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二月二十三,大行皇帝百日大祭禮,雍正率領諸位皇子、王公大臣,在壽皇殿外一齊舉哀。吸收上次的經驗,胤禛已經提前傳旨禮部以後将怡親王胤祥都安排在離自己最近的位置,于是胤禛全場都可以用餘光關心到對方。
大概是這幾日勞頓太多,大祭禮結束,胤祥便病了。禮儀剛剛結束,他就對近在咫尺的兄長面目些微蒼白地告了退安,轉身準備回府。胤禛哪裡看不出對方身體出了點問題,自己這位弟弟不到把自己徹底燒光,都會沉默着硬撐地把當前的事做完。胤禛一下輕輕抓住對方的手,将胤祥摟在自己的臂膀裡,低頭對對方低聲說了句:“王弟病了,去養心殿養。”又派人通知怡親王府,怡親王要在養心殿呆上幾日。怡親王福晉兆佳氏,是個安分守己的,對此事見怪不怪,接了消息什麼也沒再多問。無奈怡親王長子弘昌是個管不嘴的,低聲抱怨到:“這日日将父親扣在宮裡,早晚要累死他。”福晉以目示意弘昌不要再亂說話,心裡想王爺在宮裡待完回來總是很開心,待宮裡應該并不操勞,反而能逃了家裡的折子,也不再多想,回到房中看顧自己的小兒子弘曉去了。
壽皇殿口,胤禛擁扶着臉色煞白的胤祥,往親王轎子走,讓自己的步辇在後面跟着。還沒離去的衆人,見到此情此景想法萬千。站在親王開頭的允祉感到胤祥又是瞎矯情,博皇帝聖恩,其身邊的恒親王則念難怪胤祥昨日要帶着圍脖,身子果然不好。兩人身後的廉親王想着果然皇帝不過是利用胤祥,才讓他累成這樣,身邊腿腳天生有疾的淳郡王則感慨腿病磨人,為對方輕輕歎息。隻有莊親王允祿感到一絲害怕,先是疑惑皇帝如此特殊對待胤祥怎麼還是累倒了,又想到不會是造辦處的事太忙了吧,暗自擔心皇帝降罪自己。皇子中,三阿哥弘時與他人不同,沒張望離開的皇帝與怡親王,而是把眼光投向廉親王,感慨誰都不如這個叔父苦。五阿哥弘晝臉上露出了擔憂的神色。站在兩人身旁的四阿哥弘曆則是觀察衆人的表情,心道皇帝未免太過偏愛這位叔父,一點皇帝架子都沒有,如果是自己就不會這麼偏頗。王公身後的諸位大臣,見此場景,大多都心中感慨怡親王身體不好,還過于辛苦,果真是皇帝常挂在嘴邊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