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金縷衣[清] > 第5章 入宮會議

第5章 入宮會議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新登皇位,一切尚待從新接手規制,每日聖上都傳谕内閣九卿、六部、大學士等處理大量遺留問題,身心難免疲憊。好在身旁坐着那人眉目清俊,休息片刻,擡頭一望,胤禛的疲乏便消去許多。隻是胤禛也不由心道,在這壽皇殿日日批折也不是辦法,晚上總要回宮,于是心生一計,暫解思念之情,準備命擅寫真的畫師來給王弟畫幅最新畫像,挂在自己殿裡也好。胤禛端起身子,對旁邊低眉批着折子的怡親王道,“弟,我忽想起先皇之前雖有一些畫像,但年老時卻無,如今還需留聖祖之容與後代供奉,由你代傳莽鹄立作一幅,可好?”胤祥停筆,面帶疑容地看向胤禛,心道不知兄長又是心血來潮些什麼,明明先皇既有畫像與現在相差也不算太大。不過繪制畫像确實屬于自己管的造辦處的活兒,于是應下,稱半月内可辦好。

這日,胤禛傳召一些王公大臣來宮中議事。胤祥也因此并未與皇帝同去壽皇殿守候,辰初一刻到了午門,無需等待便聽到了傳召。胤祥正準備從右門進,忽覺旁邊走來兩個熟悉的身影,雖有幾分相似,但相當容易區分。一人身着暗黃色五爪蟒袍,高大而健壯,膚色白皙,面容溫和,看似是個好人;另一人則更為高壯,皮膚黑上幾度,身着深藍色四爪蟒袍,神态看似不羁,實則兇悍。來人正是胤禩(八)與胤禟(九)。

胤祥和此二人如今關系微妙。胤禛在登基前,不顯山不露水的,大概是為了給自己留退路,采取了敵在明我在暗的策略。但此二人明目張膽地支持胤禛的親弟胤祯,之前一度為了能把胤禩推上皇位,也是在明争暗鬥中有意無意地傷害了胤禛、胤祥不少,但還不算徹底撕破臉。然而,如今胤禛登基,一切輸赢成敗已成定局,素來與胤禛不和的胤禩自然覺得以後自己的日子不會再好過。而看不出胤禛在謀劃此事,一直對胤禩鼎力相助的胤禟,如今心裡也盡是對胤禛蒙蔽他的不滿,面上順從接受,心裡痛悔己方失了先機。至于胤祥,小時算個玩伴或弟弟,自從當初被安排和太子親近後,便遭受了這兩位兄長多次直接或間接的中傷,從此沒了什麼友善關系,隻能勉強打個招呼。之前又是胤祥在西直門絆住了他們去暢春園争取最後的機會,他們當然更憤恨了。不過在他們心目中,胤祥終究隻是個支持對了人因而飛黃騰達的十三阿哥,所以再怎麼裝作尊重,也隻會顯得虛僞。

然而,胤禩一貫被人稱賢,受人愛戴也并非沒有道理。他與人來往總是彬彬有禮,即使私下裡關系劍拔弩張,表面上也能維持兄友弟恭的姿态。更為直率,且凡事都以胤禩為先的胤禟,則會将胤禩不便言說的言辭,以及不好表達的惡意,借兄弟和睦的玩笑話刺向來人。兩人貌似已在此等候多時,竟然主動地前來打招呼。胤祥如今畢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身份,對方也不敢等他先行招呼,胤禩故作謙虛狀,先一步開口道:“十三親王有禮。”胤祥并不為這帶着挑釁的稱呼不快,也從容回:“八親王安。”胤祥特地不經意地将“八”字讀得清晰了些,畢竟這個數字确實不算好聽,氣氛果然有些許尴尬,卻又突然被一旁的胤禟打破,“素聞十三親王如今位高權重,然而腿疾頗有不便,難怪到得如此剛好。從午門到乾清宮路可還長,不知王爺能否及時趕到。”

胤祥亦不為這番酸話所動,輕松地轉向說話的胤禟,仿佛此刻才發現了他似的:“這不是八親王旁邊的九貝子麼,方才沒注意,多謝兄長挂念。我素來習慣準時,腿疾早已無礙,倒是聽聞八親王的腿疾如今時常發作,還是多加注意得好。”胤祥那雙精緻的鳳眼帶着些微鋒利,眉目間滿是雲淡風輕的喜悅,又看向胤禩。胤禩則回以溫和一笑,深知這話中自有玄機與暗示,在午門前也不便再多言,看了一眼胤禟,暗示他也不要再多話,兩人沉默地準備往宮裡去了。

三人自成一行地走着,後面還跟着些王公,進了午門右面門,過金水橋,又彙進來其他大臣。接着,一行人在禮儀官與侍衛的牽引下,穿過太和門又三殿,在天色初亮,宮城紅牆逐漸鮮明之時,抵達了乾清宮的前庭。

紫禁城在這冬日清晨顯得格外凄冷,宮牆深邃,地磚冰涼,天地的寒意侵襲着心肺,空氣中夾雜着不少特殊材質的寒香,讓人既感寂寞,卻又莫名地身心舒暢。多少前人曾在此展開鬥争,演繹勝負,最終,隻有極少數人的名字被镌刻在史冊之上,得以長久地享受這種靜谧的輝煌、孤獨的華麗。這帶着曆史積澱的冰冷香氛不由激起胤禩内心的不甘,一旁的胤禟仿佛也心有靈犀,剛剛被現實擊倒的妄想再度騷動起來。而胤祥隻是面色沉着,讓人看不出一絲情緒。日光掠過宮牆頂部,穿透曆代塵埃,溫柔地照在他那清瘦白皙的側臉上,被高挺的鼻梁擋住,在另一側投下了淺淺的陰影。天氣過寒,密密的睫毛上蒙了層水汽,在溫和的陽光下發光發亮,細長的眼尾微濕,猶如帶淚,為這張清俊的臉龐添了幾分柔情。他心中隻道,宮中太冷,不知一個鼻煙壺是否夠用,又思及身旁二人心中鬼胎一時難消,為乾清宮的那位兄長隐隐擔憂,不覺眼神又冷了一分。

這是胤禛登基以來第一次将衆人召來讨論各部法度,順便确定一些先皇後事。胤禩、胤禟等人雖心中仍有不甘,也知大局已定,自然謹慎再謹慎,在朝上并未發表多餘意見,但無奈總有一些大臣有意無意還是流露出對八親王的欣賞。胤禛倒是并無他感,胤禩善做好人也不是一日兩日之事,朝中尚有影響在所難免,不過都是強弩之末,要是突然都沒了影兒,自己還要更看不起這朝廷。

在其位謀其政,胤禛從前就不太把胤禩等人放在眼裡,他們看不出來自己機會渺茫,可是胤禛看得清楚,如今更不會在意朝中究竟誰是所謂八皇子黨人,比起先皇,胤禛自信許多。他絲毫不覺得自己的臣子有多大能耐與膽量,敢輕舉妄動,所以對胤禩等人,胤禛隻準備一視同仁,有用則留,無用則去。之前聽聞的那些貪腐醜惡之事自然要通通查處,勾結謀利的行為也是決不容忍。胤禛并不在意天下人怎麼說,說自己一開始要故作大度地包容胤禩等人,接着慢慢找茬剔除麼,胤禛都能想到下面的人會如何揣測與散播,但他是無所謂的。他有自己的原則,與之相容的就留着,不相容的,是誰也可以果斷摒棄。如果胤禩及其相關的一切不合法度或使自己煩惱,胤禛是準備好随時懲治的。所以胤禛坦率地表示,自己可以不計前嫌,念八親王有些才幹,願委以重任,望八親王不要讓自己失望。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