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沒到呢,我知道路線。” 劉凱璇不肯聽從。
陶燕淩頓時大怒,在高速公路上居然來搶劉凱璇的方向盤。車身大幅度搖擺,差點
失控被旁邊的車撞上,司機急按喇叭表達不滿。多虧劉凱璇全力控制,才将車子穩
住。她隻覺吓出了一身冷汗,好險沒有造成車禍。
後來的事實證明陶燕淩确實指錯了路。錯,當然也絕不認錯,永遠的偉大光榮正确。
陶燕淩要的是兒女對她俯首帖耳,無條件的唯命是從。即使指錯了路,仍然得順從
她在錯誤的路上前進。
劉曉龍也許繼承了母親陶燕淩性格中的某些遺傳因子,同樣的倔強好勝,愛走極端。
他不似父親那般軟弱可欺,陶燕淩卻想處處控制他,但她忘了劉曉龍也是一個人,
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
許多悲劇也許就是這樣發生的吧,看似一時沖動,但絕對不會是一時的怨恨造成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積怨,一朝爆發。
劉曉龍沒有精神病,家族也沒有精神病史,事發時他的神智完全清醒,但他那時的
心理卻肯定是處于病态的。
劉凱璇并不完全贊同童年陰影說,一個人童年有過黑暗經曆,成年後心理留有陰影
傷痕,這并不代表他就會犯罪。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自己好學上進,勤奮工作,有獨
立謀生的能力。
她不清楚劉曉龍的心理疾病是如何形成的,但她希望他能認識到,他的不幸并非全
是父母帶給他的,因為他無法選擇父母,卻可以掌握自己。
隻要他認識到了這一點,一切還都來得及補救。當她再次見到他時,她一定要告訴
他。
劉凱璇也同情母親陶燕淩,她是一個可憐的女人,從小被親生父母遺棄,沒得到過
母愛又如何能給予?想要一份理想的婚姻卻終生無法獲得,她的一生很不幸福。
忽然,劉凱璇嗅到一陣栀子花香,柔柔浮動在空氣中。
潔白的花瓣,雖無鮮豔的色彩,但甜美的芬芳氣息卻沁人心脾。
窗台上的那盆栀子花養了兩年了,嬌貴矜持,愛陽光卻不喜強光,須常澆水但又不
能過濕。有時花骨朵明明結得好好的,卻拒絕開花,最終枯黃凋落。
但今晚那兩朵含苞欲放的蓓蕾居然在不知不覺之中盛開了。
“ 看,你看,栀子花開了。”
劉凱璇卻發現何焱早已睡着,頭歪在枕邊,發出輕微的鼾聲。
她微笑,忽然想起一句話:走遍千山萬水,最後發現幸福原來在自家裡的窗台上。
月色如水,清雅的栀子花香點綴了夜的溫馨。擡頭看天,天上所有的星星都是夜空
中的花朵,也在幽幽地盛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