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馬秀英找朱元璋說起此事,朱元璋便将謝将軍有意将長女嫁給侄兒朱文正,次女嫁給徐達的事情和馬秀英說了。
他有着自己的考量,“若是文正娶了謝将軍長女,徐達娶了他次女,那便是都成了親家,這是極好的,自己兒子都還年幼,無法和他們成為姻親,好在有侄兒籠絡這些大将們的心”。
馬秀英本就是為了此事而來,于是便點頭應道:“那這般算是更合适些,一來眼下咱自個兒子還小,還仰仗文正去統領那些大将,文正年輕,若想站得住腳須得有些助力,同時也不好落了謝将軍臉面。二則文秀那孩子要強,她不喜歡文正咱們也不能強迫于她,她爹才去了不到三年,若是她有個好歹,那便會寒了将士們的心”。
“既然文秀喜歡文英,那便應了她,也算慰藉馮将軍昔日之功,于你也落個好名聲”。
朱元璋聽完連連點頭道:“文正那兒咱正是此意,所以那日将其中要害說給他聽了,他定能知曉輕重”,随即又皺眉道:“就是有些委屈咱英兒了,畢竟文秀比他年長兩歲,不知他可願意”。
馬秀英不料他說出這話,于是諷刺道:“年紀大些怎麼了,興你們這些男子都愛找年少的,不興咱們女子找小郎君啊,她倆年少一起讀書,知根知底的不比旁人強”。
朱元璋随即明白她所指,當下呵呵讪笑道:“妹子做主便好,年長些也好,知道疼人”。
又過幾日後,朱文正來找朱元璋,低沉着眉眼和朱元璋說他願意娶那謝将軍長女。
那日回去他思量了許久,馮文秀再好卻是無法于他助力,謝家長女可不一樣,日後等自己權盛,還怕沒有才色雙全的女人。
至正二十二年元宵這日,朱元璋宣布了三樁親事,一是侄兒朱文正與謝家長女謝翠英,二是外甥朱文忠與青梅竹馬的畢氏,三即是周舍與馮文秀。
因朱文正與朱文忠比周舍年長,故讓朱文正和朱文忠他們正月先完婚。待馮文秀孝期滿,五月再讓她與周舍完婚。
耿再成也趁此機會向朱元璋提及将女兒成玉許給朱文剛,眼下先将女兒再留些時日,等過個一兩年再完婚不遲。
朱元璋這次沒猶豫,當場便應下了。既然他們的婚事都定了下來,朱元璋當即也為朱文輝求了郭英的女兒,郭英則是滿口答應。
那日郭夫人本打着周舍的主意,誰料竟還是落在她沒瞧上的朱文輝頭上,當真是讓她算盤打空了。
那邊朱文正與朱文忠緊羅密布的張羅着婚事,這邊周舍日子還是照常繼續着,人家是完成人生大事,自己隻是充個門面而已,日子還不是照舊,一起讀書了這麼多年,隻是同學變室友,倒是也沒什麼大礙。
朱元璋命朱文剛與耿再成父子出了正月便去鎮守處州,此次耿成玉也随父同行,便無法留在應天觀禮,于是她這些天總往馮文秀處跑,既不舍文秀姐姐,又罵那朱文英整日見不到人影,這哪是不久要成親的新郎官樣子,旁人巴不得上趕着好好哄着未來娘子,他倒好,整日和下屬待在一起,竟是數天見不到人。
馮文秀見她替自己忿忿不平的俏麗模樣,忍不住逗她,于是故作認真道:“她卻是個不解風情的,不如你的文剛哥哥細心體貼”。
耿成玉頓時羞紅了臉道:“人家在為你着想,你還笑話人家,待日後那朱文英若待你不好,看你如何是好”。
馮文秀則輕笑着搖了搖頭道:“我與她年少一起讀書,她的性子我自然知曉,萬不會欺負我的。倒是你,不日便與耿叔父他們一同去往處州,那可是苗軍所在地,你平日跟在他們身旁才安全些,莫要由着性子四處亂跑可知曉”。
“我自當省得,一般人還不是我的對手”耿成玉揚了揚下巴道。
二人分别在即,說了許多話,馮文秀早就将耿成玉當做親妹妹看待,她忍不住再三叮囑才放心。
正月底,婚事如期舉行,諸位将士随同朱文正與朱文忠分别去迎親,周舍本來不想去的,後面想想還是去學一下吧,别到時輪到自己了鬧笑話,她不想看朱文正那張臭臉,于是她跟着朱文忠去迎親了。
成婚之前,因為兩家女方不知該以什麼樣的規制來縫制喜服,于是去向馬秀英請示,馬秀英思慮片刻道:“天下苦難,女子更是不易,一生也隻這一次風光時刻,咱們不論那些前朝舊制,自今日起咱們軍中女兒出嫁,皆穿鳳冠霞帔”。
于是兩家女方連忙趕制了鳳冠霞帔出來,隻是用鳳冠不大合适,于是便改成了翟冠。
周舍跟着一身新郎官服的朱文忠敲鑼打鼓的來到了畢家,起先是一些簡單的禮儀,周舍都暗自記下了。随後就是畢家女兒一身翟冠霞帔到了前廳,接着二人向長輩行禮後,朱文忠便引着新娘上了花轎,整個流程也不複雜。
周舍看那新娘子小家碧玉的,和朱文忠倒是挺般配的。
待回了府裡後,朱文正已經先一步接了謝家長女回去了,廳内諸位武将文官都在,與朱元璋說着恭祝的話,人聲鼎沸好不熱鬧。等朱文忠他們到了後,司禮喊了幾聲才清靜了些,兩對新人在司禮的唱和下先是拜了天地,然後拜了朱元璋和馬秀英,最後夫妻對拜,便禮成了。
周舍看到這裡也就沒了興趣,轉身去了馬秀英身旁坐下拿了些吃的,跑了一上午肚子已經餓的咕咕叫了。
馬秀英看她正大口吃東西,随意道:“可都學會了,别到時鬧笑話”。
周舍懶洋洋的回道:“照葫蘆畫瓢呗”。
馬秀英懶得再理她,便起身張羅客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