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諸朝看我直播鄉村生活日常 > 第6章 李斯與書同文4

第6章 李斯與書同文4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林菱不知觀看直播的觀衆有異,她隻是有點驚訝地發現直播人數上升到了數百人,但直播評論卻寥寥無幾,方才隻有一個路人進來問了句:“老爺爺厲害啊,還會寫篆書。”

她就出聲解釋了一下,然後就再沒人問了。顯然那個路人不感興趣又劃走了。

林菱還有點奇怪,感覺是不是老家網有點卡,留言被吞屏了?但也不至于全吞了吧?因為她剛開時就出現了一陣卡頓,随後又好了。但爺爺已經繼續往下講,她的注意力又被吸引了過去。心裡想着回頭下播以後問問在線客服好了,便不再過分糾結。

【在李斯創造小篆之前,咱們先來了解一下,當時秦國使用的是什麼字體?有沒有人知道?舉手告訴爺爺。】

劉邦笑嘻嘻地舉手搶答:“當然是籀文!”

呂雉無語地斜了他一眼。真沒見過還有這樣上趕着自認孫子的……

【關于咱們國家文字的曆史演變,大家可以當做課外知識來積累,雖然考試不考,但以後寫議論文時也能用到。從我們的文字演變史來看,小篆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分水嶺,在小篆出現之前,我們将經常提到的甲骨文、金文都籠統地稱之為大篆,但每個諸侯國的寫法都不一緻。在秦統一六國之前,天下文字被分為四大派系:齊系、晉系、楚系鳥蟲篆、秦系籀文,也叫石鼓文。而其中,與六國文字差别最大、最原始的就是秦國文字。當時六國瞧不起秦國也是這個原因,秦國雖強盛,卻受六國鄙夷為西蠻,就是因為秦國文化不昌、隻知兵戈的緣故。[注3]】

楚國故地泗水項家。

項羽正跟叔父項梁躲在自個家中的竈房裡偷偷摸摸觀看仙迹。

外頭的秦吏正四處搜尋能瞧見仙迹變幻的人家,項梁素機敏,便裝作什麼也不知道的樣子,躲開秦吏耳目後,便一邊在家砍柴做飯,忍着不仰頭去看,隻用雙耳聽仙迹所言。

才十一歲的項羽聽見仙迹說“秦國文化不昌、隻知兵戈”,忍不住與叔父耳語道:“仙迹說得果然在理,秦人不就是如此野蠻麼?”

項梁瞥他一眼,用嚴厲的眼神示意不許他再談論,自己卻忍不住短暫的擡頭望了眼仙迹,垂下眼眸時,雙眼燃燒着希望。

項家世世代代為楚将,楚國雖滅,可項家忠心不改!仙迹降臨項家,左鄰右舍唯獨他與項羽能觀天際,這是否預示着項家終能推翻暴秦複立楚國?若是如此就好了!

仙迹說起暴秦二世而亡時,他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刻到楚王墓前大醉三日又大哭三日!楚國有望了!

這時,又聞仙迹徐徐道來:

【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但六國人各說各話、各寫各字,各地奏疏遞到秦始皇面前,個個都寫得不同,就好比同一個班級裡,有人作業用英文寫、有人用日文寫,還有人用中文寫,你說批改作業的老師煩不煩呢?不僅秦始皇看不懂,各地官吏多是六國世家弟子留任,他們也看不懂秦始皇下達的召令,政不通人不和,那如何管理一個國家呢?所以書同文勢在必行也急不可待!除此之外,書同文還有一個重要功能,便是以此斷絕六國文化存續,以後世世代代都習秦字、學秦令,天長日久誰還想得起原來的六國?大家以後都是老秦人。這就是這場文化改革運動的重要内核:文化融合、文化認同!】

【來,孩子們都看看,這是大篆的“馬”字,這是小篆的“馬”字,看出什麼不同了嗎?我們對比古秦字與小篆,很明顯能發現,李斯在創造小篆時将大篆扭曲、傾斜的筆畫全都拉直規範,讓字顯得穩重,也讓每個字都能大小一緻,同時讓左右不均的字都盡量對稱,這樣就顯得特别整齊,單字或許不那麼明顯,爺爺多寫幾個小篆字給大家看看——這是李斯的《峄山刻石》原文,大家看見了有什麼感覺?】

這題他們會!孩子們紛紛舉手:

“好整齊!”

“很端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