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冷,崔時清越發不愛動彈,無須出門時便愛蜷在暖榻上,吃吃喝喝、自找樂子逗趣。
“春花在趙郎君跟前換了三次茶,丢了一條帕子,趙郎君卻看也不看她,隻命小厮把帕子還了回去,惹得她在屋子裡哭了一宿。”
“你們呢?丢了幾條帕子了?”崔時清掰扯着手中的繩子,戲笑道。
“奴婢的帕子都在屋子裡晾着,一條沒少。”若兮坐在繡凳上,噙着笑把崔時清需要的彩繩遞與她。
昨日是紀舒明的生辰,趙嬷嬷不忘舊主,請了狀元養子趙晉登門送禮,讓他很受用,當即把人留下用飯,惹得國公府中的婢子芳心暗動,吵吵嚷嚷鬧了一日。
把手中的縧子編了個萬字結,崔時清提溜在眼前賞了幾眼,端起茶飲子喝了幾口。眼睛掃過低頭拾掇彩繩的玄魚,随口問道:“怎麼不說話?”
“主子想要什麼?”玄魚慌亂地捧起竹籃裡的繩子。
看着她魂不守舍的模樣,崔時清伸出手指敲了敲膝上的竹籃,彎唇笑問:“你也送帕子了?”
“主子怎麼知道?!”玄魚驚詫地瞪着眼睛。
若兮撲哧一聲,掩唇偷笑。
在小婢子忐忑的目光下,崔時清瞥了一眼若兮,後者見狀收起了笑,挺直腰闆端端正正坐着。
“你把帕子給趙晉了?”
玄魚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紅着臉解釋:“是小花跑去了園子,把趙郎君的衣袍弄髒了,帕子、是與他擦灰的。”
瞅着面頰紅撲撲的,好似熟透果子惹人垂涎的小婢子,崔時清面色如常地問道:“他可有惱怒?”
“趙郎君很好,還幫我尋回了小花。”玄魚的水眸微亮,透着小女娘的羞澀。
趙晉是個清冷的性子,怎會無故相幫?
崔時清好奇道:“你們是舊故?”
玄魚鼓着面頰思考了片刻,“奴婢見過趙郎君幾面,但那時還小呢,後來他便外出求學了,算不得舊故的。”
“怎麼不算了?春花在嬷嬷離府時見了他一面,不也打着舊交之名叙話嗎?”若兮不以為然。
玄魚窘迫地抱緊了懷中的竹籃子,不敢接茬,更不敢多思。
在桑麻之後,崔時清有些拿不準身邊婢子的心思,而玄魚和趙晉更是身份有别,她不想撺掇玄魚為妾,便沒有繼續過問。拾起縧子和一枚舊玉,在眼前比劃了幾下。
“下一步如何做?”
玄魚連忙探身,裝起認真地看着主子編織挂在佩玉上的縧子。
“主子可以把珠子綴上去了。”
“哦,這樣嗎?”
崔時清揪着眉毛,用細繩穿過玉珠,再把舊玉串上,結繩固定好,佩玉的萬字結絲縧便已完成。
“主子的手真巧。”若兮吹捧道。
“好看的。”玄魚連連點頭。
把更換了新縧子的佩玉懸在半空,搖晃了幾下,崔時清眉眼彎彎笑着。
“是不錯,我可真厲害。”
“主子這般用心,公子定會歡喜的。”
崔時清把絲縧纏在指尖,嘴硬道:“誰說是給他編的了?”
“是奴婢錯會了。”若兮讪讪笑着。
玄魚不在狀況地歪着腦袋,納悶道:“這是公子的佩玉呀。”
若兮垂着眸子,沒有吭聲。
她與玄魚本沒有深情厚誼,現下桑麻不在院裡伺候,貼身婢子僅她們二人。親疏有别、自是希望得寵,故而見玄魚犯糊塗,也無提點之心。
“你真機靈呀。”
崔時清沒好氣地斜乜着玄魚,後者卻歡歡喜喜地應下。
對于小婢子的遲鈍,崔時清習以為常,便懶得與其計較,把玩起掌心的佩玉。
尋常的青玉,比起之前被她取走的司南佩要寒碜許多。
和田白玉溫潤無瑕,更适合他。
私庫裡有幾塊玉料,讓人取出來?
他喜歡什麼圖紋花樣呢?
想了半天也沒個頭緒,崔時清不由輕歎了一聲,若兮見狀思忖着溫聲開口。
“主子是要随身佩戴,還是存入匣中?”
“把妝奁上的香袋取來吧。”
崔時清把縧子卷成圈,放入熏過竹香的荷袋中,雙手捏着猶豫了一下,把荷袋系在了腰間。
“讓人在院外候着。”
“是,奴婢這便去。”
若兮明白崔時清的話外之意,立即起身出門,玄魚也跟着忙活起來,收拾着矮幾上的彩繩剪子。
看着還透着稚氣的小婢子,崔時清忍不住提醒道:“趙晉可說了何時歸還帕子?”
玄魚懵然道:“似乎未說。”
崔時清抿了抿唇,正欲多說幾句,若兮匆匆走了進來。
“主子,教坊司的許娘子來了,說是有事相求。”
看着若兮掌心的南海珠子,崔時清靠在憑幾上,點頭示意。
直到耳邊傳來動靜,崔時清也把視線從南海珠子上移開,落于眼前這位不卑不亢的魁首娘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