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奇瑛和孟琳連忙拉着手推車往後低頭避開,悄悄擡頭看。
來人身着華貴,哪怕隻看一眼,外貌也足夠讓人印象深刻:臉上窄下寬,臉頰的肉墜着,活像植物大戰僵屍裡的倭瓜,身量嘛,五短身材,年紀輕輕腰間就有明顯的贅肉,真懷疑他騎馬時能不能踩着馬镫;皮膚倒還白皙,天生一雙笑眼,隻不過眉眼間有一股子邪氣。
等那人騎馬遠了,衆人才紛紛抱怨:“這又是哪家的纨绔?大白天的縱馬奔馳,這些公子哥兒隔三差五就要來一遭。”
“嘿!一看你就不是本地人,這模樣咱們這兒的老百姓都知道,是禮部尚書家的獨子,聽說是從小嬌慣長大的,平日裡逗貓走狗,可是平康坊的常客呢。”
“禮部尚書家的人就這幅德行?真讓人大開眼界。”
“你瘋啦!”說話的人被戳了戳手臂,“敢說禮部尚書的小話……他可是張家的……”
回去的路上,程奇瑛和孟琳商量:“後天咱們休息一天,咱們這半個月都沒休息,過段時間是清明,如今朝廷規定放七日假,這可是個賺錢的好時機。你覺着怎麼樣?”
孟琳雖然想掙錢,但也想享受,此時懶病發作:“後日我要歇息。清明我也要歇息。雖然隻是早上幹活兒,但早起真的太累了!我感覺自己這段時日都累瘦了!得好好補補。”
“阿兄,我要的嫩母雞你買了嗎?”回到家裡,程奇瑛扯着嗓子問程奇瑜。
程奇瑜聞聲走出書房,回答妹妹:“我可沒忘,我已經殺好去完毛了。今日看家裡以前的松子有些都發黴了,幹脆全都扔掉,去外面買了一小把。”
程奇瑛今天晚上打算做道五子蒸雞。
要說古代哪哪都不方便,沒有wifi,沒有紙巾,沒有空調,但有一點卻是極好的:沒有遭受過現代化工污染,食材都是原汁原味。即使随便從外面買來的雞,也沒有用飼料飼養——吃起來雞有雞味。
五子指的是蓮子、五味子、枸杞子、棗子和松子[1]。母雞去掉内髒,加入紹酒、蔥姜,等到斷血後撈出來,然後吊湯。
程奇瑛用刀切開雞,扣進鍋中,放洗幹淨的五子,用大火蒸一個半時辰。蒸得最後,雞肉酥爛,雞湯清澈,泛着微微的紅色,帶有蓮子和紅棗的清甜。
至于主食嘛,就弄個黃芥末時蔬拉皮。沒有胡蘿蔔,隻有白菜。醬汁用黃芥末醬、醋、花椒,以及——最不能缺少的蒜泥。
程奇瑜在旁邊将黃瓜切成條狀,用鹽腌好。幹拉皮也在鍋裡煮到透明,隻等撈起來。見程奇瑛去喊書房裡的三娘和四郎,他便舀了小半碗雞湯,吹了幾下,顧不得燙便喝了一口。
好喝。沒有放多餘的作料,即使燙也能感覺到鮮甜,這股鮮味停留在舌尖,真是回味無窮。程奇瑜暗自感慨妹妹的好手藝。
三郎和四娘見到桌上擺放的食物,高興地直蹦:“今日又有好吃的新東西啦!”
程奇瑛打好預防針:“這拉皮裡面放了芥末,你們是小孩兒,腸胃嬌嫩,吃不得太辣的,我就隻往你們那兩份放了少少的,”她作手勢,“隻有一點點,不能再多了,你們倆不準撒嬌,去嘗大哥的那份,知道了嗎?”
“知道知道!阿姐你最好了!”
程奇瑜用的最大碗。俗話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程奇瑜自從病好,胃口上了一個台階。再加上平日裡要讀書背誦,更是可怕。瞧着吃得斯斯文文,整整三兩拉皮,碗裡面的東西卻消失得飛快。他吃得眉眼間都是滿足,拿着小碗慢慢喝着雞湯。
等到吃完,程奇瑛問道:“大哥,嗯,等我們攢好錢,你有沒有去書院讀書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