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可是邊城,聽聞那裡是大山腹地民風彪悍,女子都潑辣不習詩書女紅,嫂嫂看起來倒是溫柔娴靜。”下方一粉衣女子接話。
她是柳姨娘的三女,林琪燕。
此話一出,熱絡的氛圍瞬間降至冰點。
周圍的小姐公子哥們大多都眼裡帶着些不屑和嘲笑,林府何等尊貴,和一小城平民女子做親戚,真真是掉了價。
“可曾讀過什麼書呀。”林老太君問。
若瑤有些緊張發怯,耳鰓發紅,不知如何作答,她讀了不少書,可大都是些遊記散文,說什麼好呢?
“《詩書》,《孟子》,《左轉》,孫兒都教習過她,不過她愚鈍,隻是略習得幾個字罷了。”林君堯聲音溫潤如玉回了林老太君的話,又轉身向那粉衣少女道:“倒是六妹,該看些《女則》《女訓》,學學女德了。”
外表玉樹蘭芝儒雅清俊的林君堯,眼裡卻是帶着壓迫和不容置喙的淩厲。
那粉衣女子不敢在看林君堯,拿了茶杯喝水,掩飾自己的慌亂。
這個林君堯,小時候不是任由她們姊妹幾個欺淩的嗎,怎麼這次回來,變的氣場這麼強大。
“堯哥哥如今可是恩科甲等第一名,如今又官至大理寺少卿,教嫂嫂的學問還是綽綽有餘的,六姐姐擔心這些做什麼,還不如想想,今晚的家宴,合不合嫂嫂胃口呢。”林玟圓瞪了一眼那粉衣少女。
“聽聞容州人吃辣,我也愛吃辣,晚間的席面盼得多幾個辣菜才好呢。”林玟圓對着若瑤笑道。
“正是了,兒媳還要照看晚間的席面,楓哥也要吃奶,兒媳就先告退了。”覃氏将楓哥兒抱給一旁的下人,對林老太君道,随即又走到若瑤跟前脫下了手上的镯子,故作殷切道:“這段時間忙着君安的婚事,也照顧不了你夫妻倆,這個紅河玉镯質地溫潤,寓意吉祥,送與你權當見面之禮。”
若瑤連忙伏身行禮:“多謝母親了。”
覃氏一走,長房的庶子庶女們也以幫忙的理由,一起行禮告退了。
林老太君示意旁邊的丫鬟,拿出個紅木的盒子,丫鬟走到若瑤跟前打開,裡面是件疊放整齊的雪白狐皮襖子,領口上的皮毛還栩栩如生,融融溫潤,老太君笑道:“你長在西南,上京氣候比起哪兒冷了不少,不知堯哥兒為你置辦了厚實的衣物沒有,這個皮襖賜予你,入冬時别叫你凍着。”
若瑤聽了慌忙起身,很是驚喜感激涕零的拂身行禮:“孫媳謝過老祖宗。”
這個禮物真是深得她的心,真讓她覺得心裡暖暖的。
林君堯和若瑤二人又和衆人唠了唠家常,領了不少在場長輩的見面禮,林老太君囑咐了兩人些許,半個時辰兩人才出了慈安堂。
本來二人還要去拜見侯爺和林君堯的二叔的,可是侯爺今日在前廳忙着招呼貴客,二叔又在道觀裡整日的修煉早就傳人來說不消去拜見了。
兩人隻好回了逸雲軒,隻待晚間去吃席面就好。
今日回林府,正好趕上了侯爺林裴度的生辰,宴請了不少豪門貴客,就連那麗妃娘娘生的三皇子,六公主都前來祝壽,林府自然是無暇顧及二人。
林君堯回蓉城本就是臨時告假,如今回到上京還有一堆政務要處理。
回到了逸雲軒,這裡雖布局狹小,但收拾得幹幹淨淨,若瑤很喜歡,林君堯給若瑤泡了壺茶,碎碎念的交代了好多事情,親親她的額頭,便回大理寺了。
若瑤不舍的送他離去。
喝一盞茶的功夫,清風便說八小姐林玟圓來找她玩兒了。
林君堯說那丫頭從小父母不在身邊教養,大大咧咧,無心機城府,自己無聊時可與她多親近。
這般想着,若瑤便笑着迎接這個妹妹。
“妹妹怎麼有空此處玩。”若瑤幸運流水的坐在席坐前為林玟圓斟了一盞功夫茶。
林玟圓來逸雲軒可是走了好一會正渴呢,端起茶杯一飲而盡。
“嫂嫂是不知道,前堂的客人到處都是,吵得要命,我正想去那裡躲躲清淨呢,就想起嫂嫂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