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刃上吻 > 第14章 江山贈她

第14章 江山贈她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北狄戰事正酣,蕭正則以大病初愈之身,在朝堂上固請帶兵出征。

皇帝蕭績高興壞了,親自把虎符交到他手裡,自小到大,第一次拍了拍他的肩膀。朝中有人私下議論:七皇子怕是想奪權想瘋了,如此汲汲營營,也不怕丢了性命。

蕭正則倒不在乎别人怎麼說,自己能做到的,不能做到的,他心裡都清楚,不需他人置喙。容鹿鳴在他這個年歲,已是把那幾個北狄名将打得鬼哭狼嚎。

又想到她,總是想到她,蕭正則不得不承認,自己既想要軍功,又卑微地冀望,若能見到她,就逾矩地求娶她。若被拒絕或遇不到,那就是命了,就放過自己吧,從此不再強求。

剛至北境,尚未見着主帥容雅歌,先遠遠望見了北狄人的戰旗——敵人就在不遠處。

天将雨,空氣中彌漫着草木潮濕的氣息。鳥雀宿于深樹,時有鳴啼。蕭正則翻身下馬,察看周遭地形。

此戰已不可避免,他想到兵書上寫到的、容鹿鳴教過和她指揮過的一場場戰役。

他将隊伍分一分為三,左翼、右翼埋伏于一旁的樹林中,然後,他率領小隊疾行出擊,誘使敵人入得包圍圈。

雨初時如泣,繼而越下越大,鐵甲陰沉如暗雲。稠密的雨滴激起哄響,吞沒一切嘶喊和掙紮,鮮血灑在冷雨裡,冶豔極了。

利刃切骨,血肉支離時的顫動俱攏在他掌中。他砍斷了一柄劍,又抽出另一柄。戰場厮殺,他體會着她的痛楚、快意和悲夢。

他竟然不覺得害怕,隻覺得這像是第一次的,他與她真正站在一起。雖然她此刻正在南蠻與敵拼殺,在他離京的那天,她帶兵趕往了南境。

死生一線,他與自己的親兵走散了,可能又是哪個親王兄弟做的局,總有人迫切希望看着他湮滅,當他從看似枯寂的隐忍裡走出來,嶄露鋒芒。

他知道,他已憑一己之力攪動了朝局。既然做了,總得承擔些後果,各種算計和冷箭,這些他都習慣了,不覺意外或悲涼,隻是此次确實大意了,他有些後悔。

肩胛被敵人的暗箭洞穿,他從馬上重重摔下,倒在屍體之中。暴雨不息,他趁機滾進屍堆,在敵軍靠近時屏住呼吸。又冷又痛,他嗅到周遭彌漫着屍體的冷腥味,此時死亡離他很近,似乎隻需邁過一道暗色的門檻……

倏忽間,他卻兀自笑了,肩上的傷——他記得容鹿鳴也是。生與死靠得那樣近,管他命裡有沒有,他不想再糾結。若能回去的話,就再去見她一次吧,他對自己說。

從死人堆裡掙紮着爬出來,他咬牙拔去洞穿肩胛的箭。劇痛折磨之下,他連視線都有些模糊了,尖銳的耳鳴裡,有個聲音在問他:如果是容鹿鳴,她會怎麼做?他感覺此刻仿佛與她并肩,竟真的忍住了劇痛,彎弓射殺了那北狄人的将領。

暗害他的人不會知道,他的武藝已如此精進了。外人眼裡,他在宮中随容雅歌學的那幾式,僅僅算是強身健體。可當年容鹿鳴離開弘文館時,卻把容家最厲害的高手之一容大虎留給了他,叫大虎悉心、謹慎地教他習武。

他心裡曾一瞬地騰起隐然的期待:莫非,她也對我……容大虎卻小心翼翼地取出封信箋,恭敬地呈給他。他趕緊避了人,展開那信,玉版生宣上僅一行潇灑肆意的行草,筆力剛勁:為謝靜妃厚恩,保重。

再去弘文館找她,人已是走了。每次重逢都是匆匆,連句告别都沒有。

他立下大功,也受了重傷。高熱不退,容雅歌急派精兵護送他回城醫治。一路上,陪侍的醫官俱是聽得,他在迷離恍惚之際不停喊容鹿鳴的名字。衆人均是驚疑,七王爺和容少将的閑話,卻是誰也不敢說的。

蕭正昀暗插的探子覺得此事不對,蕭正則這般冷漠隐忍的人,哪會有鐘情?定是看中了容家的兵權,想憑此觊觎太子之位,才演得這出苦情戲。

蕭正昀得了消息,第二日一早就入宮向太後宋桓請安,直說自己癡戀容鹿鳴多年,求太後成全。

宋桓聽了隻是笑:“她的婚,不好賜,可也不是不能賜。”

“若得成鸾俦,定為太後效犬馬之力。”

宋桓早就想好的,她若要女帝之位,還需他人助力。一衆皇子她都細細考量過,蕭正昀是最好的人選:他對權力充滿熱望,又不知收斂,鋒芒過盛。待事成後,不必她親自動手,給那些對他不滿的人一些權力,花點時間和心思,收拾他并不難。

蕭正則卻不同,她有些看不透他。他生母去的早,童年那場大病差點要了他的命,幸好靜妃着醫官下重藥救了他,病好之後又多加照拂,後來竟還收到身邊做了個養子。

她先前一直對他印象不深,隻記得長得極好看,長眉高鼻,清峻挺拔。漸漸長大了,才發現這人謙恭、隐忍,慣于不動聲色。會和十王鬥富,為平康裡的花魁娘子一曲散千金。也會在京中的貴女面前,自制得像個清客。平時看着不學無術,琵琶卻是彈得極好。手談的功力,據說也少有敵手。十足像個富家的閑散公子。

前些年他狀似地無意地寫了篇政論,呈給皇帝蕭績。切中時弊、應對之法老辣獨到,蕭績讀了又讀,還着人在早朝上念了,驚到了容止為首的一衆文臣。由此,允他上朝聽政,不久又因治理水患有功,封了王爵——本朝第一個憑借自己之力獲封王爵的皇子。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