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會考府這件大事,胤祥又從容走到戶部。官員們紛紛放下了手頭事來請安,胤祥很快給他們免了禮,讓他們忙自己的。戶部官員就是從容許多,不會遇到會考府的為難事。會考府是胤禛新立之部,其中官員沒有其他部的位分,還要和有着很大勢力的貪污官員們抗衡,自然難做許多,胤祥也是理解胤禛的意圖,理解那些官員,才會自己在那做了保證。在戶部,胤祥就準備随便轉轉就好。走到尚書的位置,胤祥才突然意識到戶部尚書已不是孫渣齊了,而正坐着禮部尚書張廷玉。胤祥看到張廷玉,不知為何反而有種被看破的奇怪的害羞,隻好不失溫和地對擡起頭來的張廷玉一笑。
張廷玉覺得怡親王難得一來,還對自己示了好,連忙在一堆折子裡翻找出一個需要遞給皇上還附好王爺的名的折子:“戶部等衙門總理戶部事務和碩怡親王臣允祥等謹奏為報明旱災等事……”遞向他敬重的怡親王:“王爺,此折還需您上呈皇上。”胤祥收到折子也是沒想到,自己在戶部也會有用武之地,便拿出了一些責任心地接過來看。一看,原來已經是寫好了自己名字的一個并無甚多意義的折子。胤祥知道,戶部有不少折子,是以自己名義遞給胤禛的,不僅是對自己名義上的領導的肯定與尊敬,同時也多半因為胤禛奇怪的提醒。但今日如此境遇下拿到,胤祥還是有些慚愧的,很是有禮地對張尚書道了句:“有勞張尚書。以後你辦的,不用特意署上我的名。”張尚書知道怡親王心善,很能理解他的想法,忙解釋道:“王爺,此事确實是您簽署後,臣遵旨整理的折子。”張廷玉不知又從何處找出了張檔案紙,遞給胤祥,作為證明。胤祥仿佛被提醒,低頭一看,隻見那紙上确實是自己的簽名字迹,也不是胤禛模仿的,即使再像,胤祥也是自信看得出胤禛模仿自己的字樣的。他這又仔細看了眼折子,才明白過來,原來真是自己審過的。胤祥總覺平時閑了點,再加上這事實在常見,所以一看到就想當然是别人編的,原來真是自己忘了自己辦過的事了。于是胤祥又腼腆地笑笑接下了,但還是輕松囑咐一句:“不要給我加功哦。”張廷玉義正言辭地鞠躬:“臣謹遵皇上旨意,當對王爺忠誠不二,自當真心誠意,秉公……”
“秉公執法。”胤禛的聲音從胤祥身後傳了過來,接上了聽過無數遍的張尚書表忠心的話,讓張廷玉自己聽到的瞬間都有點羞地先是愣住了。胤祥回頭看來人,“胤……皇上,你怎麼來了。”胤祥在心裡扇了自己一巴掌,對胤禛無奈地笑。但很快他的無奈被整個殿裡的大臣齊聲跪地的請安聲打散了,請安聲落,頓時殿中又再難察一點聲響了。胤祥後知後覺自己也要跟着跪,但已是被胤禛扶住,胤禛同時開口給所有人免了禮,淡淡地垂目看着胤祥,又很專心的樣子,接着答胤祥的話:“好多事,沒有怡親王,朕做不到,所以來找人。”胤祥想捶胤禛一拳,因為這話讓人覺得太害臊。在這樣的環境裡,又聲聲清晰入耳地,這麼多人。好在胤祥也會安慰自己,大家應該沒什麼多餘想法和感覺,無妨無妨。胤祥幹脆偷偷扯了扯胤禛袖子,提醒胤禛可以走了。胤禛對胤祥又看了一眼,很寵愛地表示自己同意了,接着轉向張廷玉:“張廷玉,好好聽怡王的,你辛苦管戶部事了。”胤禛的語氣很淡,像微涼的秋風,讓人很舒服,也讓人很冷靜,快樂但不會狂妄。張廷玉謹遵聖谕地低下頭去送皇上和怡親王,胤祥又趁機從背後推了胤禛一下,加快出殿。
走在回去的路上,胤祥拿着張廷玉方才遞給自己的折子驕傲向胤禛道:“這個折子,我上的。”胤禛用離胤祥遠一些的手,取過胤祥手裡的折子,幫他拿着,接着再用靠近胤禛的手牽上胤祥,也真誠道:“嗯,為我為國,我王辛苦了。”胤祥偷偷地與胤禛五指相扣,嘴角得意勾起地問:“怎麼一下就來找我,收到硯了嗎?”胤禛肯定道:“嗯收到了,所以要趕緊找到我的弟弟,跟他說聲多謝。”胤祥疑惑轉頭看胤禛,方才自己好像沒說是自己做的,前些日子是說過一次,還以為胤禛也該記不太清,便回道:“我可沒說是我做的。”胤禛很坦然對:“不是王做的,我也要多謝王為我籌謀。但我确實能知道是吾弟做的,畢竟,一來你說過你選的樣子,這是我自己不會選。其次,刻迹在細微處有微瑕,估計也不是造辦處敢呈給我的。”胤禛本以為說出這樣的實話,逗胤祥玩,會被胤祥再佯裝責備地鬧一陣。誰知道胤祥一聽,隻是突然露出一臉感動的表情,轉而一下就跳上了胤禛的背,被胤禛背住了,接着趴在胤禛脖頸,在胤禛耳畔呼着溫溫的氣說道:“禛,我就知道你會認出來,多謝。”