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8年12月13日,尤裡烏斯二世離奇去世,有趣的是,這樣的死狀同亞曆山大六世十分相似,而他臨終前的遺言更是直接指認路易十二世是謀殺他的兇手,如若他所說是真,那哪怕是昔日腓力四世将蔔尼法斯八世綁架劫持百般淩辱令其數日後即憂憤而死,也不及此舉的駭人聽聞!
尤裡烏斯二世和蔔尼法斯八世不一樣,前者在得罪法蘭西國王之前就樹敵無數,且有通過賄選成為教皇的嫌疑,而尤裡烏斯二世雖然也有不端行為(比如他的三個私生子女),但和此前幾任教皇相比,他已堪稱道德楷模,況且此時的教皇不論是在意大利還是在歐洲其他地方都有不少支持者,不論是出于利益還是情感,他們都不會輕易饒恕路易十二世的罪行。
在路易十二世的敵人眼裡,這更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他們立刻發來無數的聲名和譴責信力圖坐實路易十二世的罪名,他在國内的統治也岌岌可危,或許人民對他一直以來的仁政心存感激,但同樣,他們對他數次興兵意大利卻空耗财力無功而返的事實也頗有怨言,更何況是國内那些桀骜不馴的貴族們。
不論心裡是何想法,他們都或明或暗地強調着路易十二世的謀殺罪行,這令路易十二世感到空前的壓力,以至于接近精神崩潰,就連他親近的廷臣也不敢輕易接近國王,這個時候,他的王後,布列塔尼的安妮站了出來,她獨自一人來到國王的房間,勸說他重新振作,也許國王并不會聽從她的勸說,但無論如何,這時候總要有個人站出來,王後至少沒有對她的丈夫置之不理,對現在一片混亂的法國宮廷而言,這是一件好事。
,
回顧自己的一生,布列塔尼的安妮隻感到無盡的疲憊和痛苦,懷孕,生産,流産,死産,她不斷地重複着這四件事,仿佛她活在世界上的唯一意義就是做這四件事。
她父親在臨死之前曾要求她發誓保障布列塔尼的獨立,她也确實将此當做矢志踐行的誓言,然而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不是一件可行的事,和勃艮第的瑪麗一樣,她剛繼位就面臨被迫與法國國王結婚的威脅,如果她一生中曾經有過什麼獲得幸福的機會的話,那就是成功逃出南特、和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舉行代理婚禮後。
他是羅馬人的國王(1),在和勃艮第的瑪麗的婚姻中循規蹈矩,以她的意志為主導而不仰仗着丈夫的身份為所欲為,已經有了繼承人,這可以保障他們的孩子享有帝國的庇護而不至于被帝國吞并,據說他還很英俊,同時能征善戰且多才多藝,這些因素足以令她在念完婚禮誓詞後快樂地暢想幸福的未來,然而她并無勃艮第的瑪麗的幸運,幾乎是婚禮結束的同一時間,她便被圍困在雷恩,當查理八世的軍隊進入雷恩後,她曾經渴望擺脫命運的努力便可宣告徒勞。
和查理八世的婚姻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他逼她在任命他為布列塔尼代理人的文件上簽字,禁止她使用布列塔尼公爵的頭銜,名為王後實為囚徒,他那個專斷的姐姐,博熱的安妮,毀掉她幸福和自由的主謀,則理所當然地執行着本屬于王後的權利并對她進行規訓,她還無法釋懷對奧地利的瑪格麗特的愧疚,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勃艮第的瑪麗的女兒,那個小維納斯一樣的女孩,她本該成為查理八世的妻子,她還是個小女孩時就離開家人來到法蘭西宮廷,如果不是查理八世,她們原本都可以幸福,不同的是奧地利的瑪格麗特在經曆了近兩年的扣留後終于還是回到了父親身邊,嫁給西阿斯圖裡亞斯親王和薩伏伊公爵,甚至能夠在母親和哥哥的領地主政,她獲得了幸福和自由,而她注定會永遠困住這頂後冠中。
查理八世死了,路易十二世又來了,上一個丈夫毀棄了婚約,這個丈夫索性直接抛棄了妻子。路易十二世或許不像查理八世那樣蠻橫專斷,但也同樣施加給她無盡的苦難和痛楚,在經曆了阿基坦的埃莉諾帶給他們的屈辱和實打實的領土損失後,他們決不允許嫁入王室的女繼承人還妄圖改嫁或擺脫控制。
她要生孩子,生了一個孩子以後還要生第二個孩子,當路易十二世認為她不能給他帶來一個兒子時,他第一反應也是确立昂古萊姆的弗朗索瓦為繼承人并将他和他的母親薩伏伊的露易絲接入宮廷,她曾對此表示抗議,而路易十二世并不理會:“親愛的,雖然我很希望我們能有一個繼承人,但也許上帝不會賜予我們這樣的幸運,她可能會是國王的母親,國王不應該離開他母親的幫助。”
他相信薩伏伊的露易絲,但不相信她,他不相信她會忠誠地維護她的女兒女婿以至于犧牲自己家鄉的權益,而事實上,她也确實對得起他的“信任”,法蘭西宮廷從沒有給予她自由和幸福又為何要求她做一個忠誠的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