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很久,還是決定寫一些東西。我是個情感相對比較充沛的人,很容易被一些東西打動被感染。我寫這篇文章,最開始也隻不過是看了一些電視劇,被裡面的男主男配們吸引了,然後就幻想,如果是我跟他們談戀愛,會是什麼樣子?
有人說,一個人的作品,其實折射着他内心的想法,我希望我自己是個堅強的人,是個厲害的人。而事實上,我比較脆弱,還比較玻璃心。情感比較充沛的人容易被打動,就像是我,看個小說,看個電視劇,遇到感人的戲份就會哭得稀裡嘩啦的。這種容易被感動的性子有時候挺好,因為它會讓我很容易共情,共情到我喜歡的主角或配角身上。
很多人看劇,或看小說,覺得主角或者配角的戲份他不喜歡,劇情橋段他覺得讓他心裡隔應。大部分的人看過就算了,或者吐槽幾句。而我,我會去想如果是我會怎麼做怎麼改變?想多了就想把這種想法寫出來,然後才會有這篇文章。
看過這篇文章的發表時間就知道,它最初誕生于2016年,距今為止已經有五年時間了,我這幾年斷斷續續才寫了這麼多。其實這些年我也看了很多劇,也想去寫,但大多時候卻提不起來興緻。所以隻有一些讓我特别有感觸的電視劇才會想着去寫它的同人,我并不高産,寫文也常常斷斷續續,但是我很喜歡看評論。因為我覺得有人在看着我跟大家分享我寫的故事,我希望你們能給我些相對正面的回應,就算是批評,希望也能稍微委婉一些。
會這麼希望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我的性子。感情太過充沛的話,從外界得到負面的反饋,就會讓我變得情緒低落,而當我感知到了正面的回應,或者鼓勵或者期待,然後我就會更有靈感。
我看了評論,大家都不太喜歡我的真朋友那一段故事,說實話,我也不喜歡。我也曾想過要不要把那段文字給鎖起來,不讓大家再看了,隻是想想我當時寫文的時候,我那段時間的心情确實不好。我寫文很受我個人情緒的影響,不同時期寫文的風格也會有所改變,可能這段時間我是過得比較開心,或者正在甜甜戀愛中,就會寫得比較甜蜜,我當時寫第一篇的時候就是這樣子。後面有段時間,我遇到了特别不好的事情,所以寫的比較壓抑,其實如果把他删掉,或者鎖起來沒什麼影響。隻是畢竟是我那段時間的心情,留下來的話,偶爾去翻翻也能感覺到當時的所思所想。
我說了這麼多,其實也跟廢話差不多,有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想說什麼,但是我從小時候就習慣了寫日記,長大後開始把心思隐藏起來,所以隻能寫故事寫小說,看起來好像不是在寫自己,其實有時候真的是在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