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便是盛大的登基大典。整個宮城還沉沉地包裹在黑幕中,所有的人都忙碌起來了。每一宮都燭火通明,讓整個紫禁城燦爛得可比天上明星。
胤禛在衆宮人的簇擁下換上造辦處新制的明黃五爪金龍袍服,他一邊穿上,一邊用手摩挲可觸及的每一朵祥雲、每一寸缂絲。不覺回憶到先皇離世後,重新安排某些機要職位時,自己曾點了諸個最貼近自己的活兒給胤祥,他從容接了,并未推卻那些他也不甚熟悉的,隻是又補充道:“哥,我想管造辦處。”胤祥沒有多餘的解釋,胤禛一下就了然了。胤禛知道,胤祥對各類珍奇玩意兒都很感興趣,也有許多獨特的見解,對于這個集聚了全國最精巧工匠的機構應是心向往之的。于是他也當即就答應了。隻是當這一天,胤禛親自穿上這無可挑剔的朝服,發現每一寸材質、每一個邊角、每一片色彩、每一道織造全都完美地實現了自己的期待,他腦中又冒出個念頭,隻有胤祥才能這般合自己心意,他掌管造辦處莫非是為了自己?這一念頭剛在腦中一産生,胤禛就按捺不住喜悅,面上愈發歡暢。旁邊的太監隻道平日裡沉穩的皇上在今兒這個好日子也藏不住情緒了。
從此胤禛的起居用品全由胤祥把關,造辦處的所有物件都經王手。但也有一次例外。那是一個冬月,胤祥短暫出宮去了,造辦處自作主張地送來一件瓷器。胤禛第一眼就沒看上,命人把它拿下去。轉念一想,又說将此物先留下。一兩個時辰後,胤祥就回來了。剛踏進養心殿,不等聊此行見聞,就看到胤禛桌上十分不協調地擺着個醜瓶子。同時,胤禛擡起頭來,藏不住笑意地站起,幸福地說道,“我的王子終于回來了。你不在養心殿時,真是沒什麼如意的。”胤祥眉眼一勾,回道,“皇上日理萬機,當然時時有叫人疲憊的事兒,和我在不在也沒什麼關系。”胤禛回身指着桌上的瓶子抱怨道,“可是你一不在,就連造辦處的人都拿這樣不堪的瓷瓶來糊弄我。”胤禛裝作一副不講理的樣子。“哥哥,這青瓷瓶是我前月繪給造辦處做的,我看做得不錯,不知道是哪裡不夠滿意?”胤祥在炕上香桌前坐下,順手給自己倒了一杯茶。
胤禛臉上不禁劃過一絲疑惑,猜着胤祥何時偷偷畫的,又将那瓶認真托起,仔細端詳起來。雖然不符合自己的審美,但胤祥和自己待久了,眼光是也不差,再說了還有心意,胤禛越看越喜歡了,待胤祥品完這杯茶,已是答到,“果然是王的巧思,我方才隻是說造辦處的人未能将吾弟設計的瓷瓶燒制得更透亮些,敷衍大意。”繼而小心放下那瓶,走到他寶貝王子身邊道,“果然還是和王弟一起看,才知這瓶真顔色。”胤祥漂亮的鳳眼眨了眨,轉頭向胤禛輕聲道,“此行見紅梅雪景,兄長不在,确少了些滋味。看來下次還要趁雪下得正好時,趕緊回來才是。””一邊從袖中拿出城外所摘紅梅,插入那瓷瓶中,相映成趣。後來,造辦處的人都收到了親王的口谕,凡王所進,皆需經王覽閱後,方可呈至禦前。正當他們感到惶恐不安時,又收到了皇上身邊總管送來的賞賜,道是皇上覺得那青瓷瓶甚是可愛,令他們一時不知下次該如何是好。
?當下,終于完成一系列穿戴。吉時已到,胤禛頭戴金螺钿镂空金雲龍嵌東珠朝冠,身着明黃九龍袍,步出養心殿。大駕鹵簿早已備妥,旗幡儀仗各色各樣鋪排盛大,由二十八人擡的綴有精美漢白玉的辂車穩穩等候,騎馬侍衛等共三千餘人立于破曉之中。日将升,一束曙光溫和地穿透養心殿的前庭,在四面環繞的紅色宮牆之中,浩瀚的天宇之下更顯風光壯麗。胤禛簡化了拜見太後的禮儀,他心中清楚他的生母并不為自己喜悅,沒必要去自讨沒趣,百年後也不必相見九泉,自己有胤祥一個親人終身足矣。大駕直往保和殿方向而去,随後至中和殿升座。殿内庭前,群臣身着整齊的朝服,依照品位從殿内排到殿外等候。見皇帝到來,衆人紛紛拂袖跪下,一齊向新皇行三跪九叩之禮。
皇帝登上禦座,禮部尚書張廷玉導引大學士馬齊升東階,跪正中北面。尚書從案上奉寶授大學士,大學士向皇上獻寶緻辭:"皇帝君臨萬國,諸王文武群臣不勝歡汴。"語罷,衆官員再次一齊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禮。禮畢,皇帝即起身,移駕太和殿。不知為何,叩首俯身的衆官員在擡頭之際,都感到皇上離開的腳步變快了,似乎趕着去見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