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身子骨也下不了田,兩畝田地也就賃給旁人了,指望着一年分些出息夠我母女二人過活。靠這兩畝田地日子過得也艱難,隻得想法子尋些掙錢的路子,如今村裡家家戶戶都養雞,我便想着收了雞蛋進城裡賣,亡夫生前常給人念字讀信,故在村裡口碑尚好,我又因此前的事兒引了不少同情,不少人也願意将雞蛋先賣給我,畢竟換到手的都是錢,我這一月也能攢下幾個銅闆,一來二去有了本錢,再後來這些雞鴨我也都收了。”
阿桃聽着隻覺得餘香織是個頗有勇謀的女子,心裡也生出幾分欽佩,看了眼貓兒,小姑娘名字是用心起的,又起個賤名壓着,若非變故,想來這一家應當十分美滿。
世間父母,有似原身父母那樣将親生孩子推進火坑,卻也有為子女殚精竭慮勞神傷心,思及此,心内難免唏噓,面上倒不曾顯露。
在這年月能狠下心拉下面子做到餘娘子如今這個地步甚是難得,甚至她隻是說打算做些小買賣甚至不知道往後是個什麼情況,餘香織便抓住機會想往後合作起來,阿桃倒也沒覺得不行,畢竟她這裡雞蛋價兒也比尋常攤子便宜幾分。
商量好價兒,阿桃便也答應若往後買賣能做起來,這雞蛋鴨蛋還有那些雞鴨都從她這兒進。
母女二人聽了都十分歡喜,連到道了幾聲謝方才出門去了。
她如今雖說在這小小觀南縣城并不顯眼,但這鹵料畢竟是往後安身立命的本錢,因此去買鹵料時分了幾家藥材香料鋪子,方才将所有的鹵料湊齊。
元宵雖過完了,但街上依舊人來人往,那些賣吃食的鋪子也吃香,阿桃看了一圈,賣鹵味的不多,許是味道不行,去買的更少,連買賣茶葉蛋的都沒見到幾個,一番考察下來,心下也有了本賬,對這鹵食買賣增添了幾分信心。
她是準備開始就擺個不固定的攤子。
早起去耗個位置,白天擺攤子,太陽落山就回去準備第二天的食材,先攢夠銀錢,若生意平穩,再去看那些固定的攤子,真賺到銀錢,到後面攢個鋪面。一步步來嘛,隻要辛苦些,總會一一實現的。
買的半籃子鴨蛋叫阿桃腌了,想到淌着黃油的鴨蛋黃,阿桃忍不住咽了幾口口水,壇壇罐罐買了許多,昨兒就洗過在院裡晾幹了,今兒用來腌鹹鴨蛋正正好。
鹹鴨蛋要先用燒酒滾了再腌,這樣腌出來不會臭,還格外香。
鴨蛋腌完,阿桃又出門買了些豆幹豆皮結。今兒材料都買回來了,等明早起來再鹵就行了。
食材備好處理完,阿桃又開始将竹簽子用開水都煮了兩遍再曬幹,山裡竹子多,阿桃先前準備做鹵味生意時就叫常平安幫着劈了不少竹簽,這些竹簽用來穿鹵味再合适不過來。
手裡活計忙完,阿桃又進屋将繡筐拿出來在院裡做繡活。她一個人吃的就随便了,晚上糊弄過肚子早早便睡下了。
外頭雞才叫到第二聲她就醒了,一醒就将雞蛋煮了然後去洗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