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十日後,胤禛收到了如意館送來的胤祥畫像,聽說這還是十三親王自己主動要求的,胤禛更是歡喜地将弟弟的畫像親自挂到寝殿榻邊的牆上。那面牆是殿裡日光照得時間最長的地方。他不想再看到一點胤祥的暗淡遭際,胤祥本就該擁有世間最好的一切。胤禛退後幾步,靜靜癡立,凝視着那幅畫像,感慨畫中人還是那個精神無限的少年,恍如從未改變,眉眼間沒有受挫的軟弱,而是如水一般,流露出以柔克剛的溫和。
胤禛不禁陷入回憶。那年,胤祥從備受寵愛的位置跌落下來,胤禩等人更是落井下石,動搖了先皇的信任,使得胤祥被拘禁了幾日。胤禛永難忘記,自己視如珍寶、愈發脫塵的胤祥,被冤枉、懲處成那般無力、潦倒的模樣。胤祥是自己從暗室抱出的,在暗無天日的禁所裡,那樣單純的少年陷入黑暗。他柔順的眉眼低垂,縮坐在一個勉強夠得着光的角落,仿佛已經用盡了一切努力去支撐自己僅有的體面。
冷靜自若地用盡解數的胤禛說服了先帝,然而在釋放胤祥之時,他卻前所未有地心慌到了極緻。胤禛也未曾料到自己會有如此不知所措的時刻,他輕輕護着胤祥,極其小心地将他抱回光裡,生怕自己稍微用力都會将弟弟碰碎。然而,那天帶他回雍王府,胤祥全程一句話也不說,隻是一開始擡眼對胤禛淡淡地笑了一下,輕輕喚了句“哥哥”,晶瑩的淚就在那雙漂亮鳳眼的眨動之間墜落了。胤禛的心跟着疼了,真是難得,從來不哭的胤禛也滴下了一滴淚,落在胤祥微閉的眼皮上。從此,胤禛便再也不想離開胤祥半步了,自己這個弟弟從小沒了母親,脆弱又一路逞強,為了多少不必要的人和事付盡真心,終于還是把自己傷透了,自己是再舍不得他如此折騰自己了。胤禛知道胤祥傷的不隻是身,更是心,自己小心維護起的胤祥的快樂,不知要用多長時間才能重新彌補完好。
果然,胤祥在那之後,郁郁寡歡了好長一段時間,原本看似要好的兄弟全都和胤祥疏遠了,他也沒興趣再出現在衆人眼中,甚至堅決要回府住一段日子。一直想當最體面、最耀眼那個的少年,開始自甘暗淡了。胤禛出于擔心,幹脆派人前往阿哥府探查,最後得知,十三阿哥夜裡總睡不好,常在書房前的台階上呆坐幾乎一整夜。胤禛不願再縱容胤祥這樣的自由了,親自再把胤祥強抱回了雍王府,從此日夜養在自己身邊。
好在胤祥是個心中有光的少年,胤禛日夜陪伴着他,用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讓他逐漸明白這宮中并無真情可言,揭穿了所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假象,再用愛慢慢關心澆灌。終于,某一日,胤祥破滅地看向胤禛,趴在胤禛身上大哭了一場,此後逐漸走出了陰霾,堅定不移地跟在胤禛身邊了。胤禛好佛法,又因圓明園是自己園子,故自号圓明居士。胤祥在這段日子與胤禛論道了不少,胤禛誇他有悟性,他快樂地自号朝陽居士。實際上兩人即為一月一日了。
這事對胤祥的影響并非完全消除了。更讓胤禛擔心的是,胤祥從小體弱,母親、妹妹都不長壽,他自己也一度患過腿疾。此事一出,前前後後一月左右的内心折磨将他的身體摧殘了不少,氣虛身嬌,易患不适。胤禛遍求名醫為胤祥調養,好在如今成效不錯,隻是謹慎如胤禛,心頭還是總有根弦繃着,胤祥一日不在身邊都讓他擔心。
有多心疼也就有多憤恨那些害了他的人。胤禛恨先皇,胤祥是個從小會嗅着先皇腳印爬的孩子,那樣單純地将真心全付。稍大一些時,則不管不顧地從各方面磨練自己,即使沒那麼喜歡那些虛僞的文治武功,也要拼命練出成效,隻為讓父親開心驕傲。而這位自稱父親的先皇,對一些事情的熱情持續不久,卻對别人的要求遠超對自己的,信了他的人就要遭大罪了,畢竟,先皇如何都有無數人的吹捧,其他人隻有真實水平罷了。然而,再努力也無濟于事,在先皇數不清的兒子裡,他一直最愛的還是那個隻會觊觎他皇位的太子。當然,大家也并非真正愛他,可是胤祥毫無他念地愛他,為何反而會被随便喜愛過就抛棄呢。胤禛恨先皇,毫不努力就憑天生的優勢博得了胤祥的真心,恨他不知恩不知足。胤祥不過是沒自己會算,不夠會裝出先皇想看到的真心,就要那樣被辜負嗎。胤禛暗暗替胤祥痛心,也替他憤恨,于是有意讓與先皇有過節的馬齊來修訂聖祖實錄,隻求有人能将他的刻薄寡恩盡可能寫全了,不求貶損,隻求客觀。而那些屢屢因為與别人的争鬥而加害胤祥的胤禩等人,胤禛也時刻等着好好償還他們這些罪孽,等時機到了,就要百倍千倍地讓他們遭。
十一月在景山中與胤祥度過,聊解思念。到了十二月,這番聯結又斷了,胤祥也隻是在宮中有事時會來向胤禛請個安,請罷便離開了。畫像為胤禛提供的慰藉不過□□日,十二月初九,胤禛遷居到修繕好的乾清宮西邊偏僻些的養心殿,加快了自己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