了。

柳金枝喜的心跳如雷,卻也沒忘了去自己屋子,把早就準備好的一隻碩大的高粱酒壇子抱來。

揪開封口蓋子後,柳金枝隻讓柳霄留了一兩銀子在手頭,預備着支付後續費用,剩餘的統統放進這個壇子裡,再重新蓋上蓋子。

“阿姐這是做什麼?”月牙問。

“這就是我們的存錢罐。”柳金枝笑道,“咱們就這麼一點點攢錢,等到這個壇子攢到一半,我們就能盤個鋪面。等到這個攢滿,說不定我們就能開個酒樓。”

這個夢想太大了,卻又太吸引人了。

柳霄和月牙的目光落在壇子上,眼眸中充滿着小心翼翼的希望。

壇子什麼時候才能攢滿呢?

不知道。

但如果能每天守着壇子一點點變滿,總覺得生活就變得有盼頭多了。

“東家,少東家,恭喜啊。”

杜衛在一邊給三人道喜,看樣子是真心實意為柳金枝高興。

但是柳金枝拉着他笑道:“給我們道喜,也要給你道喜!我們賺得銀子裡也有你的一份兒。”

“我?”杜衛一愣。

“是啊,趕明兒我就讓柳霄拟個文書出來,每月該支付你多少,你每送一趟吃食能分多少,都寫出來,你就知道了。”

柳金枝沒做過管理,就直接借鑒了現代火鍋店的管理模式。

給員工分紅、工資,像杜衛有時候要兼職外賣小哥,那就按照外面小哥一單一結。

總之一句話,不能給自己的001号員工吃虧!

杜衛怔怔地看向柳霄,像是被一個驚喜砸懵了頭,需要找人确認。

柳霄笑着向他點點頭,道:“我阿姐從不會騙人,她說要給你的,就一定會給你,晚間我就給你拟文書。”

杜衛艱難地張了張嘴巴,想說什麼,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喉嚨哽咽着,隻餘下幾聲破碎的嗚咽。

月牙主動走過來拉住杜衛的手,道:“杜哥哥,你以後就把這兒當作家,我們都是你的家人。”

杜衛擦着眼淚,卻隻會說謝謝。

因為除了這兩個字,其餘所有的話都顯得那麼蒼白。

柳金枝笑道:“不要哭,我們以後還能過的更好。”

“是啊,阿姐,我看今天食攤上很多食客都喜歡鹵獅頭鵝,咱們不如再去買兩隻鵝回來,提早鹵好了明天再去賣。”柳霄提議。

“我也有這個想法,但是就怕遇上黑心肝的遭了他們的道。”柳金枝道。

汴京城裡人多,賺銀子的機會多,自然奸商也多。

這些奸商會以次充好,更甚者會直接賣你假貨。

《武林舊事》是宋末元初周密創作的一本雜史,其中就記載了汴京城内假貨橫行的現象——

“又有買賣物貨,以僞易真,至以紙為衣,銅鉛為金銀,土木為香藥……”

《癸辛雜識》裡又記載了宋朝奸商,用馬肉充當鹿肉,為了使肉的味道相近,甚至還把病馬肉賣進土中幾個時辰,再挖出來用大量香料去味,散賣給汴京城内的食客們。

輕則害人腹瀉,重則害人嘔吐三天三夜不止,命都險些去了一條。

更别提還有敢賣假藥給官員的。

隻要有利益,這些假貨就是層出不窮、屢禁不止。

柳金枝以後想做長遠生意,自然要保證貨源幹淨又穩定,可偏偏禽畜類又是最愛得病的。

萬一她花了錢,卻買回來一堆病鵝、瘟雞,不僅賠了銀子,還得賠了招牌。

可是在信息不發達的時候,要從偌大的汴京城内找一處靠得住的養殖場着實不易。

柳金枝頗為頭疼。

杜衛在此時擦幹了眼淚,一抽一抽地說:“東、東家,我知道哪家養殖場最好。”

相比于柳霄和月牙受困于鄭氏藥材鋪,杜衛卻常年遊走于整個汴京城。

今日替這家做工,明日替那家賣梨。

零零散散地賺得一些辛苦錢回家奉養病母。

所以他是最清楚汴京城内哪些地方幹淨,哪些地方龌龊的。

“哪兒?”柳金枝問。

“就在南熏門附近,有個王氏養殖場。東家人很好,守信,大方。我去哪兒做過一次短工,瞧他們給雞鴨鵝喂的都是好豆子,人都可以抓兩把吃。”

杜衛說。

“好。”柳金枝信任杜衛,一拍手,“明日帶夠銀子,咱們去這個養殖場看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